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回 重新定义浪费 (第1/2页)
党争的实质是什么,争权。 仔细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魏忠贤能胜利靠的不是那些太监,而是以崔呈秀为首的朝臣。 只有崔呈秀、许显纯这些人才了解朝中大臣。 知道哪些岗位重要,必须抢夺;哪些人重要,必须铲除或拉拢;哪些人可以放过,甚至结交。 皇亲国戚就是可以放过的。 因为皇亲国戚地位虽高,却没有半点实权。 他们手中没权力,没必要再增加敌人。 朱徽娴对东林党和阉党并不了解,也不想卷入其中。之所以阻止霍维华回京,完全是爷爷的交代。 当天下午,杨承应还在前往归服堡的路上。 眼看天色渐晚,他们在一处名叫赵家屯的地方歇脚。 先把警戒的明哨和暗哨都放出去,再搭帐篷。 众人将简易的行军帐展开,用木头撑起,再用削尖的短木头固定几个角。 在行军帐前生火,火上架着一口锅,锅里烧着饮用水。 围着篝火,众人就着热水,吃随身携带的干粮。 在明代,为了便于随身携带和长途奔袭,发明了一种军粮叫——穿孔烧饼。 就是将圆饼烤熟之后,中间戳一小孔,拿绳子串起来,就可以背着行军。 优点是便于携带,缺点是硬,食之无味。 此次前往归服堡要求速度,杨承应没带rou食之类的军粮,而是带了穿孔烧饼。 看到宁完我和亲卫吃,杨承应也把自己带的烧饼拿出来,准备就着热水当晚餐。 刚张口,被王永阻止:“驸马爷,您金枝玉叶,怎能吃粗粮?奴才已经让厨子给您做几道菜,马上就好了。” 原来杨承应出来的时候,王永被公主要求跟着出来。 不只是他,还有几个厨子和给厨子挑菜和厨具的公主府男仆。 亲卫们在扎帐篷时,他们找了个地方,埋锅造饭。 很快,菜的香味弥漫整个临时营地。 王永很讲究,还带了一张八仙桌,桌子腿不高,很适合在野外用。 一道道菜端上桌子。 王永又拿了一个马扎放在桌前,然后恭敬的对杨承应道:“驸马,可以用餐了。” 看到桌上的红烧rou、爆炒鸭等菜,亲卫们顿觉手中的烧饼更难吃了。 杨承应起身,绕着桌子转了一圈:“不错,你挺会办差。” “谢驸马爷夸奖。”王永陪笑道,“您快用膳吧,天气有些凉了,不吃会冷。” “我知道。”杨承应说罢,一招手,“弟兄们,来吃晚饭。” 亲卫们跟着主帅多少回出生入死,早就超越了一般的上下级关系。 听到主帅喊他们吃饭,都把烧饼塞回行军囊,飞奔而来。 这可把王永吓到了,忙阻止道:“驸马爷,这些菜都是给您的。” “欸,出征在外,我能吃的,他们也能吃。” 杨承应满不在乎地说:“只有把这些菜吃干净,方不辜负公主一片心意。” 说罢,他又招呼厨子来吃:“辛苦一场,都来吃呀。” 厨子们可不敢,都低着头,杵在原地。 王永担心他们真的听了驸马的话,向他们使了个严厉的眼神,然后笑着对驸马道: “驸马爷,您一个人吃就好,他们都是您的奴才,不配上桌子。” “什么主子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