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 来事儿了,老爷子派发任务,可惜没钱!  (第2/2页)
爷子也是真能折腾人,一天一个政策,就不能给几天安稳日子过?烦死……回府吧太子爷,宫里的人给你熬好药了。”    ……    而这时,汉王轿子突然一顿。    去往汉王府的路上,宫里的小宦官来传口谕:    “奴婢见过汉王爷,陛下说了,其一让王爷监国期永乐大典修建不能停。    其二靖难遗孤的事儿要处理。    其三建文要找到,以上三则不得有误,不得推辞,违令斩。    此三例做完方可就藩。”    朱高煦掀开轻纱帐幕把头杵了出去,看着谦卑的小宦官。    ‘得,到底是宫里的皇帝,耳边风都听到太子府这边来了。’    ‘老爷子肯定是听到了他说想去就藩的事情,特地来传话儿的。’    ‘本想辞行就藩,这下看来要做点事情老爷子才肯放自己走了。’    想到了自己的《大明·永乐年间百科全书》,朱高煦心中也是有了些底气。    ‘那就就藩之前给朝廷解下燃眉之急吧。’    沉咛了片刻,朱高煦挥了挥手,“本王知道了,你且去吧。”    拉下帐幕,朱高煦面露愁容。    永乐年间的麻烦事都棘手啊。    这前两件事情还说得过去,最后一件事情令人心悸。    别看老爷子成天不怒自威的,实际上心里纠结的很,靖难之役的心结也还在。    自从登基以来抓建文的命令就没停止过。    抓建文的事儿朱高煦不管,因为心病管不了。    首选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每年光修建就要两千五百万银子,真金白银呐。    而永乐每年的赋税才多少钱?    将近两千两银子记录,这还是虚账。    现在的朝廷国库,已经不是外强中干那么简单了。    而是入不薄出。    算一下,光是修建永乐大典就要两千五百万!    更别说国家里里外外用钱的地儿。    皇陵要修建吧?    皇宫要开科举吧?    每年要宴请百官吧?    钱从哪里来啊?    他又不会下金豆。    总不能搜刮民脂民膏吧?    何况,永乐百姓都苦成什么样儿了?搜刮也刮不了的。    文皇帝连年征战,民力财力早就撑不住了。    这就是国家国库久病沉疴的后果。    看来要把希望寄托到《大明·永乐年间百科全书》上了。    心念至此,轿子就顿了下,帐幕外的宫女轻呤的传音进来,“王爷,汉王府到了。”    “好。”    朱高煦从座驾走了下来,愁眉苦脸的看着成箱的奏折。    “王爷,这些奏折送去哪里?”    宫女等候。    朱高煦看着这些奏折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放府内就好,后续再处理,都散了吧,没本王命令就别来打扰本王……”    宫女揶揄了下才上前,道:“汉王爷,王妃那边侍寝……”    朱高煦这才恍然。    他是汉王爷,妻妾成群,还有貌美王妃。    不过,朱高煦心事繁杂,想了想还是挥手,“算了,全散了吧。”    “诺。”    轿子被宦官撤走,宫女抱着奏折箱子隐退。    朱高煦抱着《大明·永乐年间百科全书》回到汉王府中。    来之前朱高煦标识过书籍目录的类别。    商贾类、兵器衍化类、医疗研发类。    ‘如今看来,这本书也算是能派上些用场……’    ‘幸好听信网友的意见,把这些办法都编辑成一本书带到永乐年间。’    ‘技多不压身嘛。’    ‘就是不清楚有没有能让自己摆脱困境的办法?’    ‘毕竟,这可关乎着自己的就藩大事儿啊。’    翻阅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书内的点子很多,但大都不逢时,不应景。    陡然,朱高煦目光却是立刻注意到了有网友说西山有煤山这件事情。    对啊,煤,他怎么没有想到?    永乐年间气候逐渐变暖,进而影响小冰山融化。    大明朝冬季肯定比往常更寒凉数倍。    现如今是春天,挖煤,提炼煤,储藏煤,到时候销售出去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牟利的方式来了。    只是,问题又纷沓而至。    没本金。    汉王府虽说是有点资产,可汉王府也要开销,不可能说全拿出来做买卖。    何况,汉王府这点儿钱也不够用啊。    再者,分布于西山那几块地儿的煤资源丰硕,可也不是汉王可以随意开发的。    如果以朝廷名义来处理自然也是可以拿到开产权的。    只是,朱高煦想利用国家名义帮自己做生意,生意下来有几批作为私有资产。    这笔钱,为日后就藩做铺设。    日后就藩了,手边没有钱财也寸步难行呐。    ‘就藩只是给封地,朝廷这边每年就会给藩王拨几十万银子。’    ‘就看目前这久病沉疴的永乐年间,每年能如期补贴自己多少银两?’    ‘如数的银两怕是不太可能了。’    ‘还不如先未雨绸缪。’    ‘这笔钱不如以着朝廷的名义来集资,先宰文武官员……’    ‘只是缺个由头啊。’    ‘等等……’    ‘记得没错的话,明日就是京察了吧。’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就当迷惑大臣买官了。’    夜色下,朱高煦咧嘴微笑,心中有了自己的算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