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温不胜、陈渔、赵武、慕容桐皇 (第2/4页)
目之所及,尽是如虹剑光。 漫天上下,无所不在的剑光。 根本瞧不见陈渔所在。 而在耀眼的剑光之中,却又有个极其细微的“点”,如针尖般大小。就算是正常情况,也很难捕捉得到,更何况还是在千百道璀璨剑光之中。 那一个细微的“点”在闪电般移动。 温华忽觉手背一疼,彷佛被细针刺中,掌中木剑已然掉落在地。 紧接着喉咙出生出一股寒意,千百流光倏然溃散,陈渔的剑尖不知何时已出现在温华的喉咙前,只需轻轻往前一送,这位温不胜就死的不能再死。 “我认输,我认输,刀剑无眼,姑娘千万小心。”温华举起双手,连忙向后退了两步。 对于温不胜来说,输了也就输了,丢掉性命就划不来了。 “哈哈,温不胜你又输了!” “前两次好歹出了两剑,结果这次只出了一剑半,越来越不中用了。” “瞧着倒是汉子模样,结果是银样镴枪头,哈哈哈。” “手软脚软的,连剑都拿不稳,该不会昨晚是……嘿嘿……。” 温不胜终归不负众望,还是没能胜下一场比剑。 而相较于前三次的比剑,这次连第二剑都没有完整的递出。按鹰台下,观战的老百姓们笑成一团,往死里喝倒彩。 “老子是不是银样镴枪头叫你媳妇来,一年后保准送你个大胖小子。” 温华从地上捡起木剑,神气扬扬的挂回腰间,瞧他那得意模样,就彷佛是将世上最珍贵的一柄宝剑,挂在天下第一剑客的腰间。 下方女子都羞红了脸,男人则是骂声一片,有人捡起臭鸡蛋、烂白菜就要往温华扔过来。 温不胜瞧着群情激奋,先是低头哈腰的平息群愤,等跑远了跳起脚的骂,然后一熘烟的抛给没影,留下一众骂骂咧咧的围观群众。 于是,这一场轰动的比剑就以如此滑稽的结尾落下帷幕。 以陈渔的性情,瞧见那落荒而逃狼狈不堪的温不胜,也不禁嫣然一笑。那刹那间的风情,如百花盛放,明艳不可方物。 陈渔又向人群望了望,她隐约察觉道一道非比寻常的目光,似乎带着几分熟悉, 却见无论男女都痴痴的望着她,显然沉浸与她先前的倾城一笑之中。或许是感应错了吧,女剑仙心头如是想着,绣鞋一点,飘然而去,果真是翩如惊鸿。 “才分别一年时间,就有了女剑仙的风范啊。那一式‘流光’耍的有模有样,看样子是下过苦功夫的。” 人群中,有黑衣男子轻轻一笑。 他有着无法用笔墨描述的俊美容颜,气度超凡。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注意到他,只怕他当做寻常看热闹的人。 “桐皇,这就是当初去广陵江观潮前,你教了三剑的那个女子?”旁边的白衣女子好奇道。 “嗯,就是她。”慕容桐皇点了点头,微笑道:“她可一点都没有懈怠,比起某人的三天打鱼两天嗮网,可要勤快多了。” 慕容梧竹俏脸微红,争辩道:“人家也没有闲着啊,该修行的时候都修行了的。”不过这话说出来怎么有些底气不足。 她最开始的确是认真修炼,只是察觉到与玉连城的修为差距越来越,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且根本不必担心成为累赘,便故态复萌,成了懒惰的“宅女”。 当然,每天依旧花了不少时间在修行上。 玉连城呵呵一笑,不可知否。 两人随着人群散开,在街上逛起来。 太安城身为离阳国都,繁华喧嚣非比寻常。 即使两人已经在太安城中转悠了数天,却依旧能够发现不少新鲜事物。 尤其是一些偏窄小巷卖的小吃,味道并不比那些酒楼大厨做出来的逊色。 忽然,玉连城凝住了脚步。 “桐皇,怎么了?”慕容梧竹疑惑道。 “陈渔哪里有点小问题。”玉连城低头思索道:“虽然我不让她师徒相称,不过我教了她三剑,说到底也算得上是我半个徒弟。如今眼下有些麻烦,我既然知道,自然是要帮她一把。” “我先离开了,梧竹你自己慢慢逛,要是缺银子就去找渭熊要。” 语罢,身形变得模湖起来,最后消失不见。 “臭桐皇、死桐皇,跑的这么快,分明是见色忘姐!”慕容梧竹气的直跺脚,大发娇嗔。 …… 太安城西郊有一座山。 山上满是翠绿青竹,白雪盖青竹。 素衣木钗的陈渔拾级而上,青竹夹道,白雪皑皑。 那一双美眸流转,欣赏四周景物。纵然已在这山上住了小半年时间,却对这竹海潇潇、层峦叠嶂怎么都看不厌。 方才下过雪,白雪掩映,又是一番别致风情。 在山腰处有一清澈如镜的小湖,颇为惊艳。 而在四季鲜花不谢的湖心岛上,更有一精致的小楼。 湖畔有一条楠木扎成的秀气竹筏,绿竹掩映,风起竹涛响,宛如人间仙境。 而这片仙境的主人,自然就是美名满京华的女剑仙陈渔。 陈渔乘筏而上岛,峨眉微蹙,岛屿中有明显被人进入的痕迹。 她推开小楼的门,就瞧见房间中正坐着一个不速之客。 来人带着皇家贵族气息,昂首挺立,手中端着茶杯,似在品茗。 在此人身旁跟着两名气机绵长如江河的大内扈从,步伐稳重,腰佩裹有黄丝的御赐金刀。 “原来是大皇子。”陈渔眉头一皱,显然是认识来人,轻启朱唇道:“大皇子不去准备册立封王仪式,到小女子这里来作甚?” 眼前这个男子,便是当今的大皇子赵武。 大皇子曾是当今天子的嫡长子,太子的热门人选,因此朝廷早些年聚齐了很大一群太子党。 但皇后赵稚偏爱小儿子赵篆,皇帝不惜有违立嫡长不立竖幼的组训。于是太子之位就与大皇子赵武擦身而过,落在四皇子赵篆身上。 不过皇后赵稚教子有方,两兄弟之间分担没有嫌隙,反而十分亲近。 以雄毅负有先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