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92.来者不善 (第2/2页)
……” 于是。 三日后。 狐裘大人听到了自己旁边这个道人的低语: “大人,跑……还是不跑?” …… “报!!!” 历阳、高邮。 一名传令兵快步来到了镇守府正堂门外,高声喝到: “总管!三神僧邀总管前去,说是有要事相商。” “……” 杜伏威的眉头皱起,看了一眼旁边老神在在的天玑道人,回复了一声: “好,我马上就去。” 等传令兵退下后,杜伏威才对天玑问道: “道长,三神僧乃是道长一人邀请而来,也一直是道长与他们接触,为何忽然找到杜某头上了?” 天玑微微一笑: “杜总管一身金刚龙象神力便出自佛门,说起来亦是与三神僧有些渊源。可以晚辈自居,为何这三位就不能找你了?” “……” 杜伏威眉头微皱。 但却也不在多问,而是直接起身走了出去。 一路上穿过了一片演武场,演武场上,在这还不算春暖花开之际,一群军卒赤膊而武,浑身肌rou刀刻斧凿一般,正是声威滔天之时。 而训练这些军卒的教头却是几个身躯同样魁梧健壮的僧人。 杜伏威没在意,继续往前走。 最后一路来到了一户单独的小院落前,他下意识的放慢了脚步,魁梧的身躯也弯了下来,露出了恭敬之意。 在院门口轻声喊道: “晚辈杜伏威,特来拜会三位大师。” 话音落,杜伏威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下意识的抬起了头。 瞬间,他的瞳孔一缩。 自己面前无声无息的多了一个僧人的幻影。 看这幻影飘忽、模糊,似有千面,似佛相、似人相、似我相。 千变万化! 见杜伏威抬头后,空灵寂灭的声音响起: “阿弥陀佛,杜总管,适才寺院僧人来报,那位守初道长与李侍郎,已经出现在丹阳地界。行进方向正是历阳。” “……?” 杜伏威的眼里光芒一闪: “她当真来了!?” - 可面对他这问题,这幻影并无回答之意,只是说道: “悟道之争,轻则移山填海,重则生灵涂炭。如今历阳郡内诸多善信,若此番任由其进入历阳,争斗起来,恐伤及无辜。估算下路程,若今晚出发,应该能在两日后拦截到他们二人。还请杜统领早做准备,安排行事。” 听到这话,杜伏威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直接点头: “当如此。那……杜某这便下去准备,三位大师可还有其他吩咐?” “阿弥陀佛。没有了,此役,便有劳了。” “应该的。” 杜伏威拱手便走。 不到百息的时间,整个城主府中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 一个又一个传令兵持令而去。 整个历阳城中的精锐人马开始集结,粮草辎重一应装填。 一看这情况就知晓,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新兵新丁,而是一支百战之军。 而杜伏威则再次走进了正厅,看着那似乎从来没动过位置的天玑道人,说道: “李侍郎和那个李守初,要来了。” “……” 天玑不为所动。 眯着眼睛就像是没听到一般。 而杜伏威则问道: “道长算无遗策,我以命军队集结,今夜出发。道长可要跟我一起去?” 这时,天玑终于睁开了眼。 接着微微摇头: “贫道便不去了。高邮非龙脉纵横之地,贫道并非师尊,寻找龙脉之时,还需要一些几日时间。这一次,便有三神僧跟随杜居士去罢,贫道利用这些时日,寻得龙脉,好为杜居士归来时踏入悟道做准备。” “……” 杜伏威此时此刻的脸上表情不动,但声音里已经出现了一抹认真: “这一局,是道长设计的。道长这个主心骨若不在,杜某怕行差踏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认真,且言语里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 可天玑却笑了。 “此役虽是贫道设计,可一切无非是顺水推舟罢了。那玄奘自桑泉之后,回归禅院后,却偏偏不要修佛了。菩提禅院五百年间就出了这么一个佛子。 出门一趟,回来时却连佛都不修了,当着全寺上下称言此佛非佛,此理非理。 能把一位佛子的佛心击碎到如此地步,那便是菩提禅院、乃至世间佛门之敌。贫道所做的,无非是给了他们一个名字罢了。 杜总管经营历阳,可论起根脚,处处受江南士族制约,贫道为杜总管分忧,请来了菩提禅院三神僧出山坐镇,怎么听起来杜总管非但不感谢,反倒责怪起贫道临阵脱逃了? ……怎么?杜总管这道,难道不悟了?不悟道,到时又该如何和李密、窦建德一众人来争呢?” “……” 一番话语说的杜伏威哑口无言。 本能的,他眯着眼,瞅着这个修为似乎与自己伯仲之间,可不知为何,却总觉得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之物一样的道人…… 他想了想,说道: “道长不是精通卜算之道么?……此时出发在即,不知可卜算出来什么结果了?” “事关重大,天机遮掩……贫道亦推算不出来此次会发生什么。但……” 天玑说着,终于站了起来,冲着杜伏威稽首一礼: “只是还希望三清护佑,佑得杜总管马到功成了。” 好话、赖话,悉数被天玑给说完了。 甚至一点机会都没给杜伏威留。 但杜伏威却也不是个犹豫不决的性子。 若真犹豫不决,他也走不到今天。 于是,他深深的看了天玑一眼,点头: “那就仰仗道长吉言了。” 话音落,踏步而出。 点兵在即,诸多事物还要安排,可是半点耽误不得。 而等他走后,天玑脸上才露出了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 高深莫测。 …… 于是,当赶着走赶着玩的李臻,在看到了丹阳与历阳交界的百里原处,看到了那散发着浓烈杀气的军卒时,才对狐裘大人问出了这句话。 眼前,军卒数万。 一片呜呜泱泱。 浑厚凛冽的杀气笔直的冲着李臻扑了过来,提醒着他们的来者不善。 而李臻问完,目光却看向了一个方向。 在那边,有一群阳光下闪闪发亮的光头,同样用气机锁定了他。 为首的,却是一个在风中飘忽不定的黑衣僧人的幻影。 而李臻,在这个幻影身上,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机。 那是同为悟道之人,才有的道理。 这群人,来者不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