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除邪司走出的武圣_第七十章 国子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国子监 (第1/2页)

    陈团一行人,出了除邪司总衙之后,便朝着城东的方向走去。

    国子监,位于玄都城的东城。

    在大玄,道门的风水堪舆术是十分吃香的。

    风水堪舆当中,将整方天地分为五个方位,也就是东西南北中五方,分别对应五行。

    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已土。

    而京城的各衙门也是按照这个方位来布置的。

    比如说东城,就是一些文职类的部门,比如国子监、京兆府、翰林院、御史台以及六部里面的户部、礼部、吏部等等。

    而西城,对应的则是一些需要动刀兵的部门,比如除邪司、三法司里大理寺、城防衙门以及六部里的刑部、兵部等等。

    而南边,对应的则是一些技术型部门,比如司农司、工部等等,而其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叫做玄机营。

    这个玄机营,和陈团印象当中,前世明朝的神机营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朝的神机营,是直接掌控了整个国家火药和火器的部门,属于整个国家的高端战力。

    而大玄的玄机营,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火药火器,可他们却掌握了另一门大杀器,那就是阵法。

    玄机营这个部门,说起来还和国师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大玄的国内有这么一句话,“天下阵法出坤元”。

    若论阵法一道的话,那坤元道可是当仁不让的魁首。

    当时,坤元道在帮助太祖高皇帝夺得皇位以后,为了帮高皇帝稳住江山,专门从门中抽调出了一部分擅长阵法的修者,组成了玄机营这个部门。

    后来在经过无数年的发展之后,因为坤元道擅长炼制丹药,所以无意当中,简陋版的火药被发明了出来。

    在经过后辈无数年的改良之后,火药的运用也再上一个台阶。

    当时在位的皇帝,敏锐的觉察到了火药对于战争的影响,于是便直接派遣了能人巧匠到坤元道进行学习,不光是学习火药的制作,而且还学习了阵法的布置和维护。

    这些能人巧匠在学成之后,被皇帝慢慢地安插在玄机营当中。

    后来,在二十年前的那次鬼潮发生之后,身为坤元道道首弟子的道子身死在了酆门关,国师府与大玄的关系降低至了冰点,而玄机营当中的坤元道弟子,也纷纷撤离了玄机营。

    也幸得先帝的高瞻远瞩,这才没有让玄机营变得名存实亡,也算是不幸当中的万幸了。

    一行人一路走,一路交谈着关于国子监案子的看法。

    不多时,几人便来到了国子监的门口。

    陈团抬眼看去,只见国子监的门口竖着一块巨大的,高约三丈的木制牌坊。

    牌坊上面雕刻着无数的花纹图案,仙鹤、蝙蝠、寿桃等等不一而足。

    而在牌坊正中,则是两个鎏金的大字,文庙。

    在牌坊的两侧立柱上面,则是一副对联。

    上联是仁义礼智信,下联则是忠孝悌廉耻。

    穿过牌坊,就是一座巨大的红色拱门,拱门两侧的也是有对联的。

    上联的内容为青灯一盏潜心习治世方略,下联的内容为兼毫一支认真作修身文章。

    而在拱门的上方,则是用一方汉白玉镶嵌其上,上书国子监三个大字。

    众人迈步来到国子监的大门跟前,跟门房说明了来意之后,门房便领着他们朝国子监当中走去。

    在踏进国子监大门的那一刻,众人瞬间便感觉到了这里安静静谧的气氛,心中一片安宁。

    国子监的院子正中央,是一条用青石铺就的平整道路。

    道路的两旁,则栽种着无数的柳树,在柳条的映衬之下,陈团可以隐约地看到柳树背后那些红柱绿瓦的凉亭。

    凉亭当中,或坐或立着两两三三的儒生,他们或是在讨论经文要义,或是在抚琴,或是在以丹朱论战,活脱脱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

    几人跟在门房的身后,朝着国子监的办公区走去。

    他们在除邪司时就已经将这个案子的案情了解的七七八八了。

    三天前的夜里,轮到国子监一位姓郭的教习值夜。

    子时时分,那位郭教习在巡查完了国子监的前院之后,便朝着后山的方向走去。

    其实说是后山,也只不过是因为比前院的地势稍微高上一些罢了。

    国子监的规模,原先并不像现在这样,有如此的规模。

    原先的国子监,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所谓的后山之上的。

    所以,那里有很多原先的废旧学堂,而现在,那里是国子监用来存放一些杂物的地方。

    那位郭教习,在走到后山的时候,没来由的便感到自己的身上一阵发凉,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天寒露重,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等他一间间的开始查看那些学堂教室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本来一开始,这后山还没有发生什么变故。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子时三刻的时候,郭教习听到有一间教室当中传出了一阵呜咽的哭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