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汉末大事件 (第2/4页)
-董卓拜袁绍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又任命袁术为后将军,曹cao为骁骑校尉 -袁术害怕董卓,跑到南阳 -曹cao改变姓名潜逃,在中牟被功曹所救 -曹cao杀吕伯奢 -曹cao到陈留,散尽家财,在己吾起兵 -东郡太守桥瑁,伪作京师三公的书信给个州郡,陈述董卓的罪恶,号召起兵 公元190年农历庚午初平元年 此年出生的人物有:曹魏文学家:应璩 此年逝世的人物有:汉少帝刘辩 ----荀彧的叔叔,荀氏八龙之一荀爽 1月关东各郡起兵讨董,袁绍为盟主 -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冀州牧韩馥留邺,给其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cao俱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 -刘备也起兵反董卓,后被击破,投奔公孙瓒 2月 -董卓焚烧洛阳,西迁 3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投奔袁术 --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预州刺史 --孙坚前往鲁阳,董卓派数万人前来攻击,董卓士兵见孙坚队伍平整,不敢攻城,于是撤退 -刘表升任荆州刺史,单骑入荆州,诱斩宗贼帅五十五人,江南平定 -曹cao不满盟军不作为,单独与卫兹率军前往成皋,路遇徐荣,大败 -曹洪以马与曹cao,曹cao逃脱 -曹cao与夏侯惇到扬州募兵四千余人 -曹cao到龙亢,士兵叛乱,曹cao杀出大营,率领残兵进驻河内 -刘岱击杀桥帽 12月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反叛,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初平2年辛未年 此年逝世的人有 -东汉末年的军阀与政治家韩馥 -韩馥部将耿武 -董卓手下将领华雄 -东汉将领张温 1月袁绍韩馥谋立刘虞为帝遭拒绝 2月孙坚移到梁东,被徐荣击败,进屯阳人 -董卓派胡轸与吕布讨伐孙坚,因胡轸与吕布关系不好,被孙坚大败,孙坚此役斩华雄 -袁术怀疑孙坚,不给其军粮 -孙坚夜驰见术,晓其厉害,重新得到军粮 -孙坚断然拒绝董卓和亲的请求 -在大谷孙坚大败董卓,董卓退至渑池 -在洛阳,孙坚击败吕布,进入洛阳得玉玺。 -董卓退回长安,孙坚退回鲁阳 7月袁绍计夺冀州,击杀韩馥 -曹cao领兵到东郡,击败黑山、于毒、白绕、眭固,被袁绍请封为东郡太守 -张扬背叛袁绍,被封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董卓冤杀张温 -公孙瓒大破青州黄巾 -袁术派遣公孙瓒弟弟公孙越攻打袁绍部下周昂,死于乱军之中 -公孙瓒大怒,带兵攻打袁绍 -袁绍害怕公孙瓒,派遣公孙范为渤海太守,公孙范背叛袁绍 -刘焉杀害汉中太守,自称米贼挡路,实为自立 -刘备领平原相, 192年初平三年壬申年 此年出生:曹cao之子——曹植 此年逝世: -汉末诸侯——董卓 -汉朝文人——蔡邕 -汉朝大臣——王允 -汉朝将领——卢植 -汉末将领——鲍信 -东吴奠基人之一——孙坚 ?月袁术派孙坚前往攻打刘表,孙坚在樊、邓大败黄祖 -孙坚包围襄阳,被黄祖军士射杀(关于孙坚身死这段,资治通鉴认为孙坚死于191年。三国志孙坚传认为孙坚死于192年典略也认为是死于192年,英雄记认为死于193年,至于真假,读者自行判断) 1月董卓军牛辅派李傕郭汜大败朱俊。 -荀彧离开袁绍前往曹cao阵营 —袁绍于界桥大败公孙瓒 -刘岱听从程昱的建议联合袁绍,遣返公孙瓒部将范方 -曹cao大败眭固及匈奴于夫罗于内黄 4月吕布杀董卓 -王允杀蔡邕 -青州黄巾侵略衮州,刘岱因不听鲍信之言,战死 -陈宫说服鲍信,迎曹cao入主衮州 -曹cao率军攻击青州黄巾,不利,鲍信战死 -曹caocao抚循激励,明设赏罚,大败黄巾 -金尚被朝廷封为衮州刺史,曹cao攻打金尚,金尚投奔袁术 -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曹cao与袁绍联合大破之。 5月吕布派李肃攻击牛辅,李肃战败,被吕布杀死 -牛辅军中哗变,牛辅被杀 -李傕郭汜因为听贾诩一言,围长安 6月吕布军中叛徒引李傕郭汜入城,吕布率数百骑冲出长安,王允殉国 -吕布投奔袁术,因纵兵抢掠引起袁术猜疑。遂投奔张扬于河内,因李傕郭汜的悬赏甚急,吕布又逃奔袁绍(资治通鉴的顺序是这样,三国志吕布传的比资治通鉴少了中间投奔张扬一段) 12月曹cao追黄巾到济北,收三十万青州兵 -曹cao听从毛玠,之言,遣使至张扬,欲借道涂西至长安迎献帝,张扬听从董昭之言,上表朝廷推荐曹cao -董昭伪作曹cao书与李傕郭汜,大致殷勤 -袁绍于龙氵奏打败公孙瓒,公孙瓒关闭幽州 -袁绍派遣袁遗为扬州刺史,袁遗被袁术打败,死于乱军中 193年初平四年癸酉 此年逝世的有 -幽州牧——刘虞 1月曹cao大破黑山别部以及于夫罗和袁术,袁术退走九江,扬州刺史陈瑀不接纳他 -袁术退保阴灵,集兵于淮北,开往寿春,陈瑀害怕逃往下邳,袁术占有扬州,(三国志袁术传,为袁术击杀的是扬州刺史陈温,英雄记记载的和资治通鉴相同,因此以资治通鉴为准) -袁绍与田楷在青州连战两年,最终派袁谭击败田楷 -赵岐代表朝廷前来和解。袁绍与公孙瓒各自退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