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14.陷阵 (第1/2页)
,大隋说书人 “二公子当真要如此!?” 二骑回军,杜如晦眉头紧皱。 “克明兄。” 李世民认真的看着他,摇了摇头: “此战,避无可避。” “……” 杜如晦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同样往军阵之中走的孙华…… 没有再选择继续说下去。 事到如今,不管是为了唐俭,还是为了心中那一口气,这一仗都是必打的了。 所以,这时候他最不能做的,就是在一军主将决定作战时,在说什么有损士气之言。 不仅如此。 他这一战,同样不能逃避。 虽然他也没上过战阵,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但这一战,他也必须要打。 一,他是河东主簿,是河东的父母官。 有贼人来此,其他文官怎么想,他不知道,可在他这里……这孙华与母端儿一样,皆是知法犯法之徒! 不打,有违心中道义! 二,这一战事关道长与玄奘法师,虽然乍一看他如果不参与,好像是最安全的。可是,男儿心头那三尺傲气存然于胸。 让这些军卒为了自己去拼命,而偏偏自己在后面当缩头乌龟? 这名声,不要了? 所以,既然李世民决定要打,要堂堂正正的打,那打便是了…… 孙华刚才的意思很简单,两千七对两千七。 你是骑兵,我是步卒。 无妨。 生死无论,直到一方死完为止! 那就打! “呜呜呜呜……” 听到了后方低沉的号角声,李世民的身上杀意开始鼓荡! …… 两块军阵开始退却。 入城。 桑泉城下,只留了两千七百零一人。 孙华说到做到。 而对面,全军摆好了冲锋尖锥之阵后,李世民一马当先,看到远方的敌人,他眼里同样闪过了一丝佩服。 彼为仇敌。 可同样,堂堂正正对阵之军,心中武意绝对不弱于人! 此役,与奇谋无关,与诡道无紧。 仇,是当初结下的。 今日便要堂堂正正的来了结! “二公子,可需要动员?” 手持判官笔,神念盈满的杜如晦问道。 “……” 李世民无言,左看,右看。 这些,都是自己的亲兵。 一场接着一场的鏖战,和自己一路拼杀过来的。 着轻甲,有一长枪,佩一短刃。 动员? 何须动员! 两千七百余骑,迎风而立。 人不动,马不动。 “克明,小心了。” 去掉了所谓的最后的客套。 李世民的目光中,逐渐泛起了一丝凌厉至极的光辉。 手里的长枪嗡鸣作响。 “呜! ! ” 号角声冲天而起! 而伴随着这一声号角,李世民长枪遥指: “杀!” “杀! ! !” 骑兵爆喝,而那为首的将领已经化作了一道流光。 冲! ! 骑兵们开始冲锋,如同一把长矛,直插那两千七百部曲。 而那两千七百部族面对骑兵冲锋,脸上却没有任何胆怯之意。 只是身上亮起了一团幽蓝。 这些幽蓝迅速的链接在了一起,组成了一道蓝色的屏障。 “铮!” 孙华抽出了腰间那把斑驳痕迹无数的佩刀。 而他抽出了刀,所有人便都抽出了刀! …… “二公子,小心了!那刀阵贸然冲入,蓝光便会化作尖刺!” 杜如晦飞快提醒,可李世民却早就知道。 “克明,退到最后,莫要阻碍我等冲锋,疾!” “疾! ! ” 他带头,身后的一群将领们身上同时亮起了锐利的色彩。 此为八柱国之一李虎所留的军阵绝学,名为“天罡战图”,修习者,以罡气护体,周身气劲浑然不漏! 虽然做不到如同对方那显锋军一般,千刃尽在一人如臂直使,可却胜在灵活多变,基础牢固。修习者可从学武打熬气力之时,便开始修习,一步一步向上,从武学炼血,到出尘炼牛基础夯实,招式默契,军阵协调。 此刻,李世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