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第四子_第281章 真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1章 真腊 (第3/4页)

生母亲啊,他是老大,身体不好,皇后在他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

    黄俨不会傻到这个时候补刀,一些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他端了一盏茶递给朱棣,“皇上,您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四殿下之所以先前没有把这件事闹出来,为的就是不让皇上和皇后娘娘伤心,四殿下的一片孝心,皇上不能不顾啊!”

    说起老四,皇帝心里也好过多了,横竖有四个儿子呢,就当少养了一个,他心里对老大最后一点愧疚之心也烟消云散,反而轻松了许多。

    “是不能让老四牵挂,这孩子心细,跟女孩子一样,朕即便知道这件事,也要当做不知道。皇后那边,你盯着些,不该和皇后娘娘说的,不要传到她的耳朵里。”

    “是,奴婢遵旨!”

    幸好先前四殿下就已经跟汤嬷嬷嘱咐过了,坤宁宫有汤嬷嬷盯着,实际上,不需要黄俨费什么心,他只需要一会儿去将皇帝的话带给汤嬷嬷就好。

    朱高煦在殿门外求见,皇帝将手中的茶盏往桌上一搁,这也是个不省心的,用什么法子不好,用这种杀敌一千止损八百的,他没好气地道,“让他进来!”

    朱高煦一进来,便往朱棣跟前一跪,“儿臣有罪,儿臣与……”

    “闭嘴!”朱棣怒道,一脚朝朱高煦踹去,“你若是还有点廉耻之心,就不该干出这样的事来,朱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你让朕如何向文武百官交代,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将来史书上如何记载你?”

    朱高煦以为父亲说的是他与张氏私通的事,低下头,不解释也不争辩,心说这样最好不过了,也不怕别人不相信,正好可以逼死张氏。

    张氏若还有点廉耻心,就不应该还活着。

    唯有她死了,他和四弟才能解恨。

    “朕听说,你弟弟三番两次跟你说,叫你不要招惹你大哥,你为何不听?”

    朱高煦心说,四弟让人将供词给他的时候,意思不是很明显吗?让他万万不可放过张氏,他总不能冲上去不分青红皂白一刀砍死张氏吧?

    但这些话,一个字都不能说,说了,他就没法圆这个圆了,父亲肯定要问,什么供词?难道,他要把张旭做的那点事告诉爹不成?

    爹若是知道,老大那个混蛋还护着张氏,岂不是要气死?换他,肯定是要气死的。

    这时候,在朱高煦的心里,并非储君之位已经不太重要了,而是他笃定,父亲立的太子肯定不是老大。

    “儿子做下的事,儿子一力承担,若爹不好给天下臣民交代,请重罚儿子。”

    朱棣真是气吐血,“你知不知道,这将是你一生的污点,哪怕是个……是个青楼女子,也总比你,你叔嫂……强!”

    朱棣实在是不想把不好的字说出来,这是自己的儿子。

    至于张氏,朱棣已经不把她当儿媳妇了,儿媳妇这种角色,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儿子不怕,不过是一桩风流韵事而已,男人,谁还没点这种事!”

    “那你招惹谁不成?你还知不知道羞耻?”朱棣气不打一处,一脚朝朱高煦踹过去,朱高煦顺势一倒,他爹的脚虽然踹在自己的身上,可也没那么大的力道了。

    朱棣想了想,命军机处值班的杨士奇进来,让他拟旨,“罚英郡王一年的俸禄!“

    杨士奇愣了一下,这总要有个理由吧,可皇上什么话都没说,他为难不已,只好硬着头皮问道,“皇上,不知英郡王犯了什么过错?”

    “品行不端!”朱棣越说越气,“拟旨,康郡王妃张氏达明干练,深蒙圣恩,曾委以重任,协理后宫;然其恃恩而骄,恃宠放旷,纵私欲,进谗言,结党营私,弄权后宫,蛊惑皇后,威胁命妇,冒天下之大不韪,实属十恶不赦。今革除其一切封号,贬为庶人,交刑部问罪。”

    杨士奇吃了一惊,不敢再多问,他记忆力超群,朱棣几句话,他已经记在了脑子里,转身就将两份圣旨拟出来,关于朱高煦的一份,也就写了“品行不端”四个字,朱棣看到后很满意,如此一来,将来史书上记载无非就是父教子不足一提的惩罚,谁家还没有个不肖子孙呢?

    而张氏的一份,朱棣点点头,“颁发明旨吧!”

    这是要诏告天下的意思了。

    康郡王府里,张氏见朱高煦一走,已经是浑身张嘴都说不清了,她必须自救,不能让朱高炽真的怀疑她,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以死明志。

    但,死是不能真死的。

    她为朱高炽诞下了嫡长子,立下了大功,怎么能轻易放弃打下的这一片大好河山?

    将来,朱高炽登基,她贵为皇后,张家便能改换门庭。

    张氏大喊一声,“殿下,妾身冤枉啊!”

    说完,张氏便起身朝屋子里的柱子装了过去,头砰地一声撞在柱子上,令屋里听到的人一阵牙酸。

    “大姐!”张旭很配合地声嘶力竭喊了一声,哭道,“殿下,你们家真是欺负人啊!这么多年,我jiejie为殿下付出的还不够多吗?就算我们做了什么,那都是一心为了殿下啊!”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深深打动了朱高炽的心,他不是不明理,而是太明理了才不掺杂任何感情,这天底下,若说谁是义无反顾地与他站在同一条战线,就只有张氏了。

    “宣太医!”朱高炽发话了。

    太医很快就来了,张氏悠悠醒转,看着朱高炽,欲语泪先流,她伸出手,握住朱高炽的手,“殿下,妾身冤枉啊!”

    朱高炽也饿不知道该怎么说,任由张氏拉着他的手,唇瓣嗫嚅,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张氏的眼泪流得越发欢了,“殿下是不肯相信妾身吗?康郡王府若是乱了,英郡王才是最高兴的那个人,殿下,妾身是什么人,这么多年,殿下都不知道吗?”

    朱高炽点点头,“我自然都是知道的,二弟的性格我也知道,他向来鲁莽,你不要往心里去。”

    其实,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朱高炽的态度,而是宫里的,张氏也明白这个道理,她流着泪道,“二弟一定是在记恨妾身,为的还是韦氏。”

    韦氏才是真正与朱高煦有过牵绊的人。

    朱高炽信了这句话,一边是自己的嫡妻,一边是自己的嫡亲弟弟,好在他不需要做选择,很快,宫里的旨意便来了。

    行人司的宣读完圣旨,张氏这一次是真晕过去了,朱高炽跪在地上,久久都回不过神来,父皇这般,真的是不给他颜面啊!

    做得如此决绝,想必,父皇相信了四弟的话,竟然都不给他辩解的机会。

    朱棣下旨,徐氏也知道了,她彻底相信了朱高煦与张氏有瓜葛的事,气得浑身发抖,一面骂朱高煦,一面怨恨张氏。

    郭氏在她面前,她又很心疼郭氏,觉得闹出这样的事来,郭氏脸上很无光,又不得不替儿子安抚郭氏,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