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29 阎罗之乱 (第2/4页)
,眼看着要昏,却是挣扎起来,一定要看个究竟。 神情近乎风魔。 他喃喃着不肯能,一定是假的。 “对了!” 大侠想到什么,犹如抓到救命稻草。 他狂喜。 “如果这狗官真是好的,我又岂能找出那些的金银!” “是了!” 大侠双目明亮,定定看着镜子。 书吏看他,已生不出愤怒,只有怜悯。 镜中画面。 “哪里哪里。” 上手李性者拱手。 有人叹。 “可惜了,我们好些个银两。” “那狗官,好生不识抬举,这礼不收也就罢了,竟还扣下,说是贿赂证据,笑话,我赵家府城情分,又岂是他个小小县令可以动摇的。” “说来。” 有一人疑惑道。 “诸位可知,那大侠,哪去了?” 说道大侠二字,众富家翁脸上皆有嘲讽笑意。 “我托人去寻了,还没结果。” “奇了。” “也只一个非人武者而已。” “呵,也怪那狗官不识好歹,连个看家护院的武者都请不起。” “实在找不到,也变罢了,反正剩下那半数金银,我们也巡回。” “那位大侠真是,呵,天真,竟把银两给泥腿子,害的我家好些个小厮,费工夫去找,你们可知,有个泥腿子最是有趣,竟说什么也没拿,可他家那老黄牛分明是用我等银两买的,不然,一个泥腿子哪来的前买牛。” 众富户应声。 “是极,是极!” 大侠惊叫一声,烫手般,丢开铜镜,在地上滚作一团,大哭大叫。 书吏冷眼看他。 “你可知,你给百姓财物,这些人后来,追回多少?” 大侠已想到了。 他愈加痛苦。 “我不听,我不听!” 书吏只冷笑。 任凭大侠捂住耳朵,书吏的话,还是游蛇般潜入大侠耳中。 “是三倍。” “所以他们才不在乎你去了哪,不在乎你手里这点钱。” “因为他们已经从泥腿子那赚够了。” “是不是很奇怪,为何泥腿子能搜刮出这么多的金银?” 书吏笑笑。 这笑在大侠眼中,真像是鬼啊。 对了,眼前这位,本就是鬼。 “很简单。” 书吏如教书先生,给他解惑。 “家里没钱也好,泥腿子总有人,儿女一应卖了,你是大侠,青楼总去过吧,你猜青楼那些女子,都是哪来的?” “当然,也有人家里无钱无儿女,那他总有邻居,总有亲戚,既然他家搜刮不出,就去别家。” 大侠已如死人般,瘫在地上不动。 书吏在他旁边蹲下,轻声道。 “下辈子,还做大侠么?” 他拼命摇头。 “不做!不做!” 书吏叹一声。 他忽然想,我的心还是不够硬啊。 “压下去吧。” 书吏挥挥手。 有差役上来扯大侠走。 “等一下!” 大侠挣扎,他努力在一群鬼魂中搜寻,终于,找到狗官,不,找到县令鬼魂。 他跪下,对县令砰砰磕头。 县令似乎说了什么,旁的他也听不见,只有最后三个字,他听懂了。 县令是说。 “你去吧。” 你还说了什么! 他想问。 问出口前,他忽然明悟,我如今既已听懂鬼语,也便是说,我也是鬼,我死了。 他心中复杂,诸般情绪,想起家中父母,便是愧疚,又想到枉死县令,便觉自己真是畜生,死不足惜了。 等等。 他想起什么,出殿宇前,大喊着问县令。 “您儿女呢?您儿女呢?” 没得到回答,他回过头,只见到县令死灰的眼,于是他什么都明白了。 处理完大侠,书吏与县令说。 “先生,如今无望天正是用人之际,不如留下。” 县令摇头。 “不了。” 他说。 “之前已算过,我也有罪,不是么?” 书吏解释。 “先生此言差矣,陛下乃开明之君,些许错处,大可功过相抵。” “何况这世间,谁又无罪。” 县令竟是大笑。 他仰头看一看,上已无阎罗,书吏在旁解释,说阴天子为世人鸣不平,外出去了。 “知道我为何走么:” 县令说。 “请赐教。” 书吏一躬身。 “正是你那一句啊。” 县令指书吏。 “这天下,谁又无罪呢?” 县令摇头。 “我之罪过,是童年拿了荒坟的馒头吃。” “哈哈哈。” 县令笑着走远。 书吏静静看他背影。 “是了。” 县令说。 “有一事我很是不解,望解惑。” 县令问。 “请讲。” 书吏说了,但他有感,县令这话,却并非是对自己说的。 县令问的,不是书吏,是阴天子的阎罗。 县令说。 “既然天下人人有罪。” “那么无望天之目的,又是什么?” 说完,他大步走了。 书吏独自醒了许久,一直到下一个罪人魂魄,他一个又一个审理,有的是真真罪大恶极,有的是如那大侠般天真糊涂,也有的,是县令一样,一些小错,也是罪。 无望天阴司黄泉,成日运转,不得休息,罪人好像永远也审不完。 书吏多了两个同事,他们充当判官文书一类角色,三人各领一班,日夜轮转。 书吏的心越来越硬。 再碰到像当初大侠一样的人,他不会怜悯。 碰到罪大恶极的人,他也不会动怒。 恶人见多了,他觉得,人间阴司,其实并无不同。 人间也是恶的。 忽然一天他一个激灵。 当初县令的话又响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