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灵鹫僧人擅启衅 (第1/1页)
少林僧们步进河神镇一刻,迎头碰上了灵鹫寺的运粮车队。 灵鹫寺所用的马车,是与别处不同的。 马车本身用料不过是便宜的黑木,顶盖却铸有展翅飞扬的神鹫,夜色中遥遥看来,颇具气势。 佛门四大寺之一,灵鹫寺。 名称来自佛陀开示佛法的同名山峰,是四大寺中位处最西陲的一座。 寺庙名下良田幅员千顷,近乎将整座河西走廊边的沃土都收为己有。 这次发粮救灾,单是经由水路运来的粮食便不下五万石。 而且沿途未被关隘官吏为难索贿,为何? 只因这灵鹫山,多年前曾是先皇的居所。 自这大夏王朝诞生之初,便已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故灵鹫寺僧人,比起另三寺越发地自命清高,平时并不与佛门同道联系。 金刚山金刚寺尚且尝试保存与少林寺间的微弱善意,灵鹫寺却毫不掩饰地看不起少林。 少林从前与朝廷关系良好时,灵鹫寺笑他们只知巴结贵人,作皇室的哈巴狗。 后来少林跟先皇闹僵,灵鹫又怪少林不识大体,为着一寺私利害佛门卷入风波。 好了,现下三公主监国,少林众僧于夹缝中求存。 灵鹫寺僧人们会有甚么好态度?幸灾乐祸,嘲弄取乐,也快成了僧众的日常消遣了。 此刻冤家路窄,狭路相逢,场景能温韾到哪儿去? 可能有人会问,少林、灵鹫二寺相隔千里,素无交集,少林僧人是怎么知道对方的取态的? 对此程真表示,他用不着知道甚么前因后果。 光是与粮车领头那臭秃驴对上眼,就足以把对方眼底的恶意瞧得明明白白。 凋蔽街道上晚风阴冷,两寺僧众互不相让,气氛僵得让在场人士心头沉重。 杂役院首座作为少林领队,纵然心中不愿,也没法子不开口: “这几位灵鹫寺的师兄弟……” 却见对面为首那僧人举起一手,强硬打断了他的发言。 那感觉,就像把堂堂少林一院的首座,当成是甚么无关重要之人似的: ”这位老前辈,麻烦你别随随便便把不认识的小辈们称作师兄弟,把人都叫得老了。” “你们少林没有能干的新人,只好推着老人们下山领队,可别以为咱们灵鹫寺也是同样情形。” 这话一出,灵鹫寺众僧都笑出声来。 少林众僧的心情本来就颇为恶劣,听见对面的话,都是愤愤不平。 一时间,便有许多僧人不自禁地望向程真。 谁说咱少林新一代中,没有能干的好手? 怕说出来,吓得你们裤子也丢掉便跑回老家。 程真却没注意到师兄弟们的目光射来。 只是皱眉思索着,灵鹫寺僧人的话有甚么好笑的。 这些灵鹫寺的臭秃驴们,是不是平日生活过于苦闷,好笑不好笑的事儿也得笑上一会? 这边厢,杂役院首座面色阴沉。 他本已为同门有所死伤而心中郁郁,灵鹫寺的小辈出言冒犯,他倒没甚么想法。 但对方瞧不起少林年轻一代的孩子,却教老首座心头不快。 言语间也不由得尖刻了起来: “贵寺的年轻俊彦,在外素有名望,佛门中的同道都是相当钦敬的。” “听闻新一代的藏剑九僧,与五十年前的九位前辈相比也毫不逊色。” 灵鹫寺领头僧人的面色变了。 老首座的话,对往昔之事不了解的可听不明白。 藏剑九僧,是灵鹫寺中九位剑道已臻化境的僧人。 当九位僧人中有人圆寂,寺内本领高强的后辈就会补上位置,一向被灵鹫僧人视为寺内人才济济的表征。 上一代的藏剑九僧,当然是艺业惊人。 可惜生错了时候地点。 五十年前,西行僧与中土佛门决裂西去。 而佛门四大寺中的灵鹫寺,又刚好位于西行僧出关的必经之路上。 于是,藏剑九僧一招间尽数败亡于西行僧手上。 令灵鹫寺深感颜面无存的往事,此刻被老首座隐晦提起,登时惹怒了为首的灵鹫僧人。 只见他掀开外袍,露出腰间的深黑剑柄,以及镶于剑柄末尾的白银飞鹫。 冷笑说道:“贫僧就是当代藏剑九僧之首。” 他原本预想这话一出,必定收获少林僧惊诧紧张的反应。 然而并没有这回事。 反倒听得一声十分响亮的呵欠,像在大庭广众下刮脸的一巴掌。 僧人怒气冲冲,盯向少林僧众当中那名手执扫帚,一脸倦容的罪魁祸首。 这不看尚好,一看怒气更盛了。 竟然是个长得俊美非常的少年僧人? 这张脸放在一个小小扫地僧身上,那是何其浪费? 相比之下,他身为堂堂藏剑九剑之首,灵鹫未来的门面。 却是一副连他自己也不敢恭维的样貌…… 怒气勃发之下,也无心再多啰唣,摆手让身后车队绕进小路。 虽然不想向少林退让,但若为一口气误了约定时辰,只怕佛子会生气。 这次三寺联合发粮赈灾,由金刚山佛子作居中统筹,发号施令之人。 … 灵鹫僧人将粮车运至金刚寺在河神镇的据点,光荣地受到了佛子的接见。 理论上,灵鹫山藏剑九僧之首和金刚山佛子,同样是佛门年轻一代中的翘楚,原该具备相等地位才是。 可禁不住佛门年轻人有一个算一个,全对容颜秀美,气质出尘的佛子抱持倾慕之心啊。 心里把人家看高一线了,自然便会把自己压低一重,这也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难以避免的通病之一。 这会儿,灵鹫众僧正兴高采烈地谈起与少林僧人狭路相逢的情景呢。 大伙儿齐心嘲笑少林和尚们颓气惊人,全没有佛门第一宗门弟子应有的自信神态。 看来外间传得神乎其神的如来二度降世,赐恩于少林之事,真确性十分值得怀疑。 老直男们并没有注意到佛子温和面容底下,越来越明显的不豫之色。 最后,藏剑九僧之首笑道: “少林和尚之中,有个扫地的家伙不是呆子便是肾亏,双方针锋相对着哩,他竟然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唉,长得还算凑合又如何,不过是个扫地的小和尚,看着也不似有甚么大本领。” 便在此时,只见本已开始垂眸养神的佛子忽然睁眼,轻柔问道: “各位师兄说的,是不是一位长得十分好看,手执黄木扫帚的扫地僧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