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清静后寂灭 (第1/2页)
这是前往桃山必经的小镇。 小镇上的居民数日前就迁走了。 有一个中年书生和一个屠夫走入了小镇。 在一阵笔墨飘香后,原本寂静的小镇就变得热闹起来,一个个居民、商旅、游客从不同的角落走出。 最初镇民笑容还有些渗人,躯体也很僵硬,看着就仿佛一个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死人。但很快就活动自如,与常人无疑。 再然后,有一个黑衣青年踏入了小镇。 黑衣青年与书生、屠夫战。 这一战由交手到结束,并未耗去多少时间。 但整个小镇在三个越五境强者摧残之下,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好似被天灾地祸横扫。 有向桃山朝拜的信徒经过,看到这一幅景象,无不被震撼,感到惊骇惶恐,乃至于不停磕头,请求昊天保佑。 废墟中,有一阵咳嗽声响起。 发冠破碎,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王书圣从瓦砾堆中挣扎起身。 回想起和玉连城的短暂交手,王书圣眼中免不了闪过一丝惶恐震惧之色。 就在此时,一个青衣道人出现在他面前,左肩有道血渍,不停的咳嗽着。 这道人来的突兀,让王书圣一怔。 而当他发现这青衣道人正是知守观观主陈某时,更陷入无言的震撼中。 以观主的修为,谁人能伤他? 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很难猜测的问题。 夫子登天后,除了那人,又有谁能伤到观主? 忽然间,王书圣只觉一片阴影笼罩而下,抬头看去,看到了一只黑色布鞋。白色的鞋底,黑布鞋面,从天而降。 这一脚踩到了王书圣的脸上,王书圣连半点反抗之力都没有,脑袋就陷入泥土之中。 玉连城向脚下看了看,眉头一皱: 王书圣气的要吐血。 玉连城抬脚,随便一踢,王书圣顿时破布娃娃般砸了出去。 观主摇了摇头,消失不见。 玉连城也消失。 王书圣再次喷出一口鲜血,从地上站了起来,颤颤巍巍。他面上浮现出一丝怨恨之色: 而这句话刚刚说完,玉连城的身影却再次出现在他面前,眉头一挑:哗啦,袍袖飘飞,纤长完美的手掌化作一道玉光,一掌击出。 一掌携裹风雷,迅疾如电。 王书圣被这一掌击中,顿时横飞而出。 人尚在半空,眼中浮现出不甘恐惧之色,身躯骤然四分五裂开来。 伴随着一缕惋惜之叹,玉连城的身影消失不见。 …… 青峡。 大唐帝国南方群山中的天堑。 若是绕过青峡,就要绕出几千里的山地。 大唐帝国百年前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才将这道峡谷真正意义上的打通。 青峡的经济意义不言而喻,而军事意义也同样重要。若唐国遇到危险,只要有一位绝世强者守在青峡前,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然,那位强者必须足够强,强到佛来杀佛,魔来杀魔,道士杀道士。 而且他还不能休息,更不能睡觉,没时间吃饭喝水,甚至说不定要连续和敌方 的强者连续打上个三天三夜。 世上并非没有这般强大的人物。 比如夫子。 比如大先生。 只是在举世伐唐之战中,夫子登天化月,大先生去拦住观主。 那么,坐镇青峡的就是二先生君陌和一众师弟师妹。 君陌是五境巅峰的高手,受玉连城影响,一身剑术越发登峰造极,而他的师弟师妹,也都是天下最顶尖的人物。 他们守在青峡前,并不轻松。 因为青峡前有二十万神殿骑兵。 虽然因为地形缘故,君陌等人不必面临二十万神殿骑士的正面冲锋。 但神殿骑士却是不畏死亡的发起冲击,从早上但中午,从中午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 一场场高强度战斗下来,他们开始感到疲倦。 他们身上都是血水。 他们手指在颤抖,身躯在颤抖。 他们浑身灰尘,与后山中的潇洒隐士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神殿骑士也很累,甚至有些绝望。 他们看着青峡外的平原上,堆积着不知多少尸体,那些都是这些天死在书院众人手中的人。 而就在双方都很疲倦时,一位道人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道人一身青衣,在他出现后,天谕大神官一个机灵,跪在地上,恭敬的低头。 盔甲摩擦的声音作响,如同一线哗啦奔腾的潮水。不知多少人跪了下来,一片片银光熠熠生辉,好似波浪下的磷光。 书院的学生看着道人,面色微白,但神情坚定。 尤其是二先生,他看着青衣道人,看着青衣道人肩头、胸口的血迹,一片热血沸腾。 青衣道人叹息一声,衣袖随手挥动,虚空中多出一柄道剑。 一柄完全由空气凝成的剑。 道剑刺破长空,向二师兄刺了过去。 剑影缥缈幽澹,仿佛已超出了人间速度的范围。 这一剑不只是对二先生下手,而是对那一群书院学生下手。 在这一道剑光前,四先生的河山盘翻了,无数流沙倾泻而出。五先生的棋盘被削成两半,脸色苍白。六先生的铁锤脱手而飞,虎口血rou模湖。七先生阵法符线尽数被斩断,嘴里喷出一口鲜血…… 最终,这一柄虚无缥缈的道剑,与二先生手中那柄直方大的剑交击。 二先生连退十数步,浑身经脉炸开,浑身衣衫被血打湿,仿佛成了一个血人,但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一剑。 青衣道人了一声,仿佛有些吃惊,旋即一声轻叹,消失不见。 而在青衣道人消失的下一刻,一道黑衣出现在峡谷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