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煎熬 (第2/2页)
是吃我的喝我的长大的。” 她扬长而去。 夏小山深思一片恍惚,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升学宴后,夏小谷大病一场。她和奶奶留在老家,奶奶死活不肯再去H城,她舍不得家里的鸡鸭和蔬菜以及稻谷。 夏小山无奈,只好托付吴成父母帮忙照顾meimei和奶奶,他带着父母返回H城,父亲需要继续接受治疗。 郭莉莉打包住到夏家,陪伴生病的好友。鼓励她继续写网文,将夏小谷从绝望的深渊拉出来。 病好后,夏小谷瘦到皮包骨头。她的性格退回到初二那年刚刚进城时的沉默寡言。每天埋头帮奶奶干活,写网文,微信和qq都停止交流。 一切都是海市蜃楼。猝不及防的疼痛,挤压一颗十八岁少女的心房。唯有高负荷的劳作和耕耘,才能让她忘记黎野不见了的现实。 转眼就开学。夏小谷坐车先到H城,夏小山亲自将meimei送进大学。 高铁上,看着meimei消瘦得陷进去的双颊,夏小山心如刀割。明明已经长成花容月貌,忽而又骨瘦如柴。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生活总要平静面对。嘶吼和发泄都无济于事。黎野不欠他们夏家一分一厘,相反,是夏家亏欠了他。无论黎野做出怎样的决定,他和小谷都要冷静地接受。 但他已经猜到,黎野的不告而别很有可能和自己mama前段时间的反常行为有关。那天他逼问了小舅那张卡的事,小舅支支吾吾,后来直接把责任推给他jiejie:“你去问你妈,好不好?” 段苏兰最擅长的事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撒泼打滚死皮赖脸不讲真话,夏小山问不出什么名堂。但他从她躲闪慌乱的眼睛里,看出某个可怕的迹象。 段苏兰哪里来的那么多钱?他从小区邻居那里得知,段苏兰常常趁他去上班,去小区的棋牌室打牌,而且不是打以前那种几元的,赢输动辄好几百。 由此可见,她在老家那几年,早就嗜赌成性。他打电话问吴婶,吴婶默了默,然后告诉他,她撞见几次段苏兰向黎野索要赌资。黎野每次照给不误。 踏入校园,新的生活开始了。那些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伤痕化做刺,没入骨,不见形,疼痛却如影相随。 郭莉莉去广东读大学,戴明轩在厦门读大学。两个人感情如漆似胶。 长假时,郭莉莉会拉着戴明轩去看夏小谷。李庆没有考上一本,在H城读二本,传媒专业。杨琴在本省读大学。每次郭莉莉去看夏小谷,李庆和杨琴也会过去。 几个好友一起吃个饭,玩剧本杀,逛夫子庙和秦淮河。只有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上,夏小谷的心情才会最平静,那种疼痛感也会淡去。 夏小谷成为班级最安静的一个学生。四个室友,天南地北,活泼的,闹腾的,文静的,安静的,各自相安无事。 另外三个室友,马枝枝,刘敏娜,谢岚,分别来自东北,青岛和广东。 马枝枝和刘敏娜是当地市中考过来的,谢岚和夏小谷都是县中学霸。两个十八线小城市的同龄人很快成为好朋友。 两个人性格相似。谢岚文静,夏小谷安静,存在感最低。但她很会照顾室友,冷天给她们准备开水,热天给她们做凉粉吃。夏小谷将随身带过来的木瓜粉浸泡在水里,熟练地做几碗凉粉给室友吃。 她不太合群,喜欢我行我素,偶尔和谢岚一起去食堂打饭,更多的时间一个人坐在阅览室,争分夺秒看书写作。她啃了无数本名著和中外小说,人物传记等等。她除了写网文,也写散文,小说,往报刊杂志投稿,时不时某一本知名杂志上会出现她干净有力冷静精炼的文章。她很快成为同学眼中厉害的写手。 大二那一年,她网文收入每个月达到好几千,足够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哥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稿费。 系里有个领导对她很看重,时不时找她安排一些任务型的文章,稿费丰厚。比如城建,消防,人防等等。无论什么题材,夏小谷都愿意尝试。 除了花大量时间看书写作,她还苦练英语,英语四级顺利过关,又冲刺六级。 大三那一年,报了一门二外,学了德语。 大量的学业,写作任务,提升任务,逼着她日以继夜地忙碌。忙碌可以让她无暇顾及埋在骨rou里那根刺,那些半夜惊梦的疼痛。 某一张脸,一想起,就痛彻心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