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紫霄宫三讲结束 (第2/2页)
少给点吧!吾西方太穷了,没点防身的,吾怕过不下去了……” 在坐的紫霄三千客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但这等段位的厚颜无耻,也是见识了,叹为观止。 “唉!…这十二品功德金莲、八宝功德池、接引经筒…等就赠予接引防身……” “这加持神杵,赠予准提防身……” “谢道祖恩赐……” 接引得了三件,准提虽说只得了一件,但也高兴不已,都是赚的,不亏。 要不是见鸿钧道祖危险的眼神,准提还想哭穷,不过他知道适可而止,否则落了道祖面子,怕是不好过。 妖皇帝俊突然接到道祖的眼神,他顿时明白了什么。 “道祖,吾妖族掌天,当有一道鸿蒙紫气…还请道祖恩赐……” 太一,妖师鲲鹏等莫名其妙,大哥,(妖皇)发什么神经,都是穿越者,都知道结果,怎么还自讨没趣。 “就是,道祖吾等妖族也应该有一道鸿蒙紫气,还请道祖恩赐……” 但妖皇威严在哪里,他们做兄弟,手下的,也不好质疑,只能配合。 鸿钧道祖不予理会,但很是欣赏妖皇帝俊的懂事,不然接下来一道鸿蒙紫气不好cao作了。 毕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把鸿蒙紫气丢出去吧! 所以,需要有人配合。 道祖再脸皮厚,也不可能自己自演自说自话吧! “这最后一道有缘者得之……” 鸿钧道祖把鸿蒙紫气放了出去,然后它转了一圈,果然还是落在红云老祖头上。 然后,飞入红云的元神扎根不动了。 镇元子、红云老祖眼睛抽抽,没办法,你胳膊大,你爱咋咋地吧! 其他如:接引、准提、妖师鲲鹏、妖皇帝俊、东皇太一、冥河老祖等,与传说中红云有因果的几位,也是一股阴霾笼罩。 看来,有些东西,是躲不了的,但在本源洪荒天地,向来都是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传统,说不得还是要做过一场的。 他们可不想这个时候和鸿钧道祖讲什么自由、‘人权‘…那个是扯,这因果不了结,怕是要落在自己头上。 东王公之鉴,还历历在目呢! 道祖可不是善男信女,有事他真杀给你看。 “唉!……” 而镇元子看到这也是知道,该来的总会来,看来此次回去要死守五庄观了。 “圣位也分完了,尔等可去混沌分宝崖分宝……” 鸿钧道祖做完这最后一个布置,也是有了点笑容,然后让诸位去抢灵宝了。 紫霄三千客一听,一个个兴奋不已,别的不管,这灵宝关系斩尸,一个个期待已久。 道祖话完,紫霄宫除了十二祖巫,一个也不剩。 灵宝于巫族无用,而且不是高级先天至宝那种,十二祖巫都不看在眼里。 而且,祖巫根本不能使用灵宝,他们之所以对灵宝感兴趣还是因为后土的混沌珠,但那个东西是后土金手指系统给的,只能后土运用自如,其他祖巫需要,还得后土授权,挺麻烦。 他们之所以还不走,他们可是知道现在才讲道900年,合三次讲道也才2900年,离道祖说的三千年讲道还差一百年。 别问为什么祖巫知道,也不是祖巫知道前世神话传说中有这么个事,而是祖巫听道是分工的,一位一百年,刚好十个祖巫。 现在才轮到九位,还有一位祖巫一百年听道任务还没完成呢!所以,他们这是在等道祖讲最后一百年的道。 … 另一边,三清为首,女娲伏羲西王母,接引准提、妖族帝俊一众高层一个个飞快抵达分宝崖。 一顿乱抢,都分完了。 现在一个个都盯着分宝崖,一个都不让,都想抢,毕竟都是穿越者,这分宝崖谁都自然不想放过。 就在大家气氛逐渐变冷,要大打出手时,这个分宝崖自己飞走了,得,谁也别想了。 现场一时很尴尬,妖皇帝俊看紫霄三千客中没有巫族,以为离开混沌了,于是就第一个带领妖族一众高层离开混沌而去。 其他紫霄三千客看妖族走了小半,也无趣,也跟着散了。 接引,准提突然急匆匆往紫霄宫赶,这两位可是惯于算计,自然突然反应过来讲道还没完呢! 这要是漏了,不就亏了么! 三清一看,突然也反应过来,跟着去了。 “哎!什么情况?” “别问,去了就知道,定有好事……” 伏羲一头雾水,他刚刚抢到伏羲琴,心理挺高兴。 女娲一时没反应,但看到几位大能反应,肯定有重要的事。 镇元子红云也一脸懵逼,只能跟着去了。 几人一到紫霄宫,诺大的紫霄宫空空如也,就十二祖巫在孤零零的听道,而且鸿钧道祖早就开始讲道了。 九人庆幸自己没错过,这可是小灶,果然道祖讲的是之前第一次讲道时说的十大圣人级大神通:一元复始、阴阳交征、三才绝地、四象通天、五行相生、六合无我、七星北斗、八极憾地、九宫锁天、十方无敌。 他们说怎么感觉少点什么呢! 合着道祖鸿钧这老阴币故意讲道九百年,然后各种好处砸晕,又是分宝,把人忽悠瘸了,然后真正的大机缘却在这最后一百年讲道上。 这可是太素级真正大神通,女娲都觉得真正的正统神话大罗太素境界也能用,这可是鸿钧道祖抛出来真正的好东西。 前面什么三千根本法,旁门八百法,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大小神通都是边角料。 这圣人级十大神通可是鸿钧道祖根据道魔之争,魔祖罗喉和始麒麟当时巅峰时期展现的道韵中创造出来的,妥妥的干货。 就说九宫锁天大神通,就是模拟魔祖罗喉的魔断万古;十方无敌大神通,是模仿始麒麟最后抵御天道天罚的姿态,虽然最后始麒麟还是身死道消,但其强大毋庸置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