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决定,前往汉中府 (第2/2页)
场大旱灾,你在汉中之地,怕不是首当其冲的萌受影响哦,真的没问题吗?” 朱元璋试探着问道。 “看吧。” 朱成耸了耸肩。 朱元璋:“……” 什么叫‘看吧’,行或者不行,准备的如何,到底给个痛快话啊。 ‘看吧’是什么鬼! “具体我也不清楚,三晋之地旱灾的信息我刚得到,我现在要立刻回到汉中府,也就是我番地的所在。” “准备的如何,得回到番地才知道。” 朱成说道。 虽然现在没有确切的信息,但朱成的脸上,却是洋溢着一抹自信的笑容。 绝对不糟就是了。 土豆早早种植下去,而且三晋之地早就在他的运营下有一定根基。 没有问题! 朱成有底气,可是朱元璋没有啊,看到朱成这般自信。 反而格外慌乱。 老朱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到底是分流灾民,还是让灾民冲向汉中。 ——如果不加引导,那么灾民的第一站肯定是汉中。 凤翔府之流,远没有汉中富庶。 而且想要去应天。 途径的就是汉中。 分流灾民,最少得让周围州府各吃下10万左右的流民。 如果朱成的汉中有妥善准备。 那么吃掉10万灾民的其余州府,将会平白无故的蒙受困境。 任何州府,接纳10万灾民,都会影响原本人民的生活。 甚至让州府的职能不畅。 这并不夸张。 多数州府人口都在百万以下,多出十分之一还多的人,就硬吃。 谁也受不了啊。 理智上而言,应该分流流民,不然汉中承受不住流民的冲击,那么流民下一步就会来到应天,再分流就已经迟了。 可是…… 朱成一直在为这天做准备。 他的准备。 应该相信吗? “我离开后,也有人照料康王府,有任何需求,去和王府管事打個招呼。” 朱成说道。 “火锅底料和味精,还是不少的,另外啊,酒可不要动!” 说到酒,朱成瞪了一眼朱元璋。 只有朱元璋喝过他的琼浆玉露,这句话就是防备朱元璋的! “呵呵。” 原本纠结的朱元璋洒然一笑,突然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明明自己番地是流民浪潮冲击的第一站。 朱成却还是在考虑他的佳酿,这份淡然,不正展示出他绝对的自信? “康王殿下,咱还没有去过汉中,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和殿下同行?” 朱元璋突兀的说道。 “没准能找到一些商机。” “不可!” “三思啊!” 还不等朱成回答,蓝玉和徐达立刻阻拦道。 皇帝怎么能突兀的离开应天? 国不可一日无君! 朱元璋则是有其余想法—— 此时天下之事,莫大于三晋旱灾,如果能处理好三晋旱灾。 那么天下之事,也就都算处理好了。 他身为皇帝。 去往三晋之地,能在第一时间下达最佳的政令,而且有锦衣卫在。 应天也不会出问题。 刘基也在应天。 三晋之地的事情,他朱元璋亲自处理,满朝文武处理不掉其余事情吗? 况且小事拖延个一周半月,也无伤大雅。 “没事的。” 朱元璋递给蓝玉、徐达一个眼神,何老朱相伴这么久的两人自然知道。 老朱意已决。 “康王殿下是否方便?” 朱元璋问朱成。 “嗯……” 朱成想了想,随后耸了耸肩。 “行吧。” “只是不知你们几位,身体是否承受得住,此一去山高路远,足足千里有余。” “不安排一下应天的事情吗?” “不用。” 朱元璋摆了摆手。 有锦衣卫暗中随行,什么事情都能在路上安排。 他现在一秒钟也不想等待。 只想最快的前往朱成的番地,亲眼看看三晋之地的旱灾到底严重到什么地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