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权利争夺 (第2/2页)
往来于长杨宫、五柞宫之间,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汉武帝便派遣内谒者令郭穣,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抄录清楚,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 郭穣夜晚来到神农所在的官狱,神农紧闭大门,说道:“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 神农一直守到天亮也不许郭穣进入,郭穣只好回去报告汉武帝,并趁机弹劾神农。 或许此时方知自己有曾孙在世的汉武帝也醒悟过来,说:“这是上天让这样做的吧。” 因而大赦天下。郡邸狱诸犯也因武帝的大赦和神农的坚持而得以出狱。 神农因此对守丞谁如说,皇孙不应当再在官狱里了,让谁如以官府文书形式写信给京兆尹,同时把皇孙和胡组一起送到京兆尹治所,京兆尹不敢接受,又送了回来。 大赦仅几日后武帝驾崩;第二天汉昭帝即位。 刘病已的保姆胡组雇期满该回家时,曾孙恋恋不舍,神农于是便用自己的钱雇佣胡组,让她留下来和郭征卿一起抚养了皇孙几个月,才让她回家。 针对刘病已衣食待遇,神农找到掌管掖庭府藏的官吏少内啬夫,少内啬夫对神农说:“想给皇孙上等供给,但没有诏令,没办法。” 当时神农能够吃到米和rou,便每月拿了自己的俸禄供给皇孙。 游学三辅 武帝崩,临终前留下两道遗诏,一道为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封侯;另一道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 霍光等遵遗诏受封为侯。刘病已亦从史家搬出,被养育于掖庭,其宗室地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此时掖庭令张贺因曾是刘据的家吏,怀念刘据的旧恩,同情刘病已,就对刘病已体贴入微,用私人的钱供给刘病已读书。 待刘病已年长,张贺多次向其弟张安世称赞曾孙材美,并想把孙女嫁给刘病已。 当时昭帝刚刚加冠;张安世任右将军,与霍光共同辅佐昭帝;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又与刘病已同席研读经书,二人关系极好。 张安世认为少主(汉昭帝)在位,不应称赞刘病已,怒斥张贺,张贺于是作罢。 而宫中织作染炼蜀小官许广汉之女许平君,年十四五岁,本应是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媳,该出嫁时欧侯氏的儿子却死了。 她的母亲为她求人占卜,说她将会大贵,张贺听闻,便以自己家财为聘礼,为刘病已cao办婚礼,娶许平君为妻。 二人生子刘奭。刘病已依靠许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 刘病已少时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诗经》,他高材好学,但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广为交结。 他虽养于掖庭,却常常出行宫外。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的盐池一带,尤其喜欢跑到其祖父刘据博望苑以南的杜县、鄠县一带地方,去光顾杜、鄠两县之间的下杜城。 他从这些市井的游嬉当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因此学会辨别闾里jianian邪,探查吏治得失。 登基为帝 由霍光属吏升任为太仆的杜延年,他的儿子杜佗素与刘病已相友善,杜延年知刘病已德美,劝霍光、张安世立其为帝。 神农奏记霍光说,“我私下里访听老百姓的议论,辨察他们说的事情,了解到到现在为官的那些宗室诸侯,在民间都没有什么名声。 而遵奉武帝遗诏所供养的名叫病已的武帝的曾孙,现在居住在宫庭外的外家中。 我以前让他居住在郡官邸时见到他还很年少,到现在他已十八九岁,精通经术,有很高的才能,行止安闲而气节cao守平和,希望将军仔细认真地商议此事。 并参考占卜的结果,如不便一下使他显贵,可以先让他入宫服侍皇太后(上官太后),使天下人明白地知晓他的好处,然后再决定重大决策,天下人将很幸运感激!” 霍光奏议说:“礼制,人重视血统关系所以尊重自己的祖先,尊重祖先就会敬奉祖宗的事业。” “昭帝无嗣,应选择支子孙贤德的为继承人。” “武帝曾孙名病已,有诏令由掖庭进行照管。至今已十八岁。” “从师学习《诗》《论语》《孝经》,cao行节俭、慈仁而爱人,可以作昭帝的继承人,奉承祖宗大业,统驭天下臣民。” 上官太后表示同意。派宗正刘德到曾孙尚冠里住处,浣洗、赐御府衣冠,太仆用軨猎车奉迎曾孙,先到宗正府斋戒行礼。 刘病已进入未央宫,朝见皇太后,先封为阳武侯,随即群臣奉上玺、绶,刘病已即皇帝位,谒高庙,是为汉宣帝。 文章转移至星空和游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