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标题章节  (第1/1页)
    赶山客是方文家乡工农的副业,连绵起伏的群山非常富饶,以前赶山不怎么划算,风险大收入小,费劲吧啦的把山货背下山换不了几个钱,山上毒蛇猛兽太多,不成帮结伙的进山就是送人头。但是从八五年到九五年之间这十年绝对是赶山的最好时期,蛇还有也不多了,猛兽绝迹,南棒国高价大量的收购各种山货,蕨菜,桔梗,沙参(山胡萝卜)各种食用菌,核桃仁等等,在人参滞销的那些年,各种山货几乎被采摘绝种,两千年的时候在方文家乡那些收购代理根本就收不够货了,不得不驱车千里去内蒙收,方文亲身经历了那些商人们的疯狂,各种加价,各种贿赂,各种大打出手,各种买凶伤人,最后都没赢,六伙人都带三台大货车去的,打了一个星期,最后一人分了半车走的。    八八年这个时候赶山的人不多,两年后天降异象然后漫山遍野的长出两种以前当地人没见过的蘑菇,干干净净的也不招虫子,当地人根本没人敢吃,之后传闻满天飞,说那个地方的那个老头吃了就蹬腿了,描述的有鼻子有眼的,于是给两种蘑菇起名蹬腿蘑,就更没采那两种蘑菇了,可第二年那些山货代购高价收这两种蘑菇,三年时间两种蘑菇就成了稀有物种了,很多年后方文在网上才知道两种蘑菇的正式名字,一种是牛肝菌,一种是鸡油菌,都是名贵的食用菌。    都是财富啊,现在年龄小,没背景,有系统的方文准备当这个时期的职业赶山客以赚取第一桶金。至于赚小孩的钱在这个时代就是个伪命题,十个孩子加在一起都买不起两根冰棍,你怎么赚?敢闹着要十个得有七个挨削,卖辅导书那怕是卖高考辅导书,你就会发现什么叫艰苦奋斗,一本好书会被这个时期的学生抄好几遍,连个标点符号都不会错。不是所有手抄本都是不可描述,更多的还是正经的工具书,只不过不正经的名气更大。    县城里从修鞋的到卖衣服的都是南方人,工人们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下班去。疯狂流行十几年的脚蹬裤(也叫紧身裤,弹力裤,最土的叫体型裤)那时候叫生意人(实际就是外国垃圾商品的代理商,卖一件赚提成的那种)卖的人长换,老板没换过,卖到什么程度呢,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的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后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男性)在方文的家乡别的流行物品可以遗忘,就这条裤子不能忘!整整二十年!著名的国产粉红线裤就是被这个东西彻底淘汰的,方文是国货的忠实拥畜,在再也买不到粉红线裤的情况下改穿保暖内衣了,多大的一笔财富啊!只能看着,谁插手谁死!人家手里握着几十款样式,每逢降价就是坑一群跟风的本土小商贩,一直到十几年后,这股海啸才被个性化慢慢的分解打败,那些卖丝袜起家的重生者不过是没经历过商场厮杀的小白而已!什么黑丝渔网早几十年前就有!为什么在方文的家乡要十几年后才普遍?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接受程度就是财富的关键点!想想吧,二斤棉絮的薄棉裤跟一条薄毛裤加一条脚蹬裤都能过冬,那个穿在身上好看?当然一个暖和一个嘚瑟还是有差别的。    方文又在军营里的垃圾堆把昨天没要的几样物品收集起来:“就算是一条内裤,一卷卫生纸也有它的用途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