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回 达成新合作 (第1/2页)
面对李适势如破竹的进攻,最想平定叛乱的莫过于李倧。 其次,便是金瑬。 作为“反正”的第一功臣,他被李适记恨上了,欲杀之而后快。 不论是从国家还是从个人角度,平定李适之乱都是当务之急。 因此金瑬提出“借兵”的计策,而李倧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李倧的想法倒是简单得多。 破财免灾嘛,搜刮银子的恶名都是光海君背着,自己用光海君的钱平定逆贼,安定国家,能青史留名。 主臣二人一拍即合,金瑬于当天,也就是正月二十四日从仁川出发,走海路前往金州镇求援。 正月是西北风,金瑬一行人贴着海岸线,全靠人力航行。 经过二十多天的折腾,终于抵达大长山岛。 天启四年的二月十五日,他在大长山岛见到了杨承应。 历史上,在这之前的二月十一日张晚、郑忠信率军打败李适。 二月十二日出现内讧,李适等被杀,首级被献给李倧,李适之乱结束。 由于杨承应的捣鬼,这一时间节点被大大延长了。 “杨帅,我国遭遇大难,逆贼李适勾结大明参将王绍勋作乱,情势危急。大王遣我再三致意杨帅,务必出兵就我国百姓于水火,我国感念杨帅恩德,必重礼答谢。” 军情十万火急,金瑬也省了许多套话,直接求援。 而且意思说的很清楚,你救我,我给你钱。 杨承应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笑道:“大明与李朝一衣带水,又是属国。逆贼敢犯上作乱,我当然得出兵助你平叛。你且休息一日,我明天发兵。” “多谢,多谢。” 金瑬难掩旅途的疲惫之色,说话也是有气无力。 杨承应让侍从把金瑬及随从安排到早准备好的住处,随后召集诸将商议出兵事宜。 “杨帅,我已按照您的吩咐,备好八十艘战船,满载布匹和粮草,还有收购自走私商人的蟒缎等。” 耿仲明汇报了一下情况。 “耿将军,做得好!” 杨承应赞许的点点头,随即问张存仁:“士兵准备是否到位?” 张存仁抱拳道:“回大帅,已准备到位。营中二千七百二十人,除生病十五人,剩下的均已到齐。” “很好,我们此次出征,目的虽不在打仗,也要小心应付。” 杨承应说道:“我只带了你和霹雳营,能否取胜全靠你们啦。” “大帅放心,我等定不辜负期望。” 耿仲明和张存仁抱拳说道。 人再疲惫,睡一觉也恢复了不少。 金瑬在仆人的伺候下穿衣,漱口洗脸,然后出去走一走。 夕阳西下,岛上百姓的家中升起袅袅炊烟。 感受过战乱,又经历过旅途颠簸,看到这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不免感慨。 他此来还有一个不能为人所知的目的,结交杨承应。 通过对李尔瞻一事的观察,金瑬发现杨承应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 不少人是利用完了,当擦嘴布擦了就扔。 杨承应不同,居然保住了李尔瞻,让他获得善终。 李尔瞻的儿子也保住性命,待在金州镇。 建奴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威胁到李朝整体的安全,而唯一可靠的只有杨承应。 如果能和杨承应结交,金瑬对外可以抵御建奴,对内可以巩固权势,如同当年的李尔瞻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