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回 上下一体 (第1/2页)
杨承应在永清寺。 这是一座建成于嘉庆年间的寺院,随着旱灾和战火已经人去楼空。 今天晚上,他们就住在这里。 看天色还早,杨承应带着宁完我、吴三桂等七人,前往距离永清寺不远的登沙河。 登沙河原名澄沙河,据说是因为河水清澈见底而得名。 这是一条典型的季节性河流,遇到旱灾,大部分河段枯竭断流。 杨承应一行人到的时候,只能看到干涸的河床。 河流两岸的百姓,一看到来人是总兵大人,纷纷跪拜。 杨承应赶紧抱拳还礼。 这些百姓都是十三山和盖州迁徙来的,第一次分到了自己的土地。 对杨承应,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 挥手别了百姓,杨承应沿着河床往上走,所见触目惊心:“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如果明年还是大灾之年,以金州有限的粮食,如何应付。” “对内厉行节俭,对外开拓新的供粮渠道,似乎是当务之急。”宁完我道。 “你的意思是,要我开始限制粮食的收购与买卖?” “粮食价格这么贵,只有两类人买的起,第一类怕饿肚子的,第二类,囤积居奇准备卖好价格的。” “限制还行,想要彻底防住不可能。反而会形成新的走私,腐蚀我的士兵。” “大帅所言极是。” 两人又走了一段路,发现这条河流是真的没水。 再加上天色已晚,只好往回赶。 等回到永清寺,天已彻底黑了下去。 杨承应看到桌上多了几样菜,皱眉道:“这些菜哪来的?” 祖泽润答道:“大帅,附近百姓听说大帅在此下榻,特地送来的。” “除了做的菜,剩下多少?” “剩了不少,厨子都放在车上,明天还能吃一顿。” “还回去!”杨承应嚷道,“百姓生计已经十分困难,岂能再要他们的东西。” 祖泽润没有动:“大帅,属下等一开始就拒绝了,可他们执意要送,有的甚至扔下菜就跑,您要属下还回去,属下不知道该找谁。” 这是事实,沿着登沙河居住大量百姓,全凭相貌找人是很难困难的。 宁完我上前打圆场:“既然是百姓一片好意,大帅就收下吧。这些野味什么的,我都没吃过,正好给弟兄们开开胃。” “这一顿饭自然是要大家一起吃的,至于剩下的菜……” 杨承应想了一下,说道:“附近有修路的百姓,大部分来自于当地的青壮。我们转道南下,把这些菜给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 亲卫们都不是贪嘴之人,听大帅这么说,都没有任何意见。 宁完我和亲卫都用树枝当筷子,大吃特吃。 像昨天一样,杨承应拉厨子上桌吃饭。 这次,厨子们都学乖了,估计是被王永私下训斥了一顿,都不肯上桌。 杨承应拉了两次,他们愣是不动。 于是乎,杨承应直接把王永拉到桌上,往他嘴里塞了块rou。 “啊,罪过,罪过。” 王永想吐出来又不敢,瞅了眼破烂的大佛,一个劲儿的念阿弥陀佛。 杨承应哈哈大笑:“王公公你也吃了,就不要再阻止厨子们上桌。”说罢,招呼厨子们上桌吃饭。 “驸马爷,您就饶了奴才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