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四章:他肯定能够识破的! (第1/2页)
,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怎么样?” 徐文兴致勃勃的看向张敏。 张敏眉头一皱。 “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 “没有我预想中的好。” 张敏中肯的说道。 徐文按下了电脑里面的暂停键,饶有兴趣的看向张敏。 “那你预想中的是什么样的呢?” “起码也应该是《疯狂的石头》那个样子的吧,环环相扣剧情紧张,让人看完之后欲罢不能的感觉。” 张敏想了想之后说道。 徐文无奈的笑了笑,合上了电脑。 “小成本的电影你还想要它怎么样呢?《疯狂的石头》投资足以拍出十部这样的作品了。” “你拿他们两个相比,这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事情,再说了,一个是我这段时间里专心致志筹划的作品。” “另外一个则是我这段时间里面执导的十部作品之一,我自然是不能投入很多的精力。” “退一万步说,我只是在导演编剧现有的故事基础上做出指点,又不是我写的,你要怪就去怪导演。” 杀青的第一部小成本剪辑出来之后,徐文就迫不及待的拿给张敏看。 说实话徐文对于这几部的小成本电影的杀青是很兴奋的。 因为这几部电影是他首次没有开天眼,单纯的利用自己的能力去监制的作品。 虽然只是几部小成本电影,但是对于徐文来说,这个兴奋感也足以维持他自己的好心情了。 张敏能够理解徐文的话,但依旧缓解不了她此刻烦躁的心情。 听完徐文的话之后,张敏双手插进自己的头发里,使劲的揉搓。 “哎呀呀!现在怎么办啊! 指望这群人去打败黄瑜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眼看张敏一副梅超风的模样,徐文摇了摇头。 “想着要新人把黄瑜给拉下来,这本就是不现实的问题。” “人家毕竟有两三部成功的作品,不管是人气还是经验都要比新人高。” “你为啥要这么针对黄瑜啊?我以为你一口气成立十部电影是为了改变策略呢,怎么又开始针对黄瑜了呢?” 徐文对于张敏这么处心积虑的要把新人跟黄瑜比感到不理解。 张敏叹了口气。 “不是要跟黄瑜比,而是目前黄瑜走了,公司内能够接替你的人就没了。” “接替我?我现在离退休还早着呢。” “你能够保证自己未来不会又脑子一抽的跑到什么话剧院或者是什么地方,一呆就是好几年吗?” 张敏没好气的看着徐文。 徐文一时语塞。 这个他的确不能够保证。 他也只能安慰张敏。 “慢慢来吧,总会能够找到的。” “但愿如此吧,对了,你的动漫工作室怎么样了?” 虽然徐文不打算把动漫工作室的事情融入到公司的业务里。 但是作为徐文的朋友,张敏对这件事情还是略知一二的。 毕竟一下投入几千万,也不是一笔小投资。 徐文笑了笑。 “目前选址已经选定好了,招聘公告也已经发出去了,就等着人员配齐之后,就正式工作了。” “行吧,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开始想要折腾动漫这一块,不过你既然已经干了,那我自然是支持你的,只是你为什么要把动漫工作室的名字叫做什么...不吉利工作室?哪有人给自己取名不吉利的。” 张敏一脸疑惑的说道。 徐文双手一摊。 “因为叫另外一个名字侵权了。” “啥?” 张敏愣了一下,没有理解徐文的梗。 徐文笑着摆了摆手。 “没啥没啥,等我们第一部动漫电影上院线,到时候我送你一张电影票哈。” “希望能看到吧,动漫电影这玩意,我找人打听过,短则一两年,多则两三年才能够出来一部电影,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我死了没有。” id=wzsy> 张敏此刻因为电影的事情,说什么玩笑话都不像是在开玩笑。 弄的徐文也是哭笑不得。 自从那天跟徐文见完面之后宫俊那边的动作很快,带着全部的家当来到了江浙。 而徐文这边也是飞快的把工作室给创建好了。 因为注册公司起来颇为繁琐,同时还有一系列的手续要弄,所以徐文干脆买下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动漫工作室。 直接接管现成的场地跟设备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现在只要有了人就可以开工了。 这家动漫工作室因为经营不善,在徐文接手的时候员工也都没几个了。 算上前台,前后不过五个人。 所以徐文也不需要太过于cao心员工安置问题。 愿意留下就留下,想走按照N+1赔偿走人。 反正动漫工作室需要的往往也只是画图机器,并不是创造机器。 做完这一切之后,徐文直接就开始安排招聘事宜。 同时徐文也从几个猎头公司里面挖过来了几个管理公司颇有才能的人来协助宫俊。 经历过自己成立公司的徐文知道。 艺术跟现实是相辅相成的。 宫俊负责的是艺术的感性部分。 而徐文招聘的几个是负责日常公司管理的理性部分。 毕竟一家公司的运营需要处理的是方方面面。 就好比徐文当初,若是公司里面没有张敏在管理者。 徐文也不可能一个人在外面过的那么潇洒。 梦想落地也是需要柴米油盐的。 所以徐文这么做,也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宫俊少走一部分的老路。 只不过名字这一块,倒是让张敏诟病了。 的确是没有那家公司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叫做“不吉利”的。 目前徐文成立公司的事情,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一条后路,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张敏跟徐文的谈话结束没多久。 就开始安排率先剪辑完成的电影准备上映院线了。 因为是小成本电影,所以公司也没有安排什么宣传。 打算靠着电影质量硬拼一波,看一看能不能杀出重围。 而且因为后面的九部电影杀青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张敏安排的上映基本上也都是无缝衔接,甚至是同时期上映多部电影。 打算走一波长线钓大鱼的路线。 靠数量冲票房。 但徐文这个名字本来就自带一定的话题度,所以纵使这部电影的宣传少得可怜。 可还是引起了一部分媒体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