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刘家父子 (第2/2页)
那黑土寨也接纳了一部分流民。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狼子野心,图谋不轨,趁火打劫。趁着城中衙役忙着处理灾民,这群人假借罗教之名,实则落草为寇,成了贼人,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强抢民女,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又是一群散兵游勇,居无定所,散入这偌大个燕空山,好似鱼入大海,难以缉拿。 “遇到其他两害只是担惊受怕,损失钱财,并无性命之忧。遇到最后这一害,恐怕是人财两失啊。”小二哥最后总结道。 得知徐李二人要赶往渭州城,连忙劝解二人不要连夜赶路。且不说天黑路远,不好休息,赶路也赶不了太远。那八百里加急都有个人困马乏的时候,何况是他们二人呢? 实在不行与他一同回家,住上一夜,刚好他们住的刘家庄也是向着渭州城方向的,不至于休息一夜南辕北辙。第二天一早,二人再上路。这野外茶寮是他与父亲共同cao持,父亲平时最是好客,想来也不会拒绝。 不等二人作答,抢先对着店主喊道:“老爹,这二位客官今夜无路可去,不若在咱家住上一宿。” 店主是个和蔼的老者,粗布麻衣,听到问话,放下手里的活计,笑着回应道:“好啊,今日早些收摊,可不能叫客人就等。” 两人一唱一和间就讲事情定下。 徐乐倒是有些不太适应,没来由想到了曹cao和吕伯奢的故事。本想推辞一二,但是小二哥人高马大的,与徐乐一般高,却极为壮实,硬生生的拖着徐乐又回来坐下。 力气这么大,去挑大粪好啦.JPG 不过徐乐也有些许自己的考量,一来自己和小承弦一看就是穷苦人家,身无长物,二来自己二人又不是啥美人,属实没有必要特意诓骗到贼窝去。再者,自己成了浮黎参知,多少也有些自保的实力。可能就是遇到好心人吧。 茶寮店主父子二人很快就将物件收拾完毕,说是收拾,其实也就是一个扁担上担着的两个箱子,一边是煮茶的炊具,另一边是些碗碟杂物,桌凳之物都放在茶寮之中。 跟着他们一路北行,日头下山时候,看到了远方有几处微光灯火,还有缕缕炊烟生气,想来这就是老汉说的刘家庄了。 一路走来,徐乐知道店主姓刘,家中行二,大家都叫他刘二,儿子叫刘学虎。是城中一个拳馆的弟子,知道最近闹匪,特意告假回来保护自己一段时间,说道儿子时,刘老汉总是一副骄傲的神情。 进了村子后,老汉熟稔的和过往的行人打着招呼,走过一段路,又过了一座小桥,老汉指了指村子最西边,靠近山脚的几所屋子对徐乐言道,这便是他家了。 随后前去叫门:“老婆子,快开门,家里来客人了。” 吱呀一声 开门的是个裹着围裙的老妇人,身后站着一个俏生生的农家女子,不施粉黛,头发用一根木钗盘起。不远处是一个孩童,睁着大眼睛,看着家里突然来的客人。 可能是突然的开门交谈声,原本静谧的小院内,悠闲散步的母鸡惊起,飞上窝棚,吓得树下乘凉的黄狗连连叫唤。 老汉介绍到,老妇人是他的妻子,女子是他儿媳,小孩是他孙子。又对老妇人说道:“今夜有客人到,快去做饭,别耽误了客人。” 小孩子怯生生的跟在刘学虎后面。 徐乐揉了揉鼻子,站在门外。 小承弦则是欢天喜地的跟着一起进去。 吃完晚饭,刘氏特意将自家房间收拾干净。徐乐一听,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本就是厚颜叨扰,怎么可以委屈主人家呢。 在徐乐的再三要求下,最终将屋后的柴房收拾出来,给他们居住,也叫徐乐感激非常。反倒是刘老汉一家显得有些愧疚。 走的时候,在房中留下一些银两,希望能看到他们开心的表情。徐乐暗想。 徐乐与小承弦在农家舒舒服服的洗了一遍身子,刘二又找来一些旧衣服给二人穿上,刘学虎的衣服穿在徐乐身上,倒也还算合身,小承弦也有一些小孩衣物换洗。 二人在柴房沉沉睡去。 三更天时。 屋外喧闹一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