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92.各怀鬼胎的交易 (第2/3页)
无主。 中午下班后,我刚要准备出去吃饭,接到了李顺的电话。 “哦也秋桐当了正科级的集团领导了当了有副处之名副处无级别的集团领导了。”李顺说。 我很奇怪李顺的消息如此灵通,说:“是的,上午刚公布的,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快” 李顺哈哈大笑:“这有什么奇怪的,我靠,我的消息渠道多了,就这点鸟事还能瞒过我妈的,真有意思,正科级的集团领导,什么狗屁玩意儿,要提拔就给弄个货真价实的副处,真他娘的恶心,既想让人家出力,还不舍得给个级别。” 我说:“副处级是要市委批准的,这次的提拔,是市委宣传部的部长建议集团内部自己搞的,是内部粮票不过,这也是一个台阶,迈上这个台阶,下一步市委提拔副处级干部的时候,也有优势的。” “嗯,这倒也是看不出,秋桐还真像那么回事,在这个狗屁官场干的有模有样的哎,秋桐这水平都能提拔,我要是混官场啊,说不定现在早就是你们集团的老大了我要是成了你们集团的老大,我立刻提拔你当我的二当家的,我们把这个集团变成我们的黑社会集团,那该多爽。” 我哭笑不得:“你做梦吧” “是,我是做梦嘿嘿”李顺的口气听起来很开心,笑了半天,然后说:“你猜我现在在哪里” 我说:“在中国” “cao废话继续猜” “在宁州” “错” “在星海” “错” “那我就猜不到了。”我说。 “我告诉你,我在北京,哈哈哈”李顺大笑起来。 “你在北京干吗”我说。 “去参加两会啊,去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国家大事啊”李顺继续笑着。 “呵呵”我忍不住笑起来,李顺这鸟人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都敢想敢说。 这么一笑,我猛然发觉,在我和李顺一起谈话的时候,我似乎从来没有笑过,不是不想笑,而是笑不出来。 “日你笑了你笑了”李顺大惊小怪地叫起来:“cao我似乎从来没听到你在我耳边笑过,这次你竟然笑了。” 我不笑了。 “笑比哭好,笑了就好你这一笑,我怎么觉得有些受宠若惊呢”李顺说。 “少来了。” “你猜我来北京到底是干嘛的”李顺又说。 “不知道。” “唉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经常犯傻呢我是为了白老板来北京的啊哈哈”李顺又大笑起来:“白老三这正在恢复元气,我怎么能眼看着他有好日子过呢我这次来北京,不打算捣鼓他偷税漏税的事了,那玩意儿捣鼓一次就行了,我要给他玩个新花样 “知道不,我刚刚结交了一个北京的官二代,这是个纨绔子弟,别的不行,吃喝玩乐嫖赌毒样样在行,我第一次见面就直接出手送给他500万零花钱,直接就和这小子结成了哥们我这几天别的没干,整天就陪他在京郊的几个场所花天酒地。” “这和捣鼓白老三有什么关系”我想不明白。 第1042章冤冤相报何时了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你就等着看好戏吧按照我的计划,下一步,我非叫白老三不死也得扒层皮。”李顺的声音里又带着杀气:“你时刻给我关注着白老三在星海的几个战后重建项目,特别是那个夜总会,我听说他正在重新搞,而且搞的规模和档次比以前更大更高,要搞成东三省最豪华的娱乐场所。” “嗯”我答应着。 我没有明白李顺是如何打算的,但是我很明显地感觉到,李顺正在酝酿对白老三的新一轮攻击,而这次攻击,他似乎接受之前的教训,变了招数。 同时,这次攻击,似乎李顺的出手更狠,他似乎是要将矛头直接对准白老三本人。 挂了李顺的电话,想到刚刚结束不久的新春血战,想到死去的几十条人命,我的心里不由打了个寒噤。 我想起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或许,只有一方最终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这场争斗才会结束。 就好比我和段祥龙,他死了,我和他的恩怨似乎也就没了。 想到段祥龙,我又想起冬儿收购回来的我的老公司,想到固执的冬儿,心里不由感到几分纠葛和烦乱。 说句心里话,我对自己的老公司是感情非常深的,在听冬儿说正在召回原来老员工的消息时,我几乎忍不住想回去看看,看看昔日跟着我打拼的老兄弟姊妹。我知道,他们一定都在热切地翘首盼望我回去。 可是,我能回去吗我还回得去吗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突然感到了几分悲凉和凄冷。 下午,我和老黎坐在茶馆里安静地喝茶,老黎听我说了集团总裁助理的最终任命结果,还有我在关云飞和孙东凯之间捣鼓的那个猫腻。 听我说完,老黎呵呵笑了,看着我:“小子,你鬼点子不少啊你能想出这个办法来打破僵局加速领导决策的进程,不简单,我看你颇具有官场破局的潜质。” “我没有,只是你提示暗示话启发了我而已。”我说。 老黎沉思起来,半天说:“官场其实往往就是这样,在权力的斗争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僵局,似乎大家想进攻却又不想先迈出第一步,似乎大家都想防守却又担心对方先下手,似乎大家都在观察着对方却又看不清自己同时,官场里的人都是相互制约的,既有权力的厮杀,又有短暂的合作,但是厮杀是主流,合作是插曲 “而且,这合作也只不过是表面文章,或者说是对大家都无伤大碍的交易这就是官场中人的制衡,官场制衡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个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好制衡术的人,必定是一个官场的常胜将军。” 我有些没听懂老黎的话,说:“你说的这些,和制衡有什么关系到底什么才是官场的制衡之术。” 老黎端起水杯缓缓喝了两口,说:“说起制衡之术,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有所涉及,也许你是因此而得福,官运亨通。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种很无力又很无奈的行政运行方式。很多人认为制衡之术源于中庸之道,其实这恰恰是对中庸之道的错误理解。 “中庸一词源自于中庸一书中所提出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原意是应该注意事物过和不及的两个方面,采取中正的办法实施于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