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街道办开始_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的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的开始 (第2/2页)

   阎埠贵摇摇脑袋,老刘这人不太聪明的亚子。

    最近街道、社区、报纸、广播,成天儿的都在宣传。

    知道点事儿就拿出来显摆,真是.......

    “说起这个,小杨人呢?我看他这个提桉搞的挺不错的嘛。”

    阎埠贵摊开报纸,上面有一专栏专访。

    几人代表性人物都是D员,年头最小的都是光入D二十年的存在。

    报纸上有详细介绍,配有老同志们的照片,一个个站的标准,佩戴D徽,在红旗下敬礼。

    几位代表性人物,涉及军人在内的多个行业。

    然后是一些专访故事。

    “我同D共进退的XX年。”

    “入D前后的变化。”

    “送给D的一句话。”

    “.........”

    搞得像模像样的,报纸上有,社区专栏有,广播里也有。

    人民群众见着这些,心里就一句话。

    跟着D走准没错!

    据说这些东西是杨利民提的,上头通过,前段时间还有领导过来对他进行表彰呢。

    啧啧啧,真了不得。

    “谁知道呢,人家工作忙,人缘好,这会儿指不定在外面的跟什么大领导吃饭呢。”

    刘海中酸言酸语,心中大感郁闷。、

    许大茂蹲在一旁,闷着声的不说话,也有类似感受。

    他就不明白,一个小小的科员,凭什么啊?

    自己这辈子见过最大领导,不外乎厂里那几个,还都没什么太大关系,顶多算是人家手下马仔。

    杨利民呢?

    唉,比不了,比不了啊。

    .....

    “外面说什么呢?”

    贾家屋里,哄娃睡下,秦淮茹在给婆婆捶背按肩,缓解她怀孕之苦。

    忽闻这话,不由得撇了撇嘴。

    “说什么也跟我们没关系。”

    她家现在完全成了被遗忘的对象,好像被边缘化了,挺不受待见。

    往前见面人家还乐得给个笑脸,打声招呼。

    真要有什么困难去借点粮食,再怎么说都会给点。

    可惜这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时代变了啊大人!

    “哼,一群王八蛋,一天到晚吵吵个没完!”

    贾张氏也气,现在肚之大了些,明显能看出一个轮廓。

    可她是谁啊?

    诸天万界也不打听打听,盗圣的奶奶加师傅。

    孙子是诛仙剑阵都杀不死的那种!

    怀孕了也不效消停,一张臭嘴叭叭叭,总要骂几句才开心。

    秦淮茹只得安慰。

    “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动了胎气可不好。”

    一家人可都指望着她肚子里的孩子活呢,可开不得玩笑。

    没有孩子圈不住易中海,没有易中海,家里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必定直线下降。

    可怜的娃,还没出生就被贾家吸上了血。

    “老易人呢,这段时间老是不跟家,咋地,他不乐意面对我?”

    贾张氏知道事情严重性,倒也听话,但心里就是特郁闷,说不出的郁闷。

    秦淮茹心想,倒是还有点AC数。

    关键知道就得了,干嘛非要问呢?

    她只好回答,“可能忙吧。”

    接着便不出声了,任由婆婆搁那儿怨天怨地,心中失落的紧。

    .......

    另一边。

    推杯换盏,气氛活跃。

    林山约了今天,带几个朋友,加上杨利民,一起到洪爷家小聚一番。

    四个大老爷们,加洪大龙和老爷子,一共六人。

    嫂子做了一桌子菜,招呼他们吃喝。

    酒过三巡,菜过无味。

    大家都红光满面,很是尽心。

    “嫂子,别忙活了,菜够多了,快来吃吧。”

    杨利民帮着端菜,一段时间不见,这位也怀了娃,完成了造人环节。

    又因为刚怀上,闲不下来,一直在cao劳。

    这年代的女人都是苦过来的,除非肚子真大了,不然绝不闲着。

    她才辞去工作,在天躺着浑身不得劲,好不容易做顿大菜,自然要尽心尽力。

    “好了好了,还有最后一个菜。”

    最后是道鱼,杨利民特意准备的食材,包括这里大部分都是。

    还拎了两瓶好酒,每次来总不能空着手。

    鱼起锅后她夹了些菜,自己坐一旁去吃,说是不打扰老爷们喝酒。

    杨利民久劝不下,满是无奈。

    好在洪大龙是个疼人的,二话不说撤下桌子陪媳妇儿去了。

    现在还没有所谓的医师资格证,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些,为人聪明刻苦,目前又跑军区医院继续深造。

    一家人自打矛盾解决,和和气气,羡煞旁人。

    每次一说起这个,老爷子就要敬酒,搞得杨利民有些受宠若惊。

    鱼上桌,他也跟着回来落座,陪着喝酒。

    最近这年轻人名声大盛,至少在这小圈子里,人家见面就夸。

    “哎幼,小伙子不错。”

    洪爷也打趣道:“你那报纸我看了,写得好,写进了咱的心里,老百姓也爱看。”

    对年轻人的勉励,老爷子向来不吝啬,特别是自己看重的年轻人。

    一开始呢,也就是觉着这小子不错,和其他人不一样。

    没有一进来就逼逼叨一大堆,那都是套路化工作,一丁点真正为人民考虑的心都没有,纯为了完成工作。

    这小子就不一样,找到问题,解决问题,顺带解开了他父子俩这么多年的心结。

    缺乏沟通,听听,这话说的多好。

    随之便给他送了面锦旗,他也不骄不躁,而后工作的刻苦努力,旁人也看着眼里。

    主要是不造作嘛,这点很好。

    老爷子越看越喜欢,都想要收干儿子了。

    “您客气,不过是提了两嘴罢了,是领导抬举,给了我这个机会。”

    杨利民笑着摇头,谦虚摆手,并不揽功。

    林山就在一旁坐着,听了他这话,顿时哭笑不得。

    “你小子......”

    他手指上下摇动,点了点杨利民,还是挺中意这孩子的。

    场上气氛本来热烈,却听旁边一大叔低头叹气。

    然后转眼盯着杨利民,莫名其妙。

    “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不像我们,老了,都老了。”

    他摇摇头,嘴角噙着一抹苦笑。

    杨利民细细思索一下,与这位有过两面之缘。

    也是老爷子手下的兵,转业后去了战友文工团,几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了那儿的一把手。

    就是不知道,他今天搁这唉声叹气的做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