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本宫看你们今日谁敢! (第1/1页)
朕乃一代圣君正文卷第125章本宫看你们今日谁敢!在这个世上,有一种东西叫气势。 它看不到抓不着,捉摸不透,却又确实存在。 就像朱元章,许多人见着时就已经害怕了,喔,或者也不叫气势,叫威严。 总之就是让人不敢冒犯。 左顺门里,一人一椅一太监,朱厚照就敢这样面对他们,就这份气势、这份沉着便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心里发紧。 朱厚照抓得关节确实巧妙,他们这些人就是因为大规模的调动重臣而愤慨,它就可以解释为对圣旨的不满意,尽管最深层的原因是觉得太子在动手拆解他们的力量,现在不干就再也来不及了。 程敏政依然记得当初在文华殿讲读时,皇太子给他扣的帽子。他们这些人,不怕死、不怕丢官,唯独爱惜的是自身的名节,可太子就爱揪着这点。 三番两次,两次三番,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一心为国,哪怕今日身死也要仗义直言! 他勐然起身,竟一脚踏进了左顺门, 刘瑾都觉得惊讶,竟然有臣子当满对太子说出如此狂悖之言。 朱厚照叹声气,大概是程敏政在京里被他压制的厉害,还在名誉上被他算计过,这次是要打个翻身仗了。 程敏政还算维持着人臣之礼, 朱厚照脸色一变,这话就是要说他这个太子谋反了。 程敏政呜哇一声大叫,哭嚎道: 朱厚照明白了,看来他们今天就是不想和他这个太子多说,吵着嚷着就是要见弘治皇帝。这也算是吸取教训了。 刘瑾自然领命而去。 朱厚照则又对众臣说: 马文升和吴宽也不说其他了,似乎心里头也都舒服不少。…. 不多时,刘瑾叫的宦官也到了,他们全都跪在朱厚照的身后。 只见太子轻轻指了指程敏政, 众臣一时间惊呼,吴宽马上道: 朱厚照平澹道: 程敏政只觉得喉咙发干,刚刚那种情况下,他们这些人想进而进不得,不就是太子说了一句,他们没有皇帝的圣旨? 但你不能说太子就是阻止你 们进去的,一来你们确实没圣旨,二来太子也没说过你们今日就是不准进去。 当然了,也怪他坐在这里,大家不敢轻易越过去。那没办法,人家敢坐在这里。 往这儿一座,你们就是再叫再喊,但是不敢动。 想及此处,程敏政觉得他和太子辩论这些是赢不了了,干脆破罐子破摔, 朱厚照面向吴宽, 程敏政心头吐血!他娘的,怎么说什么都有后手! 这叫有礼有节。 这帮人就是不服强权,现在朱厚照是有道理的使用强权,把所有的嘴都给堵上! 马文升和吴宽心一抖,这他娘的罪可就重了。 大司马德高望重,这时候也不得不说话了, 说完这话,朱厚照眼神严厉,偏望着边上的宦官, 这几人从未见过这个场景,再被太子一呵斥,讲话的声音都有些发抖。 于是赶紧把程敏政给拖走, 这家伙沿路还在高呼‘陛下,,‘陛下,! 这些宦官一走, 这道左顺门,紫禁城内的这一侧便只剩朱厚照一个人了。而他的对面则是百余人跪地不起,程敏政被抓搞得他们更加的窝火。 但这种时候,太子就这么坐着,他们反而也不敢做出什么动作来。 太子虽然小个头,但那些人都跪着,所以反倒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言语之中带着刚刚将程敏政下狱的威严。…. 竟无人敢应他的话。 其实也不是,主要敢应的,觉得……不能再开口给太子抓到机会。程敏政都无话可说了,还给按上了罪名。 当然了,这种心思写是写不出来的,往后宫里相传、抑或史书留笔,都是说太子一问,无人敢应。 过了一会儿,刘瑾带了圣旨过来, 马文升和吴宽眼巴巴的望着。 刘瑾却只将目光落在太子身上,直到太子说了声‘念,。 他这才展开圣旨, 这道圣旨一念, 人群尽皆低呼,怎么是这样?他们确实是因太子动手调任吴宽、周经等核心官员而愤慨,但最终目的却不是把官位再调回来啊! 朱厚照则冷笑,怎么不是这样?就是这样! 你们在背后商量着怎么给我这个太子来一击,我就先下手为强把一些重要人物、如吴宽、周经等全都调走, 重臣的调动,在弘治朝,皇帝都是商量的,可这次没有。于是圣旨一出,大臣们会有两个想法:一、不能叫太子就这样得逞。二、说明太子也害怕了,不然不会有想把人送走的念头。 如此一来,自然会有众臣哭谏之场景, 可这时候,若是皇帝有旨收回成命呢? 皇帝是怜惜你们这群重臣的,传出去也是听闻纳谏的贤君,自古以来金口开了,又收回的有几个?这事儿皇帝为你们做了! 真要说起来,这事儿过分不过分? 过分! 所以如果他们就此退去,之后朝野必是一片哗然,自古权柄cao之于上,哪怕皇帝此次调任突然了一些,可凭什么你们这群嘴上喊着忠君的臣子,竟然为了这道圣旨而愤慨,继而去逼迫皇上? 这种事形同逼宫,君臣之礼何在?! 所以退下去,就是连续不断的口诛笔伐,直到背上悍臣的名头,名誉扫地!还忠臣呢,忠个蛋! 可不退呢? 闯进去?不行,太子就坐在那边,少了一根汗毛,他们就是灭了九族的大罪。 似乎只剩下继续哭门这一个选项了? 但皇太子那边已然发作,他听了圣旨之后忽然之间胸中满怒,极为严厉的质问:…. 吴宽紧握手掌,以至于指头都要嵌进了rou里,但真正痛得是他的心。 这一切都是皇太子的局,他们今日弄出的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让朝局脱离太子的掌控,反而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不忠,之臣作为敌人,而让更多人聚于太子身边。 斗到最后是个什么结果? 不仅是官位保不住了,连声名也保不住了。 马文升和吴宽,是能想通这一节的。 可是这里有一百多号人,他们哪里都能有马、吴的觉悟,又或者说他们也没有这两人的年纪,那两个老头政治生命结束就结束了,回家养老去了,还有更多的人他们还怀着期望呢! 最关键的是没有d的组织能力,思想工作没到那个程度,能聚起来自然是有为了‘义,的,但也有为了‘利,的。 这种生死时刻,领头的你想退?进了江湖是你说金盆洗手就金盆洗手的?别开玩笑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他马上爬到椅子上,指着这一群已经有些红了眼的臣子, 那气势,真如君临天下一般! ==== 可以吗?. 皇家雇佣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