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灭天人,斩天龙 (第2/3页)
刻了。 玉连城手指一引,神念涌入其中,立时就有一股金色生机从圣血中剥离出来。而圣血也迅速褪去金黄,转化为凡血。 那一股生机则是涌入玉连城体内,这股生机将雷霆之力驱逐出去,并迅助速恢复他的伤势。 “不够,还远远不够。” 圣血中的生机虽然磅礴,但就只有这么一小葫芦的血,既要驱逐紫雷闪电,又要恢复伤势,根本不可能两者兼顾。 感受着不断流泻的气运,玉连城眸光微微闪烁,决定翻出最后一张底牌。 心念流转间,玉连城的神识沸腾,一座石门浮现,轰然洞开,其中传来一股股精纯雄浑的真气。 那真气与玉连城的同出一源,没有丝毫不协之处,仿佛本就是出自他另一具身体之中。 而且这一股力量源源不断,雄浑磅礴至不可思议的地步,似乎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无休止的传送过来。 顷刻间,紫雷的力量被驱逐,磅礴的生机灌入,以叫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飞速愈合损伤,血rou重生,气机转眼间恢复至巅峰状态。 玉连城站起身子,活动了下手脚,骨骼咯咯作响,感觉好极了。 “各位,准备好了么?” 他抬头望向天际,咧嘴一笑。轰!磅礴气机冲摄云霄,层云惊散,一轮圆月洒下月光。 几道缥缈的人影模糊了一下,似乎很是吃惊玉连城能够如此迅速恢复巅峰。 片刻后,玉连城感觉到那一股“线”离开了他的身体,那原本被偷走的真气也送了回来。 一个能正面硬抗紫雷劫龙的强者,并非这群仙人能够对付的,所以稍微商议一番,就决定以和为贵。 就像小偷入室偷窃,被身强体壮的主人发现,既打不过,又跑不过,唯有讪笑一番,将先前偷窃之物一一放下,以此表示诚意。 玉连城舒展手臂,左手虚抓,摄住那一根无形的“线”,然后咧嘴一笑,露出杀意凛然的笑容:“现在想走,晚了啊。” 用力一扯。 天门之内,一道人影惨叫这坠落了下来。 仙人变成谪仙人。 没有先前的缥缈从容,狼狈不堪。 狼狈中更带着一丝恐惧。 “接我一拳,不死就放过你。” 玉连城面带冷笑,穿空而上,人影与那一道谪仙人交错的瞬间,一拳轰出。 那谪仙顿觉杀机汹涌而来,无论闪避又或者抵抗,竟都已来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拳不断在眼前不断放大。 大如房屋,大如山岳,最后充塞了整个视野。 砰!! 拳力澎湃汹涌而出。 谪仙人胸口已破开了一个血淋淋的窟窿,轰然倒飞,气息已绝。 谪仙变成了死人。 这些所谓看似高高在上的仙人,真斗起来,未必能胜得过凡间武夫,更何况还是玉连城这般超凡武夫。 旋即,玉连城身形一转,向天门所在位置飞了过去。 他浑身肌肤散发出莹莹玉光,长发飞扬,整个人比所谓的仙人更加缥缈,那一身仙气,就仿佛是要溢出来了一般。 “诸位,你们好啊。” 玉连城轰然闯入天门之中,看着面前几尊仙人,嘴角带着几分嘲讽的冷笑:“规矩还是还先前那位一样,反接下我一拳,就不用死,咱们账一笔勾销。” 那几位仙人忽望一眼,同时向玉连城杀来。 “嘿,不必着急,挨个挨个的来。” 玉连城五指轮转,握紧拳头,拳如高天,拳如神山。 轰! 轰!! 轰!!! 这一天,北莽、北凉边境交界处有仙人陨落。 …… ………… 北莽真龙张口一吐,一道紫雷闪电轰在十丈外的忿怒金刚法相身上,忿怒金刚法相被贯穿紫雷贯穿胸口,踉跄倒退,身形近乎虚幻。 龙尾摆动,又卷来一阵铺天盖地的飓风狂飙,将观自在上师法相、莲花王上师法相的攻击化解。 连续轰开白衣观音的三尊法相,北莽真龙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调转龙头,风雷声大作中,朝相反的方向飞去。 它瞧见了玉连城一拳轰杀谪仙人的一幕,也看到了对方进入天门,不停有仙人被打下凡尘的景象。 心胆俱丧。 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北莽真龙刚飞出两三百丈距离,昏暗夜幕低垂,一道人影已凭空虚立在它前方十丈距离。 罡风吹拂,黑衣猎猎作响。 那黑色身影伫立在半空中,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他的容貌俊美的近乎妖异,并不显得如何高大的身躯,竟给人宛如般雄伟的感觉,仿佛随时可以支撑起一片天幕。 “占了我的便宜就走,哪有这种好事。”玉连城呵呵一笑,一双如墨双瞳看向北莽真龙。 不知为何,在被这双眼睛看着的刹那,北莽真龙竟无端生出了一种名为恐惧的情绪。 它抬起头颅,张开血盆大口,遍布利齿的口中满蕴紫雷,猛然吐出一个巨大的雷球,轰然向玉连城砸了过去。 也不看这雷球是否会起作用,北莽真龙果断的选择了另一个方向逃走。 它驾驭着一股虚无缥缈的气机,身形迅速缩小,化作毫不起眼的存在。并且在虚实间随意转化,或处于真实,或位于虚空,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飞遁。 瞬息间,它就已到了百丈之外。 以这种速度飞行,又何必担心会被那人追上。 “咦,你竟然还有这种神通,果然不愧是天龙,我有些欣赏你了。” 一把清朗缥缈的声音响起,带着玩笑的意味:“怎么样,有没有效忠本座的打算,这样我就不宰你了,如此天赐良机可不是随时都有。” 北莽真龙金色眼珠微微一转,就看到了身侧那一道黑色身影,同样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超然姿态前行。 北莽真龙低吼一声,雷电共作,风雨相随,遁走的速度赫然变得更快了,即使是以六珠菩萨这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