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九章 中日友好靠棒子? (第2/2页)
事现代化,我个人甚至认为农业现代化,芯片半导体产业都是绕不过去的呀,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不能说一切都是虚幻吧,但至少根基不牢,很容易被别人掐脖子,您说是不是?” 导师含笑看着一脸认真的李达康: “这就是你上次跟我说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尤其是从0到1这个过程,我们再难也要想办法迈出这一步?” 李达康再次露出一丝不好意思,不过却很肯定的点点头。 “那达康我问你,接下来的RB之行,你已经想好怎么做了吗?” 李达康诚实的回答: “老师,我现在倒是有一点头绪了,毕竟俗话说得好,任何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突破,RB当然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也有左翼右翼之分,相信应该能够找到机会的,只不过具体到底该怎么做……” 李达康顿了顿之后,然后露出一丝苦笑: “您也知道,我本科学的是土木,对芯片半导体完全就是外行,所以现在就说我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完整的思路,那肯定就是吹牛了。” 听李达康这样说,导师脸上的笑容更盛,他鼓励李达康道: “没事达康,对芯片半导体我也不懂,其实要我说吧,你是外行可能还是好事,所谓无知者无畏嘛,而你想做的事情,我认为恰恰就需要一点无畏的精神。” 导师顿了顿,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苦笑: “达康,我也不怕跟你说实话,就你想干的事情吧,我请教过不少专家,可几乎所有人都大摇其头,认为造芯片太难了,难道要远远超过当年的造原子弹,所以大多数自认为很理性的专家,说根据咱们国家目前的现状,这个东西可能还是造不如买。” “啊?!那这些人的理由呢?” “理由?理由我刚才不是说了吗,首先是大多数人都认为造芯片很难,一旦不能成功,那就劳民伤财,其次,他们认为芯片半导体产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留地呀,一旦我们也进入这个领域,都可能破坏当前来之不易的国际环境。” “呵呵呵……” 听了导师的话,李达康也忘记这里是在大内,当时就被气笑了,不过还真别说,在现在的1999年,不乃至20年之后的2019年,国内抱这种想法的都大有人在。 并且更加可悲的是,抱有这种想法的,大多还是那些自诩的“精英”。 聊了大概15分钟后,导师突然拿出一份资料,然后对李达康说道: “好了达康,其他人怎么想你不用去管,认准的事情就努力去做,这点我支持你,我刚才说了,我对芯片半导体行业同样是外行,这里正好有一份来自RB的消息,你拿起看看,也评估一下这个消息出来以后,对这个产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哦?” 李达康接过导师递过来的资料快速浏览起来。 消息很简单,一共两条,一条是说RB的几家半导体巨头日立、NEC、三菱将自家DRAM业务抽离,组建国家队“尔必达”抱团取暖。 另外一条,是说日立、三菱和富士通有意将各自的半导体部门合并,成立代工企业“瑞萨”。合资生产65nm制程、45nm制程的芯片,以此抗衡三星和英特尔。 很明显,无论是“尔必达”或者“瑞萨”,其实是RB人看到自己在半导体行业的颓势,于是想复制当年六七十年代的做法,再次来一个绝地反击了。 “怎么样达康,对于这个尔必达还有瑞萨,你个人是什么看法?” “呵呵,RB人的想法虽好,只可惜时代已经不同,他们还想用这种方式复制成功,大概率会失望吧。” “哦,你的想法可与众不同,在你来之前,我还请教了其他很多专家,大多人对RB人的做法赞不绝口,嘿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本来是咱们国家的最大优势,可很多人都说,其实在这方面,RB人也不遑多让啊,比如他们能在战后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也是靠这一招,这次他们再次祭出这一招,可是有很多人都非常看好他们。” “时代不同了,老师,” 李达康很自信的对面去的老人家说道。 必须特别说明的是,李达康当然有这个自信,因为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这个“尔必达”还有“瑞萨”最后是个什么下场。 并且说实话,当李达康看到这条消息,这倒是让他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找到了一条非常明晰的思路。 “…….嘿嘿,中日友好靠韩国,这句话果然没说错呀,看来我这次去RB想要有所收获,最好就是从这方面入手啊,嗯,从这方面入手……” “达康,达康,” 导师打断了李达康的走神: “你现在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不看好这个“尔必达”还有“瑞萨”,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哦,好的。” 李达康定了定神,开始解释自己不看好的原因。 而这一切,其实还是要从“复杂经济学”当中找原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