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一代圣君_第110章 这是要反了不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这是要反了不成? (第2/2页)

,所以派出太监监视。

    因而镇守太监的职权颇重。

    有他支持,应该可以帮助到杨廷和不少。

    可配着这封信看这位尤公公,杨廷和却觉得不轻松,这明显是太子对他有些不满意了,想来也要加紧才行。

    而那尤址,居得是高位,一个知府不能叫他多重视,哪怕他是太子的人。

    你给太子办差,我也给太子办差,差你哪儿了?

    「皇爷和太子殿下的意思,这次分田一定

    要分到位,旨意也下到了咱家这里,要咱家无论如何替你撑住这个场子,杨知府,咱家来问你,可有什么大的困难?」

    乐山县形势紧张,情况不容乐观,杨廷和也不敢隐瞒,

    一旁脸大肩宽的谷大用开口说:

    尤址一听竟有这么个好理由。

    马上顺坡下驴,

    尤址这个镇守太监派头十足,仿佛是个忠心得不能行的奴婢。

    其实谷大用来找他的时候他是既惊又喜,

    说实话,天下的太监现在最羡慕的是刘瑾。

    那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得了照顾太子的差使,日后太子登基,司礼监能少了他的位置?别看他现在还不起眼儿,往后他们这些人见了他都得跪着。

    那种威风,谁又不想?

    文官可以辞官,辞了官有家可以回。可他们这些没根的人,只有宫里是家。所以对于尤址来讲,只要能攀上太子,以前那些压着他的人,都不算个事儿。

    朱厚照也是摸准太监这个心理,才有信心立即让谷大用来找此人。

    ….

    现在好了,当地的镇守太监一出马,按察使衙门的兵便没有借不到的道理。

    而在乐山县,

    韩子仁这个知县亲自主持分田事宜,但要命的是,派出去的人竟真的遇到那些被扇动起来的民众,他们是数百人一齐行动,冲撞分田的人员,甚至打伤了一直跟随韩子仁的黄师爷。

    这样一来,所到分田之处,均有人破坏,事情自然是无法推行,

    韩子仁暴怒,

    他也诨人一个,竟真的敢下决心把那些看着老实的农户给抓了起来,并且全都押回来亲自在大牢里审问,

    韩知县不是不可以直接派人过去抓人,但似这种大户都有关系,上面也有人庇护,他拿不到证据,这官司往上打也赢不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县丞来向他禀告,说知府大人来了。

    韩子仁吩咐说:

    交代完这些,他便出了牢房去迎接,到了堂前一看,这哪里是知府大人,连东宫的太监都来了!

    尤址是个急性子,他急着要人头向东宫邀功呢。

    韩子仁也不二话,

    这话是谷大用在问。

    谷大用转而对尤址说:

    这话意思很明显。

    尤址眼珠子一转,就对韩子仁说:

    这可真符合宦官作乱会说出的话……

    韩子仁看了看杨廷和,

    杨廷和还能怎么说,太子刚刚申斥过他,

    韩子仁一听脑子都充血!这些话听着也太振奋人心了!

    只要上面有这个决心,除非山东有哪个藩王起兵造反!否则还有谁能阻止?

    可这近京师之地,造反?根本不可能成功!

    宣宗皇帝时,汉王朱高煦也想学太宗皇帝来个靖难,结果连青州府都走不出去,一场仗没打,自己的收拢的兵被吓一吓就散了。

    包括正德年间的两次藩王造反,那扑灭的速度之快,搞得历史上的那个朱厚照很不高兴,因为他就是想当一回大将军正儿八经打个仗,结果他还在路上,地方官就全把他的活儿给干完了!

    以至于他命令王守仁再配合他演一遍。

    因这种荒唐事多了,文官对他的评价也不高。

    说到底,朱棣搞了一整套制度来防着这些王爷,明代在中期的时候也亡不了。弘治毕竟号称中兴之主,四平八稳的,哪怕穿越者过来想造反都不容易。

    县衙外边儿都是他们带的兵。

    尤公公也不废话了,他指着韩子仁,

    韩子仁血已经热了,他转身就向外走去,出门时还和长着大胡子的千户官撞了一下,但他心情好,和人家还勾肩搭背,说:

    ====

    ……

    没什么要说的。

    大明嫡长子.

    皇家雇佣猫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