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频频扰_166、网上冲浪,浪去了哪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6、网上冲浪,浪去了哪里? (第2/4页)

被自家父母或被孩童自己放到哪个旮旯犄角里了。当然,也因为那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安装户外电视天线,导致能收到的电视频道数目丰富了,同时家庭用电收费不怎么贵了,所以才慢慢不受孩童炽热吧。

    而时光继续向前走,慢慢的,孩童迈入了五年级,而他的亲姐,因为比他大不少,所以在初中里受教。而当时的初中,因为英语刚刚被人们重视起来,所以各种学习英语的工具盛行,比如口语随身记,比如成就了一种名叫“三人行磁带复读机”的掌上数码产品——因为能用磁带反复播放地道的英语口语,所以那时,纵然产品价格不菲,每个初中生都会购买一到两台,用以学习,或用以听歌,而听的歌嘛,大抵都是些诸如刘德华情歌,SHE歌集,阿杜红歌集,兔子舞类等,也算是当时一种美好到璀璨夺目的青春习惯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DVD机”、“VCD机”,甚至电子数码万年历等,背负的历史意义颇重,是当时的婚嫁彩礼必备物品,和现在的车房性质一样,有则新人美满,没则孑然一身,现在想想,也算是一种蛮可笑的荒唐婚嫁观念了。

    而在所有的电子数码产品中,陪伴我最久的,便是与音乐相关的产品。至今我还记得,记得我拥有的第一款音乐类数码产品是在我初一时期,我姐退役下来不要的二手杂牌MP3,OPOD,PF-263。虽然当时我姐新买了蓝魔V3MP3,只把她不要的“废品(实际上这款MP3还是很新的)”送我,但在当时,甚至在现在的我看来,意义非凡,我十分感激,毕竟开启了我的“听音乐生涯”伊始。而当时所听到的第一首歌曲便是江珊的《梦里水乡》,至今我仍然感受颇深,久久不能遗忘,以致每每无意或有意中听到这首歌曲时,总是能回想起那段青涩的年华,那是属于我的少年时期。

    而在当时,我除了这款二手MP3外,还拿出积攒的零花钱,买了一款小型带天线电池式收音机,具体什么型号记不清了,但能记得是花了我十块钱买的,质量蛮不错的,能收到不少频率的电台,而至今记忆仍然深刻的电台,便是FM98.0安徽交通广播(现在是FM90.8),而其中原因嘛,只是因为那时,这频率,陪伴了我很长时间。当然了,也因为它让我萌发了我要和世界沟通的梦想吧。

    3、通讯时代(2003-2010之间,座机、大哥大、小灵通、诺基亚、摩托罗拉、熊猫手机、LG手机、HTC、魅族、天语、酷派、尼彩、大显、朵唯手机、黑莓手机等)

    现在依稀记得,最初的家用通讯工具,是一款俗称“座机(学名“固定电话”,或“固话”)”的固定式扯线式通讯工具了,而与之伴生的,是一本名为“电话本”的通讯汇集了——上面记载着同一个乡镇的所有固话用户。虽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座机的确解决了人们的一部分通讯问题,但因为座机办理需要专门扯线,话费高,座机费也高,显得比较奢侈,同时,座机的整体功能又十分单一,不能保存号码,所以慢慢的,就开始被时代淘汰了,以致最终,在座机仍然遈行,始败渐败之时,各类直板机、滑板机开始异军突起。

    而其中历史地位较高的,便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小灵通等。当然了,还有那只闻其名未见其身的“大哥大”手机,因为甚是奢侈,只商用,所以平民家里基本上是瞧不见的。而在各类直板机滑板机略显“猖獗”的年代里,像什么“熊猫手机(当时这款手机喜欢赠送135倍的天文望远镜)”,“LG手机”,“HTC手机”,“魅族”,“天语”,“酷派”,“尼采”,“大显”,“朵唯”,“黑莓”等手机,也功能各异,或赠送其他附属“高逼格”产品,亦显得别有一番青春滋味。

    至今仍然记得,在直板机当中最让我难忘的短信铃声便是王子骏Remake的《Dubmood》,因为这阕铃声,记载了我高中生涯里的所有情思,让我明白真情表露的“难能可贵”。而在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手机铃声,便是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以及胡歌的《逍遥叹》,我至今仍能想起《逍遥叹》当中的几句歌词“爱已走到尽头恨也放弃承诺,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由不得我。壮志凌云几分酬知己难逢几人留,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而在其中最让我难忘的直板机游戏便是“空当接球(或称打砖块游戏)”以及“星空舰队”游戏,那时,它俩让我绞尽了脑汁。

    而紧跟直板机滑板机之后的,并且取代直板机滑板机的,是2010年横空出现的一款名为“智能手机”的超级手机,至今鼎盛,但我仍然记得在半智能机勃勃生机,3G开始普及,2G网络盛行的年代里,出现了多少青春回忆,比如3G版本的手机QQ,比如3G家园,比如MSN,比如飞信,比如MTK大显手机上的冒泡社区(虽然仅是文字类游戏汇总,收费又很坑,但个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口袋西游、性姿势108式、乱舞三国online等MRP游戏了)。

    4、互联网时代(2010年之后,单机小游戏、网游、端游、QQ客户端、暴风影音、快播、酷我音乐盒、酷狗音乐、QQ音乐、电子书、网上论坛、个人博客,虚拟社区等)

    依稀记得,我是在高三上学期,也即是2010年10月中旬的某个星期六,被班长偷偷带领着,前往远离学校的网吧包夜(包夜,指通宵上网。),仅5块钱,也是从这时起,才算正式开启了我的网络生涯。

    而当时,虽然在平常的学业课程里,也有多媒体老师以联网的电脑,教些计算机常规cao作知识,但通常课上,都被老师稳稳cao控着,学生只能内部交流,内部学习,最多暗中偷玩系统自带的休闲小游戏,极少能恣意网上浏览,所以我的学生时代,经常只能在学校的电脑室中看到404无法访问页面,也因此这个页面,成为我上网生涯里颇为重要的一部分,致使那时的“我”,心心念念着好奇着404之外的世界,也因此,才安心跟着班长去网吧包夜。

    至今仍记得那时,我第一次自由领略网络世界的广袤感,也领略网络内容的新奇感,更领略网络cao作的无力感,虽然那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因为不会上网与熟练打字,而呆坐着,甚至让班长给我找点时下最新电影,去打发时间,但当时最让我回味的,便是他给我申请了一份QQ号码,也替我加了些“天涯好友”,虽然事后我忘了背账号,也忘了记密码,但的确是开启了我的网络社交伊始,给我留下了刹那间的深刻温情,让我魂牵梦萦着。

    而后来,因为对课堂学业,还算游刃有余,同时网游也开始肆起,便每逢周六周天,都会闲来上网消遣,被五六个同学竭力相邀着。虽然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