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_第一百九十五章祭祀太祖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祭祀太祖皇帝 (第1/2页)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九十五章祭祀太祖皇帝第一百九十五章祭祀太祖皇帝

    关于朱允炆为什么没有被抓住。

    朱雄英并没有问何夕。

    但是有时候没有问,本身就是一个态度。让何夕也有几分不胜唏嘘。

    原本以为双方的蜜月期,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朱允炆这一件事情上,就这样感情消退了。

    更重要的是。

    这一次建文出逃,与历史上的不一样。

    历史上是只留下骸骨,算是假死出逃。还能有遮掩的余地。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走掉的不仅仅朱允炆一个人。

    何夕估算朱允炆逃脱的队伍,最少有一百多人。

    当然了,这看似很多。但是只要一艘船就行了。

    在南北交战,长江封锁很严密的情况下,让一艘船顺利的离开长江入海,这一件事情,何夕都觉得棘手。

    但是不管怎么说,让他们做成了。

    付出的代价就是,金陵首富伊家,从此烟消云散,不复存在。金陵首富数以千万计资产,成为朝廷的逆产。

    这或许,是朱允炆能出逃的原因。

    很多人觉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整个伊家如此庞大,如此兴旺发达,不可能做出牵连到伊家,让整个伊家为之飞灰烟灭的事情之中的。

    所以,双方将领,知道伊家名头,收了伊家的钱,也就没有太在意。

    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太多了。

    就好像,何夕怀疑姚广孝在其中做了手脚。朱雄英也有同样的怀疑。他怀疑的是何夕。但是何夕能不为姚广孝兜底吗?

    不能。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下属可以关起门来训斥。但是在外面却不能不为他承担后果,否则谁还跟着你做事啊。

    好在,何夕早就有准备。.z.

    双方的关系迟早会走到这一步的。

    只是,而今这个烂摊子怎么办?

    朱允炆失踪了。该怎么给天下人解释。

    如果如实昭告天下,那就不用想,今后会有很多人假托,建文皇帝的名字,兴风作浪。不要小看这个名头。须知白莲教无生老母什么的。谁都知道是不靠谱的。但是依然有那么多信。

    而不告诉天下真相。纸是包不住火的。

    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事情,是会损毁大明的公信力的。

    最后,何夕还是建议公之于众的好。

    正如姚广孝所言,这样其实是对何夕有利的。皇权天授,皇权民授,这两个不同的观念,代表不同的法统。

    何夕自己要站在民重这一边,皇帝是天下人推举出来,管理天下的,如果贯彻这个观点,那么,朱允炆这个人并不重要。

    无他,朱雄英作为皇帝,与他是朱元璋的孙子,关系并不是太大的。

    但是这会严重损害皇帝的权力。

    朱雄英之前答应,不代表之后,就一直答应,在政治上出尔反尔,过河拆桥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多了。

    而朱允炆存在,让朱雄英正统性出现瑕疵,这更有利于朱雄英不得不接受何夕的理论,从而否定儒家理论。

    这样做,朱雄英就不得不支持何夕,并从各方面支持何夕的变法。

    只是这样一来,何夕几乎不打自招,那就是朱允炆出逃这一件事情中,是有何夕的参与的。

    何夕本意如何,也说不清楚了。

    朱雄英最后也只能答应了。

    只是建文出逃这一件事情,成为了这个时空中最经典的戏码。由此衍生出一系了精彩绝伦的。成为了大明界的重大命题之一。

    这却是何夕所想不到的。

    而到了南京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进入南京城,也不是入主南京皇宫。而是祭拜明孝陵。

    说起来,也是好笑。

    太子的陵墓,何夕来过很多。朱元璋的陵墓,就在太子陵墓一边,当年给太子办后世的时候,何夕也来过很多次了。

    但是朱元璋下葬之后。他这是第一次来。

    这一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