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回 成国公 (第2/2页)
接下来的事做铺垫。” “这是什么道理?”吴三桂问。 “好比大明派往李朝的使节,哪一个不向李朝勒索财物。” 宁完我解释道:“赐婚使携赐婚诏书,又圣眷正隆,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皇帝身边的红人,不管品级高低都是不好打发。 看过《鹿鼎记》的都知道,韦小宝一个皇帝贴身太监,查抄鳌拜府邸的时候,可以浑水摸鱼,往自己兜里捞钱。 “看来,又是一桩麻烦事。” 杨承应一想起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辽东大旱,金州镇各地都在抗旱保产,正是需要杨承应的时候。 偏偏在这个时候,皇帝看公主府已修成,按照婚礼程序,一步步的来。 杨承应被迫放下手头的事,应付这桩特殊的婚事。 现在又来了这么个朝廷勋贵,破财免灾这种事恐怕免不了。 给钱?不可能! 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 想到这里,杨承应转头看了一眼宁完我。 应付这类事,宁完我有丰富的经验。
“这事,没个三五万两银子解决不了。” 宁完我低声说道:“大帅,您自己看着办吧。” “真是麻烦!” 杨承应忍不住觉得一阵悲哀。 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着搜刮下面人的钱。 那么多的钱,吃不能吃,穿不能穿。尤其是大灾之年,哪有粮食重要。 “最多两万两,多的没有!” 杨承应叹了口气,只想着赶紧把这个瘟神送走。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朱纯臣“作”的程度。 他们在西门等了一上午,快到中午,才看到一队长长的队伍在锦衣卫的护卫下,远远驶来。 “终于来了。” 杨承应把打瞌睡的众将喊醒,整理衣服迎了上去。 坐轿的朱纯臣看到杨承应,让轿夫把轿子放了下来,却没有下轿。 小厮把轿帘掀开。 朱纯臣端坐着,笑道:“久闻杨总兵的威名,如今一见,三生有幸。” 站在朱纯臣的角度,自己带着皇命的朝中大臣,对方只是区区的一镇总兵,自然不需要下轿。 打招呼居然不下轿,惹得杨承应麾下众将大为不满。 杨承应用眼神示意他们别闹,笑着对朱纯臣道:“区区薄名,得朱公爷惦记,才是三生有幸。 朱公爷一路辛苦,想必早饿了吧,我在城中酒楼略备薄酒一杯,为朱公爷接风洗尘,还希望朱公爷不要嫌弃。” “多谢杨总兵,既然如此,就进城叙话。” 说罢,朱纯臣向铭严使了一个眼色。 铭严把轿帘放下。 队伍继续鸣锣开道,浩浩荡荡的进金州城。 “呵!这位公爷好大的排场啊。”吴三桂冷哼一声。 沈志祥冷笑:“比纪公公和霍大人还有牌面。” 杨承应心里也有些难受,不过好汉不吃眼前亏,等事情更离谱的时候再说。 毕竟是皇帝的近臣,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灾情这么严重,能从朝廷捞一点是一点。 何况,公主的庄园也是一笔大收入。 为了这笔收入,我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