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老十岁来得及修仙吗_章八 悬龙挂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八 悬龙挂井 (第1/1页)

    三百一十年前,虞国初立,历经了列王纷争、连年烽火,战乱遗毒不浅,前朝遗害颇多,流寇匪帮不用多说,鬼力乱神亦是不在少数。

    惟扬本是一小渡口。俗话说靠水吃水,惟扬百姓的生计,也极度仰赖广陵江的脾气。

    彼时,南北运河初开,本以为惟扬枕于枢纽之地,能迎来腾飞之机。但未曾想,直到前朝覆灭,都没能治得了广陵江水害。

    那时广陵江横宽逾五百丈,年年大水,两岸民众苦不堪言,良田屡屡被淹,船运渔业也屡遭打击。

    诗仙李太玄路经惟扬,恰逢广陵潮,有诗叹曰“长鲸白齿若雪山,越尽千峰到此还”。

    虞国立国后,连续两任惟扬牧,组织民众,兴修水利,广建堤坝,却都是事倍功半。广陵江洪灾依旧猖獗,堤坝建成不过三年,就四毁其三,只能兴叹“虎可搏,河难平”。

    新任惟扬牧李知平受命治水,广纳良策,但一年光景过去,成效同样不显著。

    在李知平查访民间之时,有老乡说:“广陵江有龙王,此前年年须有童男童女献祭,方能保佑江水平稳。自从江山易主,虞皇为尊,惟扬材士代察惟扬鬼神之事,巫祝作鸟兽散。祭祀龙王的习俗,也被迫停了下来。这连年大水,就是龙王震怒,降罪于惟扬百姓。”

    李知平宽慰几句老乡,将此话记在心中,暗做考察。同年,他假意恢复祭祀之礼,组织民众,兴建龙王亭。

    要求一人只修一根木或者一块石,修完就由另一人替换,如此往复,短短二十一日,龙王亭在数万惟扬民众的共同劳动下,迅速落成。

    祭祀之日到来,李知平召集民众观礼,于龙王亭读祷文,祭活畜,并携一对童男童女,亲自乘小舟到广陵江中央。

    民众多有不忍,但也有守旧之人鼓动叫好,一时间人群sao动。直到水面下忽然一黑,有黑影游过,盘旋于小舟下方。黑影体长八十丈,威势恐怖。百姓顿时嘘声不敢言。

    李知平哈哈一笑,掀开蒙在童男童女上的红盖头,竟然是两个泥娃。李知平将两个泥娃扔入水中,泥娃竟是两个水雷,在深水中爆炸,掀起巨浪。但小舟却只是跟随波涛微微晃动,并无侧翻的风险。

    那水下的怪影似乎吃痛,咆哮连连,仰喷三山之雪。广陵江两岸顿时温度骤降,如同堕入北境寒冬。

    就在这时,龙王亭亭顶亮起金光,广陵江两岸,如同沐浴春日暖阳,冰雪化去,生机重发。

    那怪影再度发出咆哮,横吞百川之水,广陵江面形成巨大漩涡,顷刻间吞噬了小船。就在百姓惊呼之时,李知平周身环绕青光,从漩涡中飞出,浮在半空,再度念起另一篇治水祷文:

    “维开泰六年岁次六月六日晚六时,持节惟扬诸军事守惟扬牧李知平,谨以清酌腵修之奠,祈于广陵江之灵曰……

    ……广陵水祸,非神不爱人,一则牧失所职也,二则恶蛟冒充河灵。百姓何罪,使至极也!神聪明而端一,听不可滥以惑也……若今日神灵有知,能助知平伏恶蛟而安水害,则不独知平之光,亦惟万民之福。”

    祷文宣读完毕,龙王亭金光大涨,把黑影吸至亭下水域,如定海神针压下,压住龙脊。恶龙不得翻身,再不能搅动江水,兴风作浪。

    从此之后,广陵江水害大大减轻,再辅以水利工程,惟扬欣欣向荣,短时间内便成为一大繁华城市。

    龙王亭也被命名为平扬亭,在老百姓口中则干脆被叫作压龙亭。当日人群中鼓动祭祀龙王的人也被一一追究,当然那是他话了。

    治水三年后,一代大儒李知平病逝于惟扬,年仅六十四岁。时至今日,百年沧海桑田,广陵江已经不复当年潮水盛况,但惟扬仍然是繁华之都。

    李知平治水降龙的故事也口口相传下来,但真伪已经不得而知。在随着广陵江流域缩小而扩建土地的过程中,也没有人再见过那条传说中的恶龙。

    黄唐站在崔家园林中,看向眼前成八棱形的古亭,高不过一丈,占地周长仅有二尺半。亭尖的枣红已经被岁月洗褪成斑驳,如同它身上的传奇故事一样,失去了本来面貌。

    黄唐一时间不免有几分感慨。

    三百年前,他刚穿越而来不久,不适之处颇多,在他第二世活出精彩的人生里,和李知平有过几面之缘,在斗文中用文气削掉了后者三根胡须,心疼得李知平不顾风度嗷嗷直叫。

    “达到立德境的大儒,竟然只活了六十四岁,真是丢人。我那时也是个读书人,我活了多久来着,好像是十一年,那就是一百一十岁了。”

    黄唐一边嘀咕,一边走进亭中,随手凌空摄过一根树枝,冲着地上一比划,立时刮掉了一层石皮,连同底下的青砖也裂为几十块。

    黄唐将青砖扫到一旁,底部露出了一个不明材质的黑色圆形封口。黄唐试着用树枝刺了一剑,树枝却被黑色物质消解于无形。

    黄唐努了努嘴,将手中的鳞片放开。鳞片似乎被某种力量激发,散发出淡淡红光,在黄唐放开手后,落到了黑色封口上。

    黑色封口碰到鳞片,仿佛遇到沸水一般,在滋滋声响中迅速被融穿,露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井口。

    井口一开,一股腥臭扑面而来,墨绿色的妖气如受困的野兽找到宣泄口,冲天而出,几乎要浓郁成实质。

    所幸黄唐似乎早有预料,提前深吸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平扬亭四方柱子微微颤动,抖落了新上的油漆,露出古朴的花纹。花纹泛起金光,相互连结,围成四面虚幻的墙壁,锁住了想要外溢的妖气。

    这座历经三百年的古亭终于又展现了它的神异。

    散发着微弱红光的鳞片经过井口密封物短暂的阻挡,又直直落入井中,很快被深邃的黑暗所吞没。

    黄唐不做犹豫,跟着从井口一跃而入。

    跃入井口的那一刻,视野突兀地一黑。明暗并不存在柔顺的过渡,仿佛光明都被关在了井口之外。

    坠落的失重感……失重的晕眩感……

    然后是微微刺痛的冷意,越来越深,直到彻骨之寒,甚至冻住了思考的脚步。

    黄唐只觉得体内因为强行承载大衍剑意而千疮百痍的经脉窍xue,因为感受到的冷意如同剜骨掏心般作痛。

    黄唐的额头生出冷汗,眨眼间结为冰霜。

    几息之后,黄唐手脚缠绕剑意,贴近井壁井壁摩擦减速。

    这时,黄唐终于听见物体落地的微弱声响。

    鳞片终于落到了井底。

    低头,能见到如同鬼物身上那样青冥的幽光。但这光,却并不如寻常那样慷慨,没有照亮任何东西。

    在心中用自由落体公式默默算了一算,黄唐得出了答案,这口井深约一千三百米,换算过来,也就是四百丈左右。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黄唐以指为剑,卡住井壁,止住下落之势,伸出空着的手向前摸索。

    指尖传来如脆铁一般的触感,炽热到让人感觉到冰冷。

    “难道……”

    黄唐松开手脚,飞落在地,青冥的幽光如行星的光环,环绕着半空中一颗青色的球体,依然没有照亮周围的黑暗,

    黄唐寻着地上渐渐微弱的红光,捡起鳞片举起并激发。

    如手电般红光从鳞片一面射出,井底的面貌终于出现在黄唐眼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