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朱成的土改,税改方案 (第2/2页)
“收税到田。” 朱成丢出四個字,就是四个字,让朱元璋三人怅惘在原地,半晌没有回过神。 收税到田。 也就是说,谁的田产多,谁交税就多;多田者多缴,少田者少缴。 如果自己没有田,是给某位地主土财当佣户,那么就不缴税。 “合理!!” 朱元璋猛地一拍手。 多田者,意味着多产;谁产多,那么就多交税,这才是真正正确的税收政令!! “而且还可以设定阶梯税,1-10亩缴税5%,11-30亩缴税8%,谁特么良田万顷,谁就朝廷交50%的税!!” “不是愿意兼并土地么,那就多缴税罢。” “不光是阶梯税,还可以设定职业税,目前大明对商人的税率太低,甚至各大士族门阀都专门雇佣商人在府上,提供避税的桥口。” “随便逮住咱应天的几大家族,问问他们府上有没有豢养商人?” “谁敢说没有?” “也就我敢!” “阶梯税……职业税……” 朱元璋喃喃自语。 纵使这位洪武帝思维敏捷,但这两大税收概念拍在脸上,仍然如在沙漠的同饥渴之人遇到绿洲一般,短时间内无法从中回神。 现在对商人的税收,的确有些减免的过分。 难道说。 淮西武勋、浙东集团的士族门阀,竟然敢打借住商人名义免税的注意?? 老朱瞥视向徐达和蓝玉。 二人都赶紧低下头,鬓角浮现出一滴滴冷汗。 ——答案不言而喻。 就连深谙自保之道的徐达都豢养商人,那其余士族门阀更不必多说。 不过,这倒不算是贪污。 合理避税嘛。 看起来…… 目前的税收政令,的确存在些许问题,能让士族门阀有空子可钻。 那政令就需要调整。 收税到田。 阶梯税、职业税。 这三者大多建立在丈量天下的基础上,如果能完成税收改革。 那这功绩。 还真是可以比肩车同轨。书同文。 “干了!!” 老朱心中暗暗点头,就算付出任何代价,他也绝对要完成丈量天下的壮举。 退一万步。 就算明朝国祚真的不能永恒,那他丈量天下后书写的《鱼鳞册》,也必定成为传世瑰宝!! “不过康王殿下,你为何不豢养商人来避税?” 徐达突然饶有兴致的问道。 他当然知道豢养商人的好处,许多府内的开支,如果挂在商人的名义下,基本就不用缴税了。 朱成这小子,鬼点子多得很。 又贼坏。 他怎么会不豢养商人? 听到徐达的问题,朱元璋也是将一抹好奇的视线投射向朱成。 难道说,他这十三皇儿,终于不给他上眼药啦? “咳咳……” 朱成轻咳两声。 “因为,我本人就是商人。” 朱元璋:“……” 徐达:“……” 蓝玉:“……” 朱成的言下之意就是——我所有交易,都完美避税了呗~ 朱元璋脸又黑成锅底。 能够想象到,朱成在浙东之地到底搞出多大的阵仗,竟然全都用商人身份避税了么?? 嗯…… 那就先把商人税悄悄的弄上去吧,反正就算不用丈量天下。 商人税也可以先变! 就这么办! 徐达和蓝玉见到老朱眼睛中闪烁的光芒,心中猛地一沉。 他们知道。 这大明的天,怕是要变咯。 土地全部收回,改成租赁;丈量天下;税收改革。 任何一项举措。 都能让天下震三震,如果这三项政令同时下达,不难想象,会引起多大的反抗…… 是的。 就算是老朱,下达这三项断绝士族门阀根基的政令,也肯定无法顺利推行。 对于士族门阀而言。 土地被没收、额外交大量的税,绝对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正因如此。 朱成这议题才是真的绝妙,一棍子就打在士族门阀的七寸之地上。 一击制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