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5章 向天下百姓交差,向后世子孙交差! (第1/1页)
朕乃一代圣君正文卷第185章向天下百姓交差,向后世子孙交差!皇太子这样讲话,内阁三人其实就明白了。为什么有朝臣会言太子智足拒谏,就是有的时候太子会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现在又是熟悉的一幕。 他们想要阻止,以前做不到,如今随着东宫权柄日重,那就更做不到。说起来前面铺垫那么许多,已经很给面子了。 李东阳善谋,人也没那么死板,如果前路不通,他是会选择绕道而行的人。照现在的局势下去,刘阁老要么和太子顶起牛来,要么就是太子不管他们那一套,选择用太监来管理这些商铺作坊。 所以他生出急智, 朱厚照听懂了这意思,他们是害怕这么一大笔财力都落到内官的手中。 其实对于他自己来说,内官也好、外官也好,差得不是特别多,现在这些外官也一样听他的话。而要说产生腐败问题,那么它不管设在哪里,都会有腐败,区别不大。 而且似这种机构在如今的道德环境之下,要想做起来殊为不易,如果还有内臣兼领,其实阻力更大。所以先把事情做起来再说。反正将来也可以改的嘛,小兵过河,日拱一卒。他才十四岁,急什么。 朱厚照想了想之后还是答应了, 韩文出列, 朱厚照指了指他们,又指了指自己, 王鏊、韩文等人先前还觉得这事与从小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理念有些不合,但现在听到太子讲出这么荡气回肠的话,纷纷跪下叩首! 这个主意好,让天下百姓和后世子孙监督。虽然说有些虚,但是所展现的是当政者的姿态和勇气! 话及此处,刘阁老也讲不出什么了,不过朝堂之上,不理解的人怕不在少数,这个就只能再看了。…. 朱厚照已经安排接下来的事了, 顾左拱手而出。 朱厚照一边摸着下巴思索,一边吩咐, 其实不要说管理的这个机构贪腐,便是下面的经营人员,其实也贪腐。 顾左听下来觉得有些烧脑了,他问道: 「不,我的意思是如果 亏损了,那么就关掉、卖掉或者改造为别的商铺,总之让负责管理的人员卷铺盖走人,自个儿想办法再去找个差事养活自己吧。另外,他们这些人也会想办法将银子塞到自己的口袋里的,所以要有choucha,若有犯罪,严惩不贷。」 王鏊忧虑道: 朱厚照却不担心, 太子撇了一眼一边的丰熙,这家伙开始低头记录,这个动作也落在了韩文、顾左等官员的眼里。 丰熙这个人,没什么其他的本事,整日就是梳理文字,太子和大臣商议事情,大多数时候他只听,不参与,然后仅做记录。 但事后太子就会照着他记的那些事项召来负责的官员询问。 如果做的好,那么大家相安无事,太子还会给点赏赐,如果做得不好,降级罢官的也不是没有。 反正这几年来,每当太子说一句‘我盯上了,,这就是信号,你要是有毛病你早说,不要事后找什么借口,没用的。这里也没什么躺平不躺平,你要是敢躺下,太子就敢让你起不来。 顾左还记得弘治十二年的时候,当时梁储刚接手马政,那也是太子每日在问的事。 太子一关心,锦衣卫和陕西的太监不停的要给宫里去奏报,他们各级官员作假的难度都上升不小。不过几年一过,只要有人认真的在做一件事,效果还是有的,人和才能政通。…. 浙江的事,似乎到此也就结束。 不过刘阁老却始终忧虑,本来是可以这么结束的。谁曾想忽然闹出个少府,这就是在朝堂这口热锅里倒进葱花,不嘎嘎乱跳才是奇怪。 不过对于刘健来说,这也是熟悉的场景:便是只要真的对百姓有利,那么内阁也就尽量不去管了,反正太子拿那些个臣子也有办法。 朱厚照转头看向丰熙。 丰熙心领神会, 朱厚照多少有些唏嘘,但这种心情自己装在心里就好了,和大臣没什么好说的,所以他说完之后缓缓向殿内后侧走去,众臣看了自然也知道他们该告退。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子还答应他们,这笔银子都要用在国事之上,还昭告天下,想来只要太子坚持,便没有哪个敢把手往这里伸。 魏彬人头不是落地了么? 话说起来,韩文忽然想到那个丰熙,并对顾左说: 太子授意倒也不会,这种小心思还要太子去思考,太子就是有八颗脑袋也不够用。所以应当是那个丰熙有意的。 顾左接了少府令现在肩头重担不小,所以出了宫一直都没去想这一茬,现在听下来也还是觉得玄乎, 韩文捋着泛白的胡须, 顾左沉默了,他在不是很相信和不敢完全否认这种念头之间来回摇摆, 顾左这个人性格是有些直憨的,按理说他登不了户部侍郎这样的高位,只不过太子近年来一直强求各部以实务为先,尤其户部、吏部这些要害部门,太子更为关心,这就使得他们内部不得不把一些会干活的人提上来,否则这个一把手不是当得要累死人啊? 顾左,正是因埋头干活,才有这番机缘。 韩文欣赏这样的人,所以平时也愿意提醒他为官之道: 这些话往日里韩文不讲,顾左听不了多少,只觉得人家韩文和他一样用心部务,此刻才明白,领一部尚书,这哪里是容易的?光是一个小小的记录官这样简单说一句,竟是被琢磨出这种味道。 紫禁城啊紫禁城,何时才能让顾某这种简单的人畅快起来呢。 === 兄弟们,我工作环境里已经有小羊了……. 皇家雇佣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