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老朱回宫,彻查土地兼并 (第2/2页)
算算,三晋之地,是否有灾害发生?” 朱元璋保险起见,还是让刘伯温算一算。 当然。 他只说了让三晋之地,并没有言明旱灾,朱元璋怕自己说的太详细。 反而影响到刘基卜算。 “臣遵旨。” 刘基躬身领命。 他心中思绪万千,也不知道为何朱元璋会让他算三晋之地的灾难。 实际上。 刘伯温的卜算,还真不是迷信,是一种较为浅显的天文、气候学。 早在三国时期。 诸葛亮就能观星算到东风来临。 可见古人对气候的预测,也有独到的见解,实际上刘伯温都不需要卜算。 因为他没有察觉到,有任何气候上的骤变因素。 于是在片刻后。 刘伯温便是回答说道。 “臣愚钝,未曾感觉到三晋之地有灾害,还请陛下恕罪。” “嗯,没事,那你下去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心情大好。 ——既然刘基都已经说了,三晋之地不会爆发灾难,想来朱成的医卜星象,不能超过刘伯温吧? “臣告退。” 刘伯温躬身离开。 离开御书房时,刘伯温还一脸懵逼,为何会问自己三晋之地的事? 当夜。 刘伯温又夜观天象,还是没有察觉到异样,于是也就将这件事抛诸于脑后。 …… 半个月转瞬即逝。 朱元璋倒是没有再往朱成那边跑,他可是大明皇帝,政务不少。 而且还有其余皇子呢。 其余几位皇子,接连报告政务,虽然处理的不算多优秀,但也中规中矩。 朱柏、朱橚、朱榑、朱檀等几人,被朱元璋以‘处理番地政务’这一理由,送回各自的番地。 朱棣、朱棡等表现还算优异的皇子,还被老朱留在应天府。 或许是知道,朱元璋召回皇子的意图,这些还留在应天府的皇子,一個比一个卖力。 似乎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启禀陛下,今日四皇子又去了军营;三皇子去了大学堂……” 一位锦衣卫,向老朱例行报告。 “嗯。”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还留在应天的这几位皇子,都算是不错,可是为何,没用听到关于朱成的报告? “那朱成呢?” “回禀陛下,康王殿下还是老样子,在自己王府里,并没有太大举动。” “呵呵。” 气得笑了起来。 别的皇子,都一个劲的在自己面前表现,这朱成,倒是一个异类。 唯独上过一次奏折,自领造船司指挥使,还是要坑国库银子。 不过……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截止到现在来看,朱成的优秀,远在其余人之上啊。 “陛下,凉国公求见。” 就在此时,太监尖细的声音从御书房外响起。 “你们先退下吧,让凉国公进来。” 朱元璋让锦衣卫离开。 随后蓝玉走进来。 “陛下,实验结果有了!!” “快说!” 老朱听到蓝玉提起实验,顿时兴奋起来, 他这几天能安心不找朱成,就是在等实验和土地兼并调查结果。 ——有事惦记着。 “和康王殿下所说的一模一样,当老鼠数量少时,它们状态非常好,充满活力。” “随着繁衍,开始有大老鼠出现,挤压小老鼠的生存空间。” “臣一共养了5窝老鼠。” “2窝老鼠提高饲料,暂时得到安宁,但是继续繁衍,开始出现大老鼠蛮横的储存、浪费食物,也不给小老鼠吃的情况。” “这2窝,最终都是大老鼠和小老鼠厮杀起来,1窝大老鼠把小老鼠咬死足足2/3;一窝小老鼠把大老鼠咬死。” “然后重归繁荣。” “没有提高小饲料的3窝,比提高饲料的2窝老鼠更早爆发厮杀。” “大老鼠和小老鼠互有胜负……” 蓝玉说完之后,深深的低着头,他能预料到,此时的朱元璋心情绝对不美妙。 这实验结果证明。 朱成所说的王朝周期论,绝对是有迹可循,土地兼并、土地负载,是限制国祚的根本原因。 而这两者…… 似乎都是发展的必然过程,人民会生孩子,富有者会想办法让自己更富有。 这就是历史的必然。 “难道说,所谓的王朝,终究都有衰败的那一天???” 朱元璋喃喃自语。 不过他的双目,却也是充斥着一抹火焰,他洪武皇帝,绝对要找寻破局方法!! 为大明永垂不朽,拼尽生命!! “禀告陛下,魏国公携密报归来。” “快让他进来!” 朱元璋压低声音。 他倒要看看,大明的土地,已经被兼并到什么程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