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 《尹家长生》 (第1/4页)
已经是五月十五日了,唐宫的那场灾难,仅仅作为秘密存在了十天,就传遍了天下。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天底下凡是有人的地方,空气都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两千名身披缟素的禁军,从秦都的东门开始,在大路两侧单膝下跪,一直排到十五里外的望云亭前。这亭子和秦都的历史一样古老,数百年来,已经见证了无数次的相逢与离别,但今天这样的场景可还是第一次。从巳时开始,这条往日车马不断的官道就被强行戒严了,后来有些眼尖的人躲在很远的地方偷摸瞧上了几眼,就看到连那几百岁的望云亭,也用白布缠上了柱子。 亭中有两个人,一站一坐,已在这里说了许久的话。其中坐着的正是解甲多年的李四爷,而那个站着的,倒是当下秦国庙堂之上最红的人物,新任丞相吕道然。 “道然呐,我们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说说话了。”李正罡道。从巳时三刻到已近午时,吕道然一直陪自己在这亭子里聊天。毕竟他已是个老人,对于回忆总是喜欢的,又因吕道然当年发迹于李家,也十分适合聊这个话题。 “四叔,全都是道然的错,出来这些年未曾时常回去探望四叔。”因为没有旁人,吕道然此刻也像过去在李家做学臣时一样称呼李正罡,言语中毕恭毕敬。 “呵呵,李家门生如过江之鲫,你算是常来常往的了。况且如今看来,你的出息也算最大,与李家走动过密也容易遭人非议。”李正罡道。 “四叔,这可是您老说错了。天下谁人不知道我吕道然是李家书童出身!承蒙李家二十载收留与栽培,才有了今天道然这个丞相。是因沛文兄长受困唐国,才暂代几天,待兄长归来,道然怎敢忝居要职。”吕道然把姿态放得极低,专捡好听的说。 李正罡虽许久不问世事朝局,但并不代表不知道李家的院墙外面都发生些什么事情。近十年来,吕道然在朝廷里顺风顺水,一步不错地坐到了副相的位置。虽说这里面有一些李沛文和他岳丈的照顾,但更多还是因为他确实也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他在工部、吏部、户部任职时都做出不少成绩,也代表过秦国多次出使,确实是个公认的全才。秦王曾与李沛文在私下里说过,论起聪明机变,吕道然更胜一筹,但终究还是出身低微,气度不堪。因此若是为相持政,还是得仁德宽厚的李沛文更适合。谁料这话原本说得私密,但不知如何却传到了吕道然耳朵里,从那以后,吕道然便不常来李家了。外人只道是为了避嫌,这其中内情,却只有李家少数几人知道。今日吕道然是被自己特地请到此处的,李正罡不相信他不知道自己的用意。方才听他说了些诸如李沛文平安归来之类的屁话,心中不禁升起了一种奇怪的直觉——在秦国朝堂上下,眼下最希望李沛文回不来的那个人,恐怕就是眼前这位吕大丞相了吧。 “……归来,沛文他会归来的。”李正罡望着大路尽头,喃喃说道。 用一个正三品的将军,率领近八百精锐骑兵押送几十辆马车,豪华是豪华了点,但也保证了货物的绝对安全,毕竟这样的战力,就算在战时也足以抵抗住小规模敌军的偷袭了。 千霞关外那一战已经是三天前的事儿了,虽说李振武着急赶路,但马车的速度毕竟有限。因此即便有了精兵护送,他也一刻都没有放松过警惕,白天大批大批地派斥候,夜晚自己瞪着圆眼亲自守着马车,一路上终于是没再遇到什么阻碍。 但李振武不知道的是,其实第二天晚上江乙那一拨人又计划过一次偷袭,只不过探到运输队的人马已经接近千人,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至于那第三拨人,撇下了近半的人送死,剩下的人早撤的影子都没了。所以他这次难得的谨慎,其实倒是成了无用功。只是苦了这几天的日夜煎熬,即便是他这样的大高手,此时脸上也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神色多少有些萎靡。 “娃娃,醒醒,咱们快到了。”李振武骑在马上,朝着旁边车板上此时睡得昏天黑地的小孩说道。 “唔……怎么了。”孩子这几天也没休息好,总是得空就犯困,被李振武大嗓门这么一叫,虽然条件反射地坐了起来,但明显魂儿还有些发懵。 “报!吕相正在前方十里望云亭中迎接李将军。”一名斥候此时高喊着跑来报信。 “知道了。” 听到“吕相”二字,小孩明显清醒了不少,揉了揉眼睛看向李振武,发现此时他眉头微微皱着,也在看向自己,眼中疑惑丛生。 “哎呦,老叔威风得很啊,只是办趟差回来,就得叫个丞相来接。”眨巴眨巴眼睛,孩子又顽皮地开了腔。 “别他娘的和老子贫嘴,你给说说,他在那儿迎我是什么意思?”李振武明显没有心思和他打趣,眉头皱得更深了。 “您就放宽心吧,今天没人比他更适合在这接您了。”小孩撇撇嘴,仍是溜着边说道。 “哎我说小崽子,你这屁放一半藏一半的样子,倒是跟吕道然那个家伙差不多。”李振武见他不肯说,自己也再懒得问,然后就叫来了姜学,命他传报整队,叫大伙打起精神来,全速赶完这最后十里路。安排好了队伍以后,自己带着敬之与小孩率先奔向了望云亭。 吕道然陪李正罡聊了一上午,见他似乎有些累了,坐在那里闭目养着神,自己就侧立在一旁候着,一副孝子贤孙的好模样。其实他的耐心此时也几乎磨没了,但眼前这个老家伙可不是善茬,别看他一副老态龙钟昏昏欲睡的样子,却是一头名副其实的老狮子,那利爪和钢牙都还很锋利,即便是以自己如今的地位和手段,也是轻易不能招惹。 “……四叔,您看那边,是振武他们来了。”吕道然微微弯腰,轻声在老人耳边说道。此时远处传来了奔马的声音,应该是还有些距离,因此听起来影影绰绰的。 “嗯?我怎么没听见?你怎么知道是振武?”李正罡心里一动,装作老迈迷糊的样子,眯着眼睛忽然问道。 吕道然被这一问提醒,激灵一下反应过来自己露了马脚,但还是面不改色地微笑回答道:“四叔,肯定是振武他们,不然您也不会特地叫我来陪您等人,毕竟您没拿我当外人,只有家事才会叫我……” “哦?什么家事?”李正罡见这一贯精明的吕道然,此刻明显是有些故作镇定,却反而欲盖弥彰,言语中给了自己把柄可抓,便是继续装糊涂问道。 “啊,您也没告诉我是何事,怪我怪我,是道然忘了问了。您老要不要站起来活动活动,都坐了这么久了……”吕道然又拿出了这谦卑至极的一套,一边打岔一边去扶李正罡的胳膊。 见李振武三人距亭子已经不足百米了,李正罡冲着吕道然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慢慢地说道:“你是丞相,又是家人,今日这事既是国事,也是家事,你猜的都对。”然后就自己站了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褶子,迈着方步走出亭子去迎李振武。 吕道然见了那笑容又听了那话语,不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