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街道办开始_第一百六十八章 文工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文工团 (第2/2页)

高大家积极性。

    “那好,您多费心。”

    他笑着点头答应,没觉着这是多大的事情,反正心里都有数。

    主任摆摆手不太在意,又聊了两句,这才带人离开。

    今日周末,难得闲暇,但自己闲不下来,回家收拾收拾,就准备出去。

    到了前院,一堆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

    一见到他,阎埠贵几人都起身感谢。

    “小杨,哎哟.........”

    他笑容含蓄,哎幼了几声也没能哎幼出什么来。

    刘海中和许大茂也是欲言又止,但都笑脸如花。

    杨利民知道他们想要说什么,其实自己并没有太在意。

    “都是你们应该得的,不用放在心上,好好努力就成!”

    评个人先进,阎埠贵没话说,没功劳也有苦劳。

    其他散户的表现他也看在眼里,好几个确实有提高,都应该表彰了。

    刘海中、许大茂之流,则是他的一种手段。

    能力不好没关系,听话就能有rou吃。

    所以经过今天,落实到了真正好处,大院儿众人才真正明白谁才是这儿的天。

    大家各怀心思,但总得来说,这个四合院总算是有一点焕然一新的感觉。

    杨利民在一片和善笑声和道谢声中出了大院儿,骑着车,往洪爷家赶。

    今天约好了要去战友文工团看看,到地方人已经准备好了,都在等他。

    林山加上洪爷,他儿子在家照顾媳妇儿,就三个人去。

    那边派车来接,杨利民就将自行车放在这里。

    “小杨,节目排的怎么样了?”

    等待的过程中,老爷子问起这个,满脸好奇。

    林山也凑过脑袋,很感兴趣。

    杨利民如实回答:“排了两个。”

    一个月修修改改不断的打磨,现在有一个话剧,一个歌曲,其他的还在完善。

    毕竟时间短,有两个不错了。

    况且他也不能喧宾夺主。

    战友文工团啊,人家让他排两节目,那是看在老爷子面子上,客气一些。

    用不用得上还不一定能。

    这一点林山知道,老爷子倒是坚信他能搞出惊喜。

    闲聊着,没多久车就来了。

    “哎幼老首长,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您去指点呢。”

    老马亲自来接,他原名马定军,建国后改名马国强,希望国家强大的意思。

    笑着就上来搀扶老爷子,顺带和林山、杨利民打招呼。

    一行人上车后往SJS赶,约莫大半小时到达目的地。

    通过岗哨进去,下车后一路走,一路有人敬礼。

    当然,是给老爷子敬礼。

    “国强,你们准备了什么节目?”

    过几天就是建军节,他们今天就是过来看排练的。

    老爷子问话,马国强不得不答,只是难免有些苦涩。

    “还是那些。”

    没有新的东西涌进来,让他感到很忧愁。

    本想着自己在这位置上坐了几年,想要革新,上次听杨利民一通分析,又无法了。

    现在正在发愁的时候。

    其实现在还是有多样化艺术作品的,不是老一套的那种。

    可惜的不是在四九城,而是南方申城。

    申城作为南方代表,艺术气息浓厚,比较敢想敢做。

    人家的美术在现在这个年代,都是超一流的。

    特牛的《九色鹿》,就是申城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

    那里的人也还没进化成后面的天龙人,老一辈艺术家很厉害。

    马国强还带人去交流过,本是一腔热血,到现在熄的差不多了。

    杨利民见状有些尴尬,但他又没办法。

    既不是危言耸听,也不得不去说,毕竟和老爷子有关系。

    要知道滇省有一位,被很多人誉为60年代第一美人的杨丽昆,拍了一部片子叫《五朵金花》。

    这是国内现阶段少有彩色片,还在59年作为国庆献礼。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马国强现在想要革新,天子脚下,谈何容易。

    杨丽昆只是出现了电影,那电影本身也没什么问题,只是不合一些人的心意,在运动时期.......

    反正最后精神失常了......

    “先看看吧,看看再说。”

    老爷子点点头,作为一名老将,虽退下来了,威望还在。

    当年带的大头兵们都分布在各个机构,表现出色。

    每次上头或者手下有什么事情,都习惯性叫他指点一二,很正常。

    说着就来到会场,舞台上已经有人在做准备。

    建军节他们排了五个节目,先在这里接见领导,然后去各部队慰问演出。

    第一场是一个歌曲表演,曲目是《歌唱祖国》。

    国庆节的时候,这首歌也会出现。

    每每听起,杨利民都会想起自己当少先队员那会儿,说起来他还当过校园升旗手呢!

    歌曲结束紧跟着是一个话剧表演,比较贴合建军节的主题,排了场以董英雄事迹稍加改编的节目,看得人大受触动。

    “据说他牺牲的时候才十九岁,比我还小。”

    杨利民一时间也有些感怀,他了解,只有铭记英雄,才能不忘历史。

    这就是我国优秀军人,同样是英雄。

    建军节上重现他的义勇事迹,没什么好说的。

    “是,才十九岁。”

    “57年的时候,那位老总在他的纪念碑上,提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几个字,他受得起。”

    老爷子毕竟是军人,比较有感慨,眼眶都红了数度。

    擦擦眼角,他和杨利民聊了几句。

    所以一直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就是这些道理。

    杨利民点点头,心情有些沉重的吐出一口气。

    “一定要去看看才是。”

    做了个决定,他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继续看同志们排练。

    现在的人都很有职业cao守,老艺术家的表演吊打一众小鲜rou,不知不觉都沉入进去,受到感染,心情跟着起伏。

    五个节目一结束,几人还沉浸在这种氛围中,许久才回过神。

    “老首长,您觉得如何?”

    马国强打破沉默,有点忐忑的样子。

    “好,好啊!”

    老爷子愣了愣神,情绪从中慢慢抽离出来,随即不住点头,心里有着很深的感慨。

    随同而来的几个人,包括杨利民在内,都有一样的心情。

    马国强这才大松一口气,有了老爷子认可,那这事儿不说完全妥当,至少让他有了点底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