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 你管这玩意叫发动机?!(4K,新一月求月票哒) (第2/2页)
300米 600米 …… 一直跳到600米,众人才感到电梯一阵颤动,猛地停了下来。 而在面板上还多出了一个温度显示。 ﹣62.2℃ 谷祤 王磊在前面抬起手指挥:“即将打开舱门,所有人准备!” 士兵们按着周围的人微微伏下身体,电梯里其他工作人员也自觉低下身来。 杰克也被刘春石搭着肩膀按下。 下一秒。 电梯门打开。 内外气压相通的瞬间,产生一股强风,险些把人吹倒。 外面的寒风夹带着雨雪一起灌进来,不到几秒钟的工夫,就让整个电梯间都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周围的环境温度低到了极点。 但是杰克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在维生装置的运作下,他的体温和呼吸都十分正常。 难怪这套装置可以在南极使用! 心里刚闪过这个念头,他就被拍了一下。 刘春石对他说:“走吧,我们出去,带你们去见一下世界上最大的发动机……” “发动机?” 那玩意有什么好看的? 杰克有些奇怪,不过还是跟着刘春石以及王磊的脚步走出了电梯。 外面是一片冰天雪地,放眼望去所有地方都是一片苍茫白凉,众人仿佛立于雪山之上。 在他们周边还有许多巨大的工程车,仅是轮胎就已经比人还高。 “这就是这个时空的情况吗?” 杰克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再看看周围的景象,忽然对这个时空的人为什么要住在地下,为什么会存在迁移派这些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果整颗星球都已经变成了这样的话,那确实是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了。 “这难道就是冰川期吗?” “我们的世界在未来也会变成这样吗?” 其他后天时空的代表同样迷茫地看着眼前这触目惊心的景象,心里的震撼一点不比杰克少。 轰! 一声雷鸣般的巨响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伴随着巨响一起的,还有强烈的震动,好像发生了地震,地上的冰雪都被抛了起来。 “怎么回事!?” 众人都惊恐的转过身去,望向巨响传来的方向。 然后他们便看到了让他们终身难忘的场景。 直入天际的巨大装置向天空喷射出蓝色的光柱,恍如大地正在对天空发出雷霆怒吼,周围的云层都被轰然击碎。 天地的背影都变成了向上跃动的蓝色。 在那光柱面前,无论是人还是那些工程车,此时都只能用蚂蚁两个字来形容。 空中落下的雪,还没来得及抵达地面就被融化成了雨,淅淅沥沥落在地面,也落在众人身上。 这一阵雨下完,天上的光柱也缓缓消散。 在杰克他们看不到的顶端,行星发动机的喷口阵列已经全部收缩起来,静待下一次喷射。 直到此时,代表们才重新拥有了思考的能力。 刚刚那一阵喷射的震动,把表面的冰雪震去了不少,他们此时才发现脚下哪里是什么高山? 脚下是跟地下城一样的钢铁! 后面的高山同样是一座钢铁山峦! 那分明是人造的机器! 在被震动扫去冰雪之后,他们都能看到那上面的空中廊桥,还有一个个巨大工整,充满了重工业风格的零件。 “这是什么地方?” “刚刚那一幕,又是什么情况?” “这是你们用来对付外星人的大炮吗……” 代表们直到现在都回不过神来。 刚刚那震撼的一幕霸占着他们的大脑。 刘春石哈哈一笑,拍了拍同样呆在原地的杰克: “怎么样?” “这个发动机够劲吧?” 杰克僵尸一样转了下头,他看看刘春石,又看看面前的钢铁山峦,好久才说出一句话来。 “你管这玩意,叫发动机?” 周围还有几个代表听到了刘春石的话,跟杰克一样,他们也无法理解。 “这怎么可能是发动机?” “这个造物难道还要装到什么更神奇更巨大的造物上吗?” 代表们下意识用了造物这个词。 他们感觉“机器”“装置”已经无法形容眼前这座钢铁山峦了。 只有“造物”才是最适合它的词。 除了神明,根本没人造得出这种东西! 刘春石看着这些人就想起了第一次来到流浪时空的自己,不由笑道:“这个东西怎么就不是发动机了?” “行星发动机也是发动机啊,只不过你们常规理解中的发动机是用来推动汽车火箭的,而这个发动机是用来推动地球的而已。” “推动地球?”众人感觉自己已经麻了,只是机械地在听刘春石讲话。 “对啊,这台行星发动机据说能产生150万亿吨推力。” “你们的运气不错,刚来就赶上了它的第四次试车。” 众人一阵沉默,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刘春石。 好一会儿,才有人询问:“这座…行星发动机是这个时空的人类建造的吗?” “他们为什么要建造这种造物?它有什么用吗……” 代表们的问题好像无穷无尽,刘春石都听不过来。 不过王磊很快解救了他。 “各位,你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我们建造的BJ三号行星发动机,今天是它的第四次试车。” “刚刚我们所处的地下城,就是在这台发动机的正下方。” “现在距离下一次喷射还有五分钟时间,我会顺便给你们讲一讲我们这个时空的历史。” 代表们都立在冰雪之中,雕像一样保持着不动的姿态,专心听着头盔的语音频道里传来的话。 “在1977年,天文学家付建明首次推算出太阳核心聚变正在加速,‘氦闪’即将发生……这场灾难一旦发生,包括地球在内,乃至整个太阳系都会被膨胀的太阳吞没,所有生灵都会死于高温之中。” “最开始没有人在意付建明先生的观点,直到五十年后,太阳异动频繁,我们才终于确定了这场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灾难是真实存在的。” “为此,我们做出了大量努力,摒弃了以往的对立与偏见,成立了联合政府,敲定了一个史诗般的计划……” “即——流浪地球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