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6章 还乡 (第2/2页)
或许能够多活几日…… 但你可想过,我只有玉儿这一个孩儿,一旦我在京中病故,所有的后事,皆要压在玉儿一个人的身上,届时她小小年纪,如何应对的过来?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有你在,自然可以帮衬玉儿? 但你如今便已经身兼两职,将来难保陛下对你不会有别的重托。 届时你若是分不开身,又当如何?” 贾琏沉默了下来。 他有点理解林如海的意思了。 林如海大概是自知天数已至,不愿客死他乡,所以想要回苏州。 但是又担心黛玉一个人,无法料理他的后事,所以,便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让贾琏与他们一道南下。 如此不论是他在路上西去,还是死在苏州,只要有贾琏在江南,想必黛玉也有依靠。 这是最简单的一层意思,再思及林如海方才还与他商谈黛玉的终身大事,又突然提出这个条件,只怕,必有考验他的意思。 毕竟,若是他舍不得京城的安逸,不愿意陪黛玉下苏州,那他对黛玉的真心,只怕就值得怀疑了。 果然,林如海见贾琏沉默,便澹澹的问道:“你若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你。 只是苦了玉儿,将来只能一个人替我扶柩返乡了。” 贾琏心里苦笑一声,拱手道:“姑父言重了,小侄愿听姑父安排。 若是届时朝廷当真要选人督查此桉,小侄定当竭尽全力,向陛下求得此差事。” 林如海立马就颔首微笑起来,“不错,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你也不必太过于担心,我好歹在盐政历练过几年,对于江南的盐政,也算了解。 《剑来》 倘若我能顺利回到江南,届时有我帮你,也能助你快速打开局面。” 贾琏还能怎么说,只能点点头。心中有些叹息,自己难道是个劳碌命?怎么老是被人抓壮丁? 去年是昭阳公主,如今好不容易回京,又要被林如海逼到江南…… 倒也就是暗暗腹诽一番,只要与黛玉的事情能够顺利,别说下一趟江南,就是多折腾几趟,也是值得的。 还有一点。 林如海若当真病故,贾琏着实也不放心黛玉一个人扶柩归乡。 如此说来,林如海倒也不算强迫他。 “好了,今日我也乏了。至于你和玉儿的事情,也不急在一时,之后再慢慢计较也是一样的。 对了,这件事,你也得提前与老太太说一声,她老人家毕竟是玉儿的嫡亲外祖母,这些年,对玉儿也疼爱有加。” 贾琏点头应了,然后林如海便以贾琏初封荣爵,应该也忙为由,让他先回去。 贾琏也站起身,行礼告辞,最后却道:“禀姑父,我想再去瞧瞧林meimei?” 林家是诗书世家,林如海又特别要求他,以贵妾的礼仪来迎娶黛玉,说明林如海注重嫁娶礼仪。 自来两家议亲,男女之间都不宜见面的。想来,林如海也不大希望之后贾琏太频繁的登门看望黛玉。 是故,贾琏便想趁今日,再去找黛玉说说话。 林如海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贾琏也就告辞往后院去了。 待贾琏离开之后,林如海摇摇头,似乎看透了贾琏的心思。 而旁边的老管家,则是笑说:“看侯爷这般关心女公子,老爷也总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林如海闻言一笑,似乎也对贾琏比较满意,却听林有全又劝道:“老爷当真决定开年之后就启程返乡? 老奴认为,老爷不如先在京城把病养好再说,方才侯爷也说了……” 林如海却制止了老管家的劝说。 这件事,他是深思熟虑过的,自然没什么可犹豫的。 江南盐政,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宁康帝甚至因此,破格将他调回中枢,荣任兰台府。 作为中枢一主要衙门的掌印官,俗称“九卿”,这个履历,足以让他史册有名。 类似他这样的文臣,最在乎的,也就是青史留名了。 这也是那些二三品的高官,终极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入阁,至少也位列九卿。 宁康帝待他可谓不薄,所以,这也算是他最后为宁康帝效力了。 以他对扬州盐政的了解,再有年轻有为的贾琏作为利刃,他有把握替宁康帝把这件事办好。 这只是其一,还有一点。 虽然答应了将黛玉许给贾琏,他到底还是有些不甘。 他也想要看看,贾琏待黛玉,究竟是否有他说的那样真心。 尽管从黛玉的反馈中,他知道这些年,贾琏在贾府很照顾黛玉,到底他没亲眼看见。 此番贾琏若是能够和他们一道南下,他就有足够的机会,最后考察考察贾琏。 即便是他多虑了,也不算多事。 让贾琏陪着黛玉南下一趟,也算是给两个孩子,更多单独相处的机会,可以培养更深厚的感情。 林如海可不认为,一个贵妾的名分,就足以稳固黛玉在国公府的地位。 只有与贾琏更深厚,更真挚的感情,才能真正保护好玉儿。 这也算是他的一番良苦用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