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6章 真相大白 (第2/2页)
感大王占据通天河一事,观音早就知晓,或者说灵感大王是奉命行事。 有人说,灵感大王只不过是观音为西游取经安排的一难而已。 如果真是这样,观世音更不必着急。 况且,西游记原文: 那二位欠身道:“你等取经,怎么不走正路,却蹶到我这里来?” …… 可见通天河并非西游取经必经之路,也不是西游计划中的一部分。 而是孙悟空将众人引到这里。 还有一个十分可疑的地方,那就是观音降服灵感大王,将一众水怪鱼精全部灭杀,未留一个活口。 原文如下: 菩萨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 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篮里亮灼灼一尾金鱼,还斩眼动鳞。 …… 八戒与沙僧,分开水道,径往那水鼋之第找寻师父。 原来那里边水怪鱼精,尽皆死烂。 …… 尽皆死烂! 没错,陈家庄这一代的水怪鱼精全部被观世音灭杀了。 如果说灵感大王一年只吃一对童男女,造下杀虐,死有余辜。 那么其余水怪又有何错? 在西游记中,陈家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富的流油,甚至可以说是西天取经最富有的村庄。 可见,灵感大王除了一年吃一对童男女并未作恶,反而遵守约定,保佑一方平安。 并且,陈家庄从未要求孙悟空师徒斩妖除魔,只是要求他们扮作童男女替死即可,即便事情败露,灵感大王逃走,陈家人也没有慌张,更没有担心妖怪回来报复。 而是犒劳唐僧众人,送他们离开,之后唐僧被擒,那是后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余水怪并没有作恶,而是保护一方风调雨顺。 金鱼在古代象征的是富贵吉祥,民间张贴的招财童子画像多半也会抱着一条金鱼。 况且,灵感大王每次到访陈家庄都自带香风,好处多多,与其他妖怪的腥风截然不同,陈家庄人自然不会反感灵感大王。 佛教讲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 但是,为什么吃人的灵感大王可以活命,听令于灵感大王、未曾作恶的水怪鱼精却要全部灭绝。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不可见人的勾当? 菩萨所为,难道是在杀人灭口? 种种可疑迹象,令人不得不联想到观音的另一个身份——送子观音。 送子观音,别名:注生娘娘,观音大士,观音菩萨,观世音。 史书记载:送子观音原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名叫妙善。 楚庄王为大女儿妙清、二女儿妙音、分别选文、武状元为婿,并且打算为三女儿妙善招一位夫婿进宫,以继承王位。 妙善从小吃斋信佛,根本不愿成婚,一心想要削发为尼。 楚庄王施之家法,妙善宁死不从。 楚庄王怒气之下,命她饮剑自刎。但剑在她的脖子上,不仅没有伤害她,反而自断成上千节。 十恶不赦、狠心的父亲又下令把她闷死,让她的灵魂意外下了地狱。 掌管地狱的阎罗王好心,让妙善在南海普陀山复活(普陀山在ZJ省杭州湾外的东海中)。 妙善复活时站在普陀山一座水池中的莲花上,并最终在普陀山修炼成佛。 …… 这就是史书关于送子观音的记载。 送子观音顾名思义就是赠送童子。 可是,这些童子又从哪里来呢? 有没有可能是观世音命令灵感大王下届收集童子? 可是,世间之大,每年一对童男女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这样看来,似乎这种猜测不合情理。 那真相又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大胆猜想,落伽山偌大的荷花池难道只有一只金鱼? 似乎不太可能。 因为池塘中的金鱼往往都是成群结队。 有没有可能灵感大王只是其中一条普普通通的金鱼。 八百里宽的通天河,其长度无法想象。 灵感大王只不过霸占了陈家庄这一段。 从整条通天河来看,陈家庄只是其上一个点而已。 孙悟空恰巧就撞在这个点上,你说巧合不巧合?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偶然之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性。 有没有一种可能:观世音早已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网络,来帮助她搜集童男童女。 灵感大王只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点而已。 而这个系统便建立在八百里通天河上。 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 你给我童男女,我保你风调雨顺。 如此一来,送子观音便可以拥有享不尽的人间供奉。 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 可是,这种saocao作一旦暴露,便会玷污佛教清誉,甚至给观世音召来杀身之祸。 因为佛教普度众生的形象不容玷污。 所以观世音才会不顾形象,风尘仆仆奔赴通天河,施展雷霆手段,灭杀可能知道内情的水怪鱼精,然后降服灵感大王,彻底废掉这个搜集点。 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我们不妨站在观音的立场去分析一下这件事情最根本的起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只是为了获得香火,可以有无数途径。 灶王爷、财神爷、福禄寿、门神等等为了获取香火,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手段多多。 为什么只有观世音选择了饭卖人口? 这就要从观音早年的经历说起。 先前已经说过,妙善被亲生父亲活活闷气,她的心中必然会有怨气? 这种怨气不同于其他,它无处发泄。 因为妙善不能指责父亲,更不能欺师灭祖。 明明知道父亲不仁,她却不能不义。 即便是平头老百姓也不能因为父亲犯错,而迁怒父亲。 这从哪吒身上也可以看的出来。 哪吒削rou还母,削骨还父。 重生之后仍然遵守君臣父子,三纲五常。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也不能例外。 既然无法将怨恨宣泄到父亲身上,那她只能在其他地方发泄。 于是,她便借助童子搜集网络,逼迫通天河沿岸的父母把子女送到灵感大王手中。 让他们饱尝丧子之痛,以解妙善心头之恨。 金鳞缓缓合上西游取经图。 …… 大雷音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