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卢府 (第1/2页)
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陈团渐渐的恢复了元气,不过这天晚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当陈团回到家的时候,唐羁已经在家中等着他了,因为他今天救下灵佳公主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官场,所有人都在打听着陈团陈衡圆到底是谁。 当得知这个事情的时候,唐羁的心里既高兴又难过,有一种很是复杂的情感。 高兴的是,此事已经传到了当今天子的耳中,天子已经知道陈团的名字,甚至连他的家庭背景也被调查了个一干二净。 说的好听一点,这叫直达天听。虽然天子未必能记住你,但是他一定会记得这个事情。 既然陈团已经决定了在除邪司发展,那么势必是要走官场这条道路的。 到时,有这么一件事插在其中,他的圣眷或者说机会,就要比别人多上一点。这就是优势。 至于说难过,是因为唐羁觉得陈团实在太不会保护自己了,既然已经是修者了,那么一些保命的手段,至少是应该学习的。 哪有将后背完全暴露给敌人的道理? 想到这,唐羁便决定,将一些儒家的基本法术,教给陈团。 当然了,儒家的法术驱动力乃是浩然正气,这和陈团体内的天地灵气多有不同。 不过,既然唐羁敢做这个决定,那就证明他一定有办法。 儒家,与其说是为了修炼而诞生的流派,倒不如说是为了开启民智,教化万民所开创的流派。 浩然正气,在别人看来可能有些难以练成,但是在儒家弟子看来,这浩然正气还是比较容易习得的。 因为正气的基础,乃是一个人的良心。 当然,说良心可能太过虚无票面,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准则。 儒家有一本蒙童开蒙时必读的经典,叫做《三字文》,其中开篇第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而这当中这个善字,便是人们修炼浩然正气的基础。只要有“善”在,那么不管你修行的功法是何样的,不管你是那个流派的修者,你都可以修炼出儒家的浩然正气。 正是因为这样的低门槛,所以儒家才会成为整个大玄之中,人数最为众多的一个流派。 等到晚上陈团回到家中的时候,唐羁便将自己的打算同陈团说了。 一开始,陈团是拒绝的。 可是,在白姑娘说了一声“答应他”之后,陈团便同意了唐羁的要求。 唯一让陈团想不明白的就是,白姑娘在说了一句话之后便再次的消失不见了。 有了白姑娘的插手,陈团从今晚开始,正式修炼儒家法术。 只不过,让陈团十分痛苦的是自己需要从基础来学起,至于多基础呢? 《三字文》,《千字经》,《万家姓》这些用来给蒙童开蒙的书籍,陈团需要从头学起,每天都要背诵。 而且,唐羁并未亲自辅导陈团,而是将他丢给了唐晨。 用唐羁的原话讲就是:“你一个大字不识一筐,不同经意的白脖儿,老夫教你有些大材小用了。” 这话明显就是在鄙视陈团的文化水平,当即陈团就想给唐羁来一段《岳阳楼记》,《过秦论》什么的。 好歹也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还能不认字,不会被几篇古文了嘛? 唐羁并未理会陈团绝望的目光,在将其交代给了唐晨之后,便转身离去了。 于是,陈团开始了苦逼的求学之路。 在经历了一个晚上的绝望之后,陈团在第二天的寅时时分走出了唐府。 昨晚的经历,愈发坚定了陈团要搬出去住的决心。 读书太痛苦了!好不容易从学校毕业,终于不用读书了,谁知道穿越了一下,直接回到解放前了呢? 半个多时辰之后,陈团来到了除邪司。 值房当中,所有人都已经到了,余添看着陈团脸上的黑眼圈,奇怪的问道:“衡圆,昨晚你出去喝花酒了吗?怎么黑眼圈都出来了?” “喝个屁,昨晚我被人强迫着背了一个晚上的《三字文》!” 陈团没好气地说道。 “《三字文》?那不是蒙童开蒙用的吗?你背那东西做甚?” 余添奇怪地问道。 “一言难尽啊!” 正当陈团准备继续说的时候,张凌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众人说道:“刚刚点了卯,我去路百户那里要了一张搜查格。” 搜查格,也就是搜查证。 “头儿,是为了去卢府做准备吗?” 余添转头问道。 “没错。” 张凌说道:“卢府同国子监不同。国子监乃是国朝的衙门,有些手续可以省去,可是卢府却是私宅,若是手续不全的话,很容易引来对方的不满,给除邪司惹上麻烦。 所以,宁肯我们自己麻烦一点,也不能给对方留下把柄。” 众人听到了之后,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