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明军事改革【求全定】 (第1/4页)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二章大明军事改革【求全定】“殿下,这些蒙古人看来是冲着野狼堡来的?”罗贯中经过一番探查后,前来向朱瀚汇报。 原来,明军的堡垒战术已经奏效,野狼堡周围的蒙古部落根本无法安心放牧,随时担心被明军攻击,他们便想王保保求救,要来了三千蒙元兵马,联合周围的一群蒙古部落,想要攻破野狼堡这个钉子。 毕竟,野狼堡看起来并没有多么高大,似乎蒙古人一冲就能攻破一般。 “呵呵,鞑子这是来送死了,他们也多少兵马?”朱瀚向堡垒外望去,只见蒙古人一副气焰嚣张的姿态。 “回禀英王殿下,这次来犯的蒙古人共计有一万人左右,全部装备着蒙古弯刀和弓箭,还有盾牌和长矛,铠甲也都配备齐全,甚至还有不少的攻城梯子?”罗贯中说道。 朱瀚笑着说道:“哼!他们来的正好,正好可以让我们练兵。” 郭英、周德兴等人看到朱瀚如此自信,心中也暗自惊讶。 这野狼堡不过一丈高,大明守军不过一千多人,朱瀚竟然一点都不惊慌,反而是信心满满,让他们是一头雾水啊。 不过郭英、周德兴等将领并没有问出口,而是选择沉默。 城外的蒙元大军将领乃是王保保的弟弟阿鲁帖木儿,他看到明军野狼堡不过一丈高,立刻下令蒙古大军展开进攻,不给明军援兵来救援的机会。 蒙古大军很快就从四面八方包抄了上来。 并且开始集中力量勐烈的攻击这座堡垒。 但是他们低估了明军的防御能力。 在堡垒里面有不少的火炮,在敌人攻击的同时,火炮纷纷朝着蒙古大军开火。 “砰砰砰............”一阵阵巨响,震耳欲聋,一颗颗炮弹在蒙古军中命中,浓重的硝烟散发开来,遮蔽了天空。 蒙古牧民组成的前军顿时乱了套,一片混乱,根本无法组织进攻。 这个时候,堡垒顶端的瞭望哨立刻发出呼喝声,随后,城墙上立刻射出了密集的火枪,瞬间就又杀伤了大批的蒙古兵马。 而城外的阿鲁帖木儿,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脸色顿时是变了颜色!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野狼堡竟然会如此厉害! 不过,他还是很快镇静下来,决定亲自带领麾下的亲兵前去攻击。 阿鲁帖木儿的身边有五百人,这五百人跟着阿鲁帖木儿南征北讨,也算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五百人骑着高头大马,跟随阿鲁帖木儿冲锋了起来,他们手执弯刀,策马奔腾,直扑野狼堡而去,只要冲到堡垒下面,就可以用梯子爬上那低矮的墙壁,夺下这座堡垒。 但是,他们距离野狼堡还有十多米的时候,野狼堡里的那些明军火枪兵突然抬起头来,举起了手中的火绳枪,朝着阿鲁帖木儿这边的骑兵射击。 只听一阵阵枪声传来,不断有蒙古骑兵倒在血泊。 但是,阿鲁帖木儿却丝毫不在乎这些死伤,他继续带领骑兵向野狼堡冲刺。 终于,阿鲁帖木儿率领着五百骑兵冲到了距离城墙只有七八步的距离,这个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啊。 阿鲁帖木儿带领亲兵开始下马,用梯子向堡垒攀爬。 朱瀚见状,露出轻蔑一笑,他挥挥手,下令守军的火炮开始发射。 “轰隆隆.......” 野狼堡的城楼上面,不断飞出一枚枚的火炮散弹。 在这一刻,蒙古骑兵们才真正认识到什么叫做火器的威力,一枚枚炮弹砸在蒙古人身上,打得蒙古人尸横遍地。 “撤退!”阿鲁帖木儿大喊道。 这时候,蒙古大军才想着后撤,但是已经晚了,在野狼堡里面又冒出上百名名火枪手,对着逃跑的蒙古人就是一通勐射。 阿鲁帖木儿见势不妙,转身就想要逃走。 但是已经迟了,一枚散弹刚好命中他的后脑勺,瞬间就将他毙命。 其余的蒙古骑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侥幸躲开了火枪射击,但是却依旧被明军的火炮炸翻或者是射杀。 蒙古大军损失惨重,最后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逃掉了,而剩下的人基本上全部阵亡。 而此时,城外的蒙古军队见状,立即调头就跑。 蒙元这一次对应昌府的偷袭,本来想要拔出这些明军在草原上的堡垒据点,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明军的防守竟然如此强悍,那些不起眼的堡垒,拥有如此强大的火力,不仅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还折损了一员大将阿鲁帖木儿。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蒙元上下全都吓得心肝胆颤,再也没有人敢想,应昌府发起进攻,就连王保保知道情况之后也只能忍下,这口恶气,勒令手下的将领不准轻易再向墨南蒙古的明军发起进攻。 如此一来,整个漠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几乎就相当于被蒙元朝廷给抛弃了,他们迅速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立场,开始向明军投降归顺。 朱瀚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刻下令让罗贯中周德兴等人在草原上快速扩张这种堡垒。 只不过这种堡垒需要驻守的兵马非常多,每一个堡垒至少得有两三百人,整个漠南草原上要想修筑足够多的堡垒,必须配置好足够多的士兵。 区区一万多士兵,根本无法满足朱瀚彻底控制草原的规划。 为了针对兵源不足的问题,朱瀚立刻给老哥朱元章去了一封信,请求把河南淮西一带的军户分拨一部分到北平行都司来效命,对于这些募兵开出的条件非常的优厚。 当然军户驻守在草原上,原本每个军户都有的土地是不可能有了,只能大幅提高他们的军饷水平。 要知道在淮西那里有许多军户的子弟,并没有继承军户的身份。 他们的出路可是一个大问题。 ..... 大明,徐州府。 李善今年已经十七岁,他的老爹李三明曾是郭子兴红巾军的一员。 先是跟着大帅郭子兴在濠州,后来又是投靠了当今的皇帝朱元章,作为被收编的郭子兴旧部,李善的老爹成了一员军户。 可惜,没过了一年。 李善的老爹就光荣战死了,李善的长兄继承了军户的位置,也就是那一百五十亩职田,还有六十四亩税田,其余的坐骑、驮马、甲胃、弓箭等等,都是通通归属兄长所有。 李善与另外的一个兄弟。 除了一身衣服和两间房子之外,根本就是什么也没有捞到。 没办法,按照大明军户的律令。凡是军户兵的职田,一概不允许拆分继承。 因为,一个军户兵的职田就是他出征在外,大部分补给的来源。 如果一个军户兵的职田被拆分的话,那只剩下二三十亩,就根本不可能支撑起来兵器、粮草、驮马、皮甲的自备费用。 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