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六,竹柳先生 (第2/2页)
人悲痛吗?” 许越点点头:“确实挺让人心寒的。” 老人继续说道:“我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所以我想请他去皇城一趟,把戏曲这种东西再次发扬光大,但他拒绝了我,他说他是从外地搬到这里的,因为戏曲在城镇里已经混不开了,刚开始他以为在这里依旧无法让戏曲传播出去,因为农民都是要在田间劳动的,哪有时间来听他的戏? 但后来,他发现他错了,村民们确实都不知道戏曲是是什么东西,但他们会在休息时专门到这里来听他的戏曲,起初他以为他们只是好奇,当新鲜劲过去后,他们就不会来了,可过了几天后,他发现,他又错了,村民们非但没有疏远他,反而天天都有大人带着孩子们来这里听曲,并且有什么活动的时候还会叫他去做客,并唱两句戏曲。” 听到这里,许越不得不感叹到:“世事还真是变化无常啊!” 老人微微一笑:“当时我听到这话时,和你的反应一样。” 接着,老人再次陷入了回忆中:“于是在村民的热情中,他决定把这里当成他的第二个家,永远留在这里。他是幸运的,虽然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但他在一个寒冬里被一位戏曲大父收养,大师给了他第一个家,后来他的师父死了,这些村民给了他第二个家。 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现在格外珍惜,无论我说什么他都不愿意跟我去皇城,正当我灰心丧气时,他却问我愿不愿意跟他学习戏曲,他说相见就是缘分,如果我真的这么在意文化传承,他不是不可以把这些交给我。” 许越看着依旧空荡的木桶,深深的吸了口气:“你不可能跟他学习很长时间,对吧?” 老人点点头:“没错,我也是这么跟他说的,我说我在皇城那边还有要事,不可能把时间全部用来学习戏曲。 他却摆摆手,说能交一点是一点,等我什么时候走时跟他说一声,他有礼物送给我,我点点头,于是他便交了一些戏曲的基本功,当他准备上台演一下的时候,武皇突然召我回宫,临走时,他送了我一句话‘他乡无行客,路远诗成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要拒绝别人的善意,既来之则安之;路途遥远了,就不要急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来,‘成车’嘛,困难重重时,保持平和可以让你更快到达目的地。” “‘他乡无行客,陆远诗成车。’这句话很有深意啊。”许越思考着。 老人把鱼竿猛得一提,一条小鱼便被他钓了上来:“是挺有深意的,不过当时的我并不清楚这第一句的蕴含的哲理。 他乡怎会没有行客?一个离开家乡的人,他在他乡,难道就可以不管远在家乡的亲友了吗,难道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活着了吗?” 老人将鱼放进鱼桶里,他看着许越说:“现在,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他乡无行客’,它指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字面意思,你既然来到了他乡,就代表着你有必须离开家乡的理由,既然如此,你就算花再多的时间去思念家乡,又有什么用呢?你来到了他乡,就要在这里立足,你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想你的家乡,那些动不动就思念家乡的人,他们真的是因为舍不得吗?还是因为内心的苦闷呢? 行客,指的是客人,而客人,它不是主人。那些商人,他们为什么在各个地方都可以获得大量的利益?因为他们足够了解,了解到什么程度?就算他们到了你的家乡,你对家乡的了解程度也未必比得过他们。 他们将自己的身份,从客人便成了主人,反观你自己,就算你在这里打拼了三十多年,你对这里依然没有本地人了解的多,那么你在这里的身份,依然是客人。 ‘他乡无行客’里的‘无’,指的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别’的意思,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既然到了他乡,你就不要让自己成为客人。” 许越回味着老人的话,连手上的鱼竿都顾不上了。鱼竿一点点的低到了湖面上,只要在低一点,它的头便会栽进水中。老人发现了这一幕,他提醒了一下许越,许越回过神来,重新将鱼竿抬到了初始高度。 许越回过神后,问道:“老人家,你还没说你之前唱的是什么呢,我知道你唱的是戏曲,可,你既然学了戏曲那应该唱过许多戏吧?为什么偏偏哼的是这部呢?” 老人笑了笑,说:“这部戏,是最开始我听见的戏曲,若是没有它,我也就不会认识老幺,所以,这部戏我到现在都记忆留心,”说到这里,老人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期望与担忧,他看着许越,“你,要不要我把这部戏完整的,唱给你听?” 见老人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许越摸了摸鼻子,他点了点头。 霎时间,老人的眼中充满了光,他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路上山石阻行间, 梦里白鹭载神仙, 不见君子笑开颜, 但觉心中无失艳! 一曲黄河舞, 落花飞驰雨呈鲜, 不觉商人悲事故, 山水无情已回天。 唉,这些年! 白雾生烟看不尽, 家家户户皆空醒。 失不语闭,言不密情; 悲不绝己,亡不惧硬; 喜不留起,怒不续影; 一切都需规定。 阳怎去今,雷怎虑邻; 火怎惧兴,水怎絮力; 梦怎定音,家怎归期; 一切都因残命。 海上月有圆缺, 地上无人申愿, 家边生灵害谷, 海边水穿石心。 万物皆让人伤, 取意何其艰难! 日出花开满城烟, 小河融冰金鱼浅, 不问何时春升贤, 但明人生已回边。” …………… 菜依旧是简单的菜,只不过多了一条鱼,一碗汤。 一老一少安静的吃着,清风穿过大门,吹过肌肤,带走了汗水与炎热。 吃完饭,他们再次来到河边,这次许越什么都没说,他坐在椅子上,双手紧紧的握着鱼竿,眼睛平视前方,这次,他要一雪前耻! 一个小时后,许越哼着歌,躺在地上,望着天空。鱼竿被他搁在了椅子上,在那里一动不动,木桶中,依旧一条鱼都没有。 老人看着许越,他知道这事急不来,所以也没说什么,只是让许越休息好后就回来继续钓。 休息一会儿后,许越重新坐在了椅子上,他不再去看水面,而是闭上了眼睛,静静的等待着。 在不知不觉中,他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老人笑了笑,也没去管他,轻轻的哼着曲,等待着上钩的鱼。 忽的,许越醒了,他的双手死死的抓着正在向湖面移动的鱼竿,然后猛得往上一提,一条鱼便被他钓了上来。 许越大笑着把它装进了木桶中,老人也笑了,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步伐缓慢的朝小屋的方向走去:“走了,时间已经不早了,等会去我给你做红烧鱼。” 许越点点头,跟着老人往家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