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朱成:这件事,得第一、第三位皇帝来做 (第2/2页)
清楚。 所以他才在就番上有所限制。 “老伯,你有没有想过,世间这人呐,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朱成突然坐起来,用手扔着草帽。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朱元璋三人喃喃自语道,品味着这句话里的意思,几秒种后,心中都对这句话感到认同。 嫉妒嘛。 大家都一样穷,没问题;一旦穷村子里出现一个富户,那就不行了。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我们这些藩王身上,大家都是藩王,没问题。” “可如果谁从藩王,变成这大明的皇帝……” “……凭什么你做得皇帝,我们其他藩王就做不得??” “藩王,可是拥兵的啊。” “嘶——” 听到朱成所言,朱元璋三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凭什么你做得皇帝,我们其他藩王就做不得’,这句话,简直杀人诛心啊!! 是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有一位藩王,从藩王身份摇身一变。 变成天下之主。 其余藩王会怎么想??? 就算其余藩王没有想法,成为天下共主的那位藩王,会不会对兄弟有所防备? 裂隙。 一旦产生,就再难以恢复。 就像是猜忌。 会让藩王们逐渐形同陌路,甚至走上仇敌的位置。 有兵者。 相互猜忌、相互怀疑、相互忌惮,最终会演变成什么结局。 朱元璋都不敢想。 但肯定。 那结局一定充满血腥,是朱元璋绝对也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不行,藩王不可成太子!” 老朱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对嘛。” 朱成咧嘴一笑。 “老伯你都能想到的事情,我父皇肯定也想得到,所以我还是在王府里开开心心的摆烂吧。” “其实不光如此,父皇对朱允炆的感情,也远超我们几位皇子。” “他最疼爱的孙儿是朱雄英,朱雄英薨了;最疼爱的皇子是我大哥,我大哥也薨了。” “现在大哥的二儿子朱允炆,在父皇心目中,地位可是超出寻常哦。” 朱成侃侃而谈。 关于这点。 朱元璋无话可说,在金殿上,朱允炆竟然提出问题,‘士族门阀为何不兼济天下’,要是没有那份特殊的感情,他又怎么会保护朱允炆? ——早就哪凉快哪呆着去了。 “唉。” 老朱暗叹一声。 朱允炆啊朱允炆,哪怕有朱成一半……不……五分之一的才华。 他都能放心的将江山交给他。 可惜。 徐达和蓝玉都沉默不语,天家之事,哪怕他们是开国重臣,也不能随便参与。 垂首当做没听见,才是正确选择。 “不谈这些了。” 朱元璋甩了甩首,将困扰自己的烦心事驱散干净,今天能从朱成这里得到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甚至还得到税改的思路。 应该高兴才对!! 烦心事哪能一次性全部解决干净,尤其是储君的大事,还需要多多思考。 允炆还小。 万一等他再学一段时间,突然顿悟了也说不定。 朱元璋往好处想,同时也将话题转移走。 “听康王殿下所言,殿下也是深谙经商之道啊,不知为何,竟然提出职业税的说法?” “说了又能咋样?你还能在大明落实阶梯税不成?” 朱成翻起白眼。 朱元璋:我还真能。 “咳咳。” 朱元璋当然不可能说,他只是咳嗽两声,压抑住内心的玩味。 哼。 毕竟他才是皇帝。 而且在这小兔崽子面前隐藏住身份,这小子估计做梦也不会想到,侃侃而谈的话语,就落入他这皇帝的耳中! “税改嘛,实际上难度并不小,商人税也伤及士族门阀的根基,阻力极大,不会那么容易推行下去。” 朱成毫不在意抛弄着手中的草帽。 “我大明如果想要进行税改,土改,只可能在第一、三两位皇帝中进行。” “啊?” 听到朱成所言,朱元璋惊疑出声。 朱成这句话,他咋听不明白。 为何税改、土改,只能在第一、三位皇帝中进行??? 朱成难道还信命数? “康王殿下,你这说法,何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