第七百九十三章 田丰投刘 (第2/2页)
了当初在巨鹿隐居之时,自己虽然有些名声却毫无作为,田丰忽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沮授当时名气要远远高于田丰,可是论起两人如今的名气,田丰却是强过沮授太多。 念及于此,田丰难得有些真情流露,道:“我居于乡间之时,并无半名声,若非大将军启用我于微末之中,天下人又有谁知道田丰这个名字?” 刘循没有接话,反而右手一引,道:“先生还请进入营帐之内,我让人为你准备衣物以及洗澡水,洗漱过后再交谈不迟。” 身位名士,自然会十分在意自己外表,田丰亦是毫不例外。 若是套用后世的一句俗语,那就是:头可断,发型不可乱;血可流,皮鞋不能没有油。 别看田丰现在仍旧是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可是对于自己的这副落魄形象,心中多少有些腻歪。 故此,听见刘循之言以后,田丰当即欣然允诺。 好生洗漱了一遍,田丰头发尚且没有彻底干,散乱的披在肩膀之上,脸上带着一丝红晕。 田丰如今四十岁左右,正值壮年,再加上自身气质非凡,洗漱过后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刘循再次看到田丰的时候,不由暗暗想道:“如此出尘的气质,果真不愧为天下名士典范啊。” “也不知道先生此来,究竟所为何事。” 如果只是私下相会,哪怕两人处于敌对方,刘循也很愿意与田丰高谈阔论,纵然执弟子礼他也心甘情愿。 可是如今两军交战,田丰却只身进入益州军营寨,却不由不让刘循有所想法了。 “元皓先生乃是陈文昭左膀右臂,纵然将其强留在营中会背负骂名,我亦在所不惜。” 刘循虽然敬重田丰,可他毕竟乃是刘璋之子,又是驻守邛崃九折坡的主帅,不可能不为大势考虑。 “不知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刘循只是在心中思索,并没有开口,李恢倒是目光炯炯的盯着田丰,直言相问。 田丰端着一碗热羹,抿了一口答道:“我此行前来,乃是为了投奔刘益州耳。”
这一句话,再次让刘循、李恢凌乱了。 他们想过,田丰可能会是前来招降,可能会是前来下战书,亦或是前来威逼利诱。 可是无论两人再如何想,都未曾想到田丰居然会来投降益州。 没有理会凌乱的两人,田丰自顾自的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大将军以前虽然礼贤下士,如今却有些失去了本心。” “我此行前来,正是为了投奔刘益州,不知两位可愿代为引荐?” 刘循、李恢两人,仍旧没能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只是死死盯着不紧不慢喝粥的田丰,一时间居然忘记答话。 田丰等了半晌,却没有得到回复,脸上不由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他放下手中的碗,开口道:“若是两位以为某才能不够,不愿代为举荐,田某这就离开,转投他处。” 刘循此时才猛然惊醒,急忙上面抓住田丰衣袖,道:“若是先生来投,家翁定会扫榻相迎,又岂敢怠慢?” 虽然刘循心中仍旧疑惑,虽然猜测田丰可能另有算计,甚至有可能是假装投降。 可是只要有千分之一的希望,刘循都愿意赌上一把。 如今益州局势已经糜烂不堪,武将或死、或降、或逃;文士更是心中慌乱,恨不能劝刘璋投降。 真正才华横溢,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谋士,却是找不出一个。 现在的刘璋,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诸侯身上,希望关中会被攻破,然后陈旭领军撤退了。 可是求人终究不如求己,假如田丰乃是真心投降,凭借田丰的才能,以及他对关中军的了解,未尝不能帮助益州军反败为胜。 退一步讲,就算不能反败为胜,想必也能够帮助益州挡住关中军。 田丰看到刘循的举动,脸上才露出了笑意,捋着胡须道:“刘益州若是愿意接纳田某,我自会效犬马之劳。” 对于田丰投降益州之事,刘循不敢怠慢,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将此事报于刘璋,一面派遣心腹之人护送田丰前往牦牛。 一路之上,田丰看见了邛崃大山的险峻,心中更是唏嘘不已。 就在田丰尚未赶到牦牛之时,新建的州牧府内,众人却已经吵翻了天。 不少人更是脸红脖子粗的大声吼道:“田丰投降,这怎么可能?此间一定有诈!” 又有人道:“纵然有诈,田丰只是一人,又能翻起多大风浪?” 刘璋看到争论不休的众人,疲惫的揉了揉眉头,继而摆了摆手道:“此事待田先生抵达以后,再作商议。” 在刘璋心中,他也奢望田丰能够投奔自己。 都刘璋不会用人,其实并不是他不想用,而是没有识人之能。 看看刘璋所启用的那些文武,历史上大多都主动投降了刘备,就可以看出他眼光究竟有多差了。 可是田丰早已名扬天下,乃是众人公认的级谋士,刘璋哪怕再不能识人,也知道田丰非常厉害。 假如田丰真心投降,刘璋却也绝对不会吝啬自己的器重。 田丰抵达牦牛以后,刘璋待其甚厚,三日一宴五日一大宴,并且赠送给了田丰一座很大的府邸。 不仅如此,官爵、金银、珠宝、美人、家仆、护卫,刘璋毫不吝啬自己的赏赐。 刘璋对待田丰,哪怕较之历史上曹cao对待关羽,亦是不逞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田丰,刘璋本人亦是执礼甚恭,完全没有摆州牧的架子,使得益州文武眼红无比。 然而,刘璋心中少还有些警惕,至少在没有弄清楚田丰是否真降之前,他也不会真正信任田丰。 刘璋所要做的,就是不停施恩义,仅此而已。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循发来密信,信中讲述了当时在关中军营寨之内发生的事情。 当刘璋得知陈旭准备撤兵,然后杀奔凉州为自己族弟报仇的消息以后,不由大喜过望。 对于田丰屡次劝谏陈旭莫要退兵,虽然心中有所不喜,却也对于田丰投降之事,有了些许相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