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欠什么 (第1/2页)
四合院:从街道办开始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五章欠什么夕眼斜挂,拉长三两影子。 两人往前走了一段,聊的都是些没什么营养的话题。 至于去不去香江,以后有机会肯定要去闯闯,但现在肯定不行。 何雨水虽然有点遗憾,却没多说。 没多久,她搭上自行车回家,和杨利民门口告别。 大院儿最近还算平静,许大茂告发易中海,给厂里带去极大影响。 可从明面上讲,他是有功的。 于是职级往上提了一提,工资上涨,也成功进入李副厂长视线。 二把手认为这小子是个人才,时常派些不那么重要,但自己不方便露脸的事情去给他做。 许大茂乐啊,以往再怎么送礼人家都爱搭不理,现在可好,至少算得上是入了人家法眼。 于是越发倚重杨利民,经常带酒带菜,和他一起逼逼叨。 同在后院儿的刘海中没这觉悟,自打成为了二代目一大爷,新官上任三把火,会开的多,话说的多,找人家茬也多。 街坊邻居们当面不说,背地里却在亲切问候他的祖宗十八代。 这种会杨利民从不参加,现在就连上课的事情,都一并交给阎埠贵负责,他只负责备课。 并为前三大爷积极取来一些福利,让他倍感舒心,做事更为卖力。 三位管事大爷联手,院里气氛古怪,但好在没人再敢跳脚。 秦淮茹表面本本分分,背地里怨天尤人。 特别是见过傻柱之后,心里纠结无比。 如果他不犯事,还是白身,那么现在这种情况,只要是傻柱能够解救自己。 她也能豁出去改嫁。 贾张氏这坨老树都能开新花,她凭什么就只能受气? 大概是怀孕的原因,婆婆身体负担大,心情也跟着不好。 连累秦淮茹老是挨啐,又无办法。 能去干嘛,去曝光贾张氏肚里的娃不姓易吗? 还没到那种地步,到时候苦的只是自己。 家里破事一堆,外面的风评也甚差。 人家见她就笑,背地里叫她‘破鞋秦’,这年头没有小三的说法,不然她能捞着个小四的称呼。 那天晚上的事情,众人有目共睹。 她说自己和易中海没关系,谁知道呢。 别人只会在背地里说, “嘿!这秦淮茹,她喜欢老牛!” 除此之外就是易中海,想要个孩子,又不想孩子妈是贾张氏,见着她就恶心。 这老娘们儿又非要缠着自己,现在两人在家里都睡一条炕,给易中海搞的彻夜难眠。 所以最近老是见不到他人,说是工作忙,实则就是不想回来,面对那张老脸罢了。 再说贾家自己的破事儿也多,家里小子棒梗天天闹。 若不是想着易中海做了自己爷爷,他能多吃些rou,恐怕现在都不消停。 唉,说起来都是一地鸡毛。 中院儿里唯一好点儿的,也就杨利民自家了。 他摇着头,一路感慨着进屋。 奶奶在屋里的炕上坐着,手里拿着鞋底,针往头发上一薅,带着线,沿着孔洞穿来饶去。 柜子上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报着领导讲话。 建D节将至,说的都是那些事。 现在时间还早,等到了饭点,街坊邻居都要过来听听,习惯了都。 “利民回来了。” 门外别下车脚架的声音响起,奶奶起身去迎,见他大包小包,又是开心又是无奈。 “你说你这孩子,每每出去都要提些东西回来,让人见了还以为咱不过了呢。” 杨利民跨门进屋,笑了笑道:“不全是我买的,我那朋友,就上次跟您说过的那个,还有雨水,非要说孝敬您,我也拦不住。” 东西看着多,实则并不。 娄晓娥让他捎带了些放得住的点心,何雨水也给奶奶扯了几身衣服。 两人的心思他明白,不好劝阻。 “花那钱干什么?” 奶奶嘟囔一句,又把东西接过来,看看点心,比比衣服,心里暖暖的。 “都是好孩子。” 她抬头笑着,看着孙儿,一遍一遍嘱托着。 “人家对你好,你也要记得,别白占人便宜,这样不好。” 情况如何她不知道,谁欠谁的也不明白。 可人活的通透,滴水之恩涌泉报,将心比心,这些道理她是懂的。 现在的人好的很好,坏的极坏。 好吧,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奶,您放心吧,我知道的。” 杨利民把东西收拢收拢,他刚吃过饭,不饿,奶奶就给他倒了杯茶。 同样是灵泉水泡的,奶奶长年累月的喝,精神越来越好。 旁人见着,都说她越活越年轻。 祖孙俩坐一起聊天,又吃了些点心,临晚饭时间还早,杨利民打算进屋睡会儿。 来到房间关好门窗,顺带也拉上帘子。 来到床上躺下,闭目假寝,接着意识接连到了空间。 先在外围看了一圈,养殖、种植形式大好。 前段时间出钱,托人搞来一对小猪,一公一母,也在养着。 空间面积现在极大,被划分为几个区域,是他的摇钱树。 木屋里也添置了一些家具,最得他喜爱的是一个自己动手做的小巧柜子,里面可都是他的全部身家。 钱有两千来块,每个月工资加上最近生意所得。 奶奶那里还有八百来块,都是以前攒下来的。 加起来都还没一爽的无数个零头多,不过这是六十年代。 爽不爽的,杨利民自己清楚。 “先定他个小目标,在这个年代成为万元户!” 目前投机倒把的生意还可以做,也就这几年时间,后面就要及时收手。 所以要大胆一点才行。 另外就是票,粮票和菜票最多,有两百来张。 其余布票,各类生活票,零零散散一百多。 今年年底国家会发行工业劵,可以满足除粮食之外的,大部分日常所需。 像是生活用品的各类票据,需求量就会变少,不过不妨碍他收藏。 摸着这些东西,杨利民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和舒服。 晚上吃饭都多干了两碗,觉也睡的踏实。 待到第二天早上一起,精神百倍。 洗漱吃过早饭,和奶奶招呼一声,就推车出了大院儿。 早上早点走,凉快一些。 一路来到街道,大家打的貌似都是这主意,不多久,人就陆陆续续的到齐。 主任拍了拍手,将他们召集过来,说是开个早会。 七七八八的杂事暂时没有,为的都是D的四十周年。 “在场的各位都是D员,浪费时间的话我也不瞎扯,就希望上头组织交代的任务,大家要记挂在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