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封王新制度(下) (第1/2页)
“殿下过誉了”刘伯温笑说道:“知子莫若父,臣深知琏儿天赋有限,能够担任一地知府已是极限,何谈高升啊” 刘伯温此时也在琢磨着太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毕竟太子殿下此时已经正式开始监国,那时间应该是很紧凑才对,能抽出时间来此总不能是来喝一喝都察院的茶水吧。 所以脑子里快速闪过近期发生的事情,看看到底有什么事情是与自己扯上了关系的,竟然还需要太子殿下亲自登门来找自己。 只是最近都察院的大行动相较于前两年已经少了许多,再有锦衣卫也分摊了一些火力,所以这段时间也算是少有的闲了下来。 不过很可惜,想了一圈儿最近也没发生什么大事与自己或都察院有关呀,算了懒得猜了,等会儿还是等殿下自己说吧。 朱标听后轻轻端起茶杯浅酌一口,这下子也不用急了,可以先说一说刘璟的事情。 “哦?是吗?”朱标放下茶杯随口说道:“既然长子未能继承伯温先生之才能,想必这位璟公子应当继承了吧” “我说呢怎么一进来就感觉到一股能人贤才的味道,原来是璟公子身上散发出来的” “殿下说笑了”刘伯温连忙说道:“璟儿顽劣,比起他兄长更是不堪”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刘伯温默默想到,该不会是又要将璟儿拉去当官吧,眼看着我没几年寿命了还想着能有个人为我送终呢。 璟儿之才从未来外人面前显露过,就算是他兄长也只知道个大概,按理说除了自己没人知道才对。 那么殿下刚才所言是想要表达几个意思,难道只是简单的随口一提? 不,这个殿下可不一般,他绝不会无缘无故的随口一提说些无所谓的玩笑话的。 难道他一眼就看出了璟儿之才能?那这眼光岂不是比皇上都还要毒辣吗,简直难以想象。 “是吗”朱标摇摇头说道:“那伯温先生可得好生管教才是,今后可不能落了伯温先生的威名才是呀” 既然想要藏拙就放心藏吧,反正此时也不是很急,慢慢来吧。 刘伯温拱手道:“殿下之言臣谨记,今后定当严加管教,莫让他丢了朝廷的风范” “哦,差点儿忘了”朱标忽然说道:“我今日来此是一事捉摸不定,还望伯温先生不吝赐教” “殿下但说无妨,臣定当知无不言” “大概情况是这样的”朱标开始缓缓述说道:“就是呢最近有一件事情一直困扰着父皇” “毕竟皇子们也都一天天长大了,按理说应该得开始封王了吧” 刘伯温一听眼睛当即瞪得老大,原来是这事儿啊。 朱标继续说道:“所以当时我就说呀这封王一事非同小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前朝史书上因此而造成的兵灾人祸那是比比皆是历历在目呀,令人不禁胆寒” “所以来此特为讨教伯温先生可有办法解决此事,既把封王这个事情做了,又不会埋下什么祸端和隐患” 只见刘伯温神情严肃拱手沉声道:“臣不知,臣不曾想过这个问题” 朱标闻言缓缓点头,刘伯温的这个回答在意料之中,不管他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他都只能说不知道,所以并不感到意外。 又说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若有不足之处还请伯温先生不吝赐教” “殿下言重了,赐教可是万万不敢当” 于是朱标就将昨日与父皇说的那一席话又给刘伯温说了一次。 刘伯温听后久久不曾言语正埋着头苦苦思索,与昨日父皇的情况一样,正在心中不停地思索着此策的利弊隐患等。 朱标当然也不着急,慢悠悠的喝着茶水等待着他的答复。 良久后,刘伯温终于是开口了:“臣以为若是...” 正当朱标满怀期待的时候,哪知刘伯温就说了这五个字就又闭嘴了,弄得朱标好生奇怪。 此时的刘伯温这正在默默想着,心中之纠结不可描述。 不应该呀,这种明显的隐患皇上和太子不应该看出来呀,可是今日殿下还是找上了自己。 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此隐患是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的,也就是说他们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刘伯温正想着呢,就见太子已经准备起身离开。 太子在走到门前说道,近日皇上便会在朝堂之上提起并确定此事,伯温先生就先慢慢想着勿要着急,到时朝会上再详谈即可。 此时看着还算正常,但是太子最后又严肃说道: 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随时提出来,但封王一事肯定是要确定下来的容不得任何人的反对,还顺带告诉自己要将此事给整个都察院都传达到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