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回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2/2页)
,被巡抚张我续下令截击,搜杀明军溃兵。 此举迫使这股力量不得不落草为寇,家里有亲人的就用绰号,没亲人就用本名。 随着陕西农民大起义的风潮卷起,这些“种子”散落在农民军中开花结果。 其中,就有在陕北和陇东地区落草为寇的——原定边营逃兵王嘉胤。 还有流落于陕北西部,原辽阳之战的西军逃兵“神一元”。 他们成为第一批农民军首领。 自此,燃烧于明末、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农民起义军,出现了! 以骁勇善战、不肯低头著称的李自成,此时还在银川驿当驿卒。 狡诈凶狠、能屈能伸的张献忠,也只是延安府不知名的小捕快。 当然,这都是后话。 明廷方面,之所以不理会,一方面是因为其统治已腐朽不堪。 另一方面是因为天启皇帝快不行了。 魏忠贤召集心腹,商量此事。 “忠贤,陛下的身体已经浮肿。” 不等坐下,客氏就召集说道:“眼看着陛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得赶紧想法子。”
之前一直告诉客氏不要着急的魏忠贤,此时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作为天启皇帝的宠臣,想要逃避这命运,就必须巴结下一任皇帝。 然而,天启皇帝没有子嗣,下一任皇帝只可能从皇帝的近支寻找。 光宗皇帝一共生下七个孩子,成年的只有天启皇帝和信王。 也就是说,下一任皇帝极有可能是信王。 偏偏信王宠幸的宦官曹化淳、王承恩、高起潜,都和魏忠贤有仇。 这让魏忠贤有些不愿意信王登基。 “按照亲疏远近,信王继位合情合理。” 霍维华分析道:“如公公恶意阻止,会激怒朝野,招致满朝反对。” 他早看出魏忠贤不愿意立信王,所以赶紧分析利害。 “我知道。但曹化淳和王承恩的祖宗王安,是我和客氏弄死的。” 魏忠贤苦恼极了,“高起潜因为纪用差点丧命,这些人都憋着一口气要害我。” “就算没有仇,他们来了,我们也得走。” 客氏开始有些后悔把天启皇帝的子嗣都弄死,现在手头上没有小皇帝可以立。 她忽然脑子灵光一现,说道:“要不,咱们把魏良卿的孩子弄进宫,就说是皇帝的遗腹子,为保佑平安,所以留在外面,现在皇帝病重,特迎回宫中。” 这话一开口,吓得霍维华和许显纯一身冷汗。 他们胆大包天,却不敢在这上面动手脚,连想都不敢想。 客氏居然说出这样的话! “魏公公,这事儿绝对不可以!” 霍维华急忙道:“伪造皇家血脉,那可是灭九族的死罪。‘狸猫换太子’只是小说家言,皇帝临幸都有记录,这造假牵连太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许显纯也道:“如支持信王,事情尚有转圜。如这样做,那就是拿全部族人的性命一搏。” 客氏这才打消了念头。 “难道我真的要立信王?”魏忠贤在心里琢磨,有些痛苦。 享受过权力的人,最害怕失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