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_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侄子朱标出生了,吃朱标的满月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侄子朱标出生了,吃朱标的满月酒 (第5/5页)

行省丞相哈麻等人想要跟红巾军求和,原来红巾军的战力是这么的高强,早知道这样就应该不放走那些蒙古鞑子。

    正当红巾军打扫战场的时候,海阳城内又是放下了几个吊篮。

    刘三贵等几个义军将领乘坐吊篮从城内跑了出来。

    见到了朱瀚的面,刘三贵等人扑通一声就是跪倒在了地上,口中高声大呼。

    “多谢元帅救命之恩!”

    “元帅千秋万代!”

    “元帅万岁!”

    经过一个多月的围城,困守孤城的刘三贵等人都已经是饿得面黄肌瘦,如今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模样更是像一个乞丐,而不是像一个义军将领。朱瀚见状,便赶忙叫人把他们给扶了起来。

    “如今蒙古人退走了,高丽军队也被我打败了,从今往后,海阳城的义军就再也不用担心敌人进犯了,你们赶紧去打扫战场,把战场上的兵器辎重都收归自己的军队中所用,至于粮草,先囤积起来。”朱瀚对刘三贵等义军将领大声的说道。

    刘三贵等人闻言赶紧又要跪下磕头。

    “遵命,属下遵命。”

    很显然,他们已经被刚才红巾军的超凡战力给震慑住了,一见到朱瀚就是忍不住的腿软,对于这个情况,朱瀚也是颇为无奈。

    半个时辰之后,海阳城内的义军把封堵城门的砖石木块儿全都给搬开,城门又是恢复了通行,城里的百姓和士兵们纷纷冲到了战场上,开始打扫战场。

    所有一切的衣服、铠甲、兵器,统统被他们收入了城中,对于这些贫苦百姓出身的义军来说,哪怕是一双破破烂烂的鞋子,都是极为珍贵的财产。

    经过一番打扫,战场战场上死上死掉的高丽士兵除了一具赤条条的身体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留下来。

    按照朱瀚的吩咐,义军士兵和百姓们们战场上用高丽士兵的尸体堆起了一座三丈宽,一丈多高的京观。

    朱瀚望着用尸体修筑起来的京观,对旁边的刘三贵等义军将领们嘱咐道。

    “以后不要忘了在这里刻一个碑,上面就写着义军败高丽贼人于此。”

    对于朱瀚的这个立碑的提议,刘三桂等军将领全都是大家赞同。

    “好啊,大帅这个办法好,可以震慑鞑子!”

    “不愧是大帅,俺们咋就没有想到呢!真是个好主意!”

    “大帅放心,俺们一定在这造一个一丈高的大石碑!”

    一时之间,各种马屁满天飞,只把朱瀚夸的如玉皇大帝下凡了一样。

    对于这些义军将士们来说,红巾军刚刚把他们从死亡线上被挽救了回来,这是救命之恩,然后又是打扫战场,获得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衣服、金银财宝、粮食等紧缺物资,一个个更是把朱瀚看成了衣食父母。

    对于刘三贵来说,也说是拍一拍朱瀚这个副元帅的马屁,就算是让他跪着拍马屁也是毫无问题,甚至于,让他把闺女送给朱元帅也是毫无问题的。

    想到这里,刘三桂就是发觉自己闺女刘三娘看向朱瀚的眼神的确是有些不一般。

    刘三桂在心中暗暗想道,“回去之后一定要问问三丫头,他是不是真的看上朱元帅了?要是这样的话,我就找人保个媒,要是能给朱元帅当个偏房,那也是我们家飞黄腾达的资本。”

    经过审问,那些高丽俘虏们供述。

    从高丽前来的高丽军队,并不仅仅只有海阳一指,一直在往北的承山一带,依旧有好几只高丽军队在进攻。

    朱瀚当即下令,让大军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北上,驱逐攻击那些高丽棒。

    在之后的半个月时间内,朱瀚率领红巾军一路辗转。

    把整个胶莱地区的高丽军队和蒙元军队通通杀光驱逐,原本惨苟延残喘的各路义军纷纷得到了喘息,并且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让原本手持农具、木棍的起义军们瞬间鸟枪换炮。

    以至于一时之间,整个胶莱地区全是歌颂着朱龙兴元帅的英明神武。

    而这一连串的大胜,让朱瀚俘虏了大批的高丽俘虏溃兵,总共有一万多。

    对于这些俘虏,朱瀚早已经有了预案。

    他下令从俘虏当中甄选出可用之人,把他们各自编组分为了八个军。

    这八个军分别是正绿旗,镶绿旗,正黑旗,镶黑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基本上就是仿照了后世的满清八旗制度。

    只不过这不是满清八旗,而是高丽八旗。

    至于什么黄色、红色这种高贵的颜色轮不到高丽人使用,给他们用的绿色和黑色就是可以。

    在这高丽八旗当中,正绿旗、镶绿旗和正黑旗为上三旗,其余的几个为下五旗。

    上三旗的待遇,自然就要比下五旗的好。

    只不过这个身份也不是固定的,要是哪个高丽俘虏表现良好,或者说有战功,或者说让主子得到了欢欣,那里也可以从下五旗抬到上三旗。

    而且在每个旗中,这些高丽俘虏的身份也是千差万别,上有旗主,副旗主,下有管带,副管带,然后一直到最底下的小兵。

    通过在俘虏当中制造身份的差别,让他们打破了原有的等级,无法再形成任何反抗的力量,只能按照朱瀚制定的规则来行事。原本的主子变成了奴才,原本的奴才变成了主子,这样他们就再也没法团结一心反抗。

    几次大战斩获的数千枚首级也被朱瀚派人从秘密渠道送给了山东丞相哈麻。

    凭借着这些首级,哈麻向元朝大都朝廷报功,同时又上表说虽然击败了大批的贼军,但是受损也严重,只能以后换换图之,再也不提剿匪的事情。

    山东的蒙元军队和起义军就陷入了对峙的局面,双方以胶水河流为界限,东边归起义军,西边归蒙元朝廷。

    朱瀚在这些地盘上设立了七个卫所,正好是七个沿海卫所,每个统领各自的区域。

    这七个卫所既是军事要塞,又是商埠港口。

    从此以后,将来南方运来的商品,通过这些商埠卫所源源不断的流入北方。

    在进入山东后,又大半流入到大都、河北、辽阳、高丽等地。

    在处理好了山东的一切后,朱瀚率领部众乘坐海船返回滁州。

    大侄子朱标已经出生了啊。

    朱瀚正好返回去要喝朱标的满月酒。

    与此同时,红巾军在入秋即将入秋的时候,展开了新一轮的全面出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