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68.冤家路窄 (第1/2页)
大隋说书人正文卷568.冤家路窄雨下了一整夜。 直到第二天天光欲明时,才算停了下来。 雨后的空气处处透露着清新,而维持了几乎可以说一昼夜的金光,李臻的脸色也不可避免的有些憔悴。 早上,一些流民自发的便去拾取柴禾,哪怕湿了些,可也要烧些热汤来喝。 而李臻则干脆直接回到马车里面躺着去了。 把一切交给了玄奘和杜如晦。 众人捡了柴生了火,一碗混合着碎rou和野菜的rou汤下了肚,驱散了昨夜的寒意后,杜如晦便让所有人重新上路。 去虞乡,大概一日半的路途。 尽量不要耽搁为好。 这群贼人如今已经成了杜如晦的心头之患,半点都踏实不下来。 但是。 似乎这条路真就如小道童口中的“大利”一般,走的竟然极为顺利。 整个一昼夜的时间里,队伍都没遇到任何阻拦。 好像那些贼人完全消失了一样。 一下让杜如晦有些恍惚。 好像昨天的经历就是一场梦。 不过,他也果断,见这一路似乎真的太平了,晚上干脆就没让大家伙休息。哪怕身子如何疲惫,也依旧要走。 通往虞乡的路用一天半的时间,是考虑到正常车马正常休息的时间。昼行夜息,需要一天半。 而杜如晦干脆就不休息了,带领着队伍一路抹黑前进,并且把于家两兄弟交给了李臻后,亲自担当探哨,带着官差抹黑前行带路。 走了整整超过20小时,就在这些流民的精气神已经到达极限的时候,终于,他们看到了虞乡的界碑。 以及界碑处,和杜如晦站在一起的两名骑兵。 队伍停止前进,黑夜之中,这些流民干脆一屁股坐在官道上,不顾那泥泞,无论如何都起不来了。 李臻下车,走到界碑前,就听到杜如晦对那俩骑兵说道: “如此,那我等便在此处扎营歇息,天亮之后,请转告抚慰督史,下官自当前往拜会。有劳二位将军了。” 俩骑兵一拱手: “不敢,大人的话,我二人这边回去禀报将军。” “请。” 两骑策马而走,很快便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而李臻则看着露出如释重负之色的杜如晦问道: “抚慰督史?……这俩人是什么人?“ “道长!玄英的卦,太准了啊!” 多日的风霜之下,杜如晦充满疲惫的脸上满是喜悦: “李公麾下来了一名抚慰督史,如今就在虞乡!刚才发现了咱们后,我一拿出公文报明了来意,他们便让咱们在这先行歇息一晚,明日去与抚慰督史会面!他们的军营就在离咱们这不远的地方,终于安全了!” 李臻下意识的看向远方。 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几处不甚明亮的火光。 心底也松快了些。 于是点点头: “那让大伙休息吧。” “嗯!” 有了军卒在侧,可比荒郊野外没个什么依靠要强上太多太多了。 哪怕已经快要天明,可也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 天明时。 “报,将军,指挥使唐俭求见。” 虞乡城中,李世民才刚起来,就听到了外面的声音。 “让他进来。” 正那毛巾擦脸的李世民看着走进来的唐俭,直接问道: “有什么事?这么早便入城?” “将军,昨夜城外来了一伙人。约有两千之数,目前正在虞乡界碑处休息。” “哦?” 李世民一挑眉毛: “两千之数?……对方可曾报明来意?” 唐俭点点头: “说的是一伙流民,领头之人名为杜如晦,正是新上任的河东主簿。” “……” 李世民一愣,下意识的问道: “谁?” “杜如晦!新上任的河东主簿。” “杜克明!?” 听到李世民那带着惊讶的话语,唐俭反倒有些疑惑: “将军认识?” “认识,杜陵杜氏之后,咱们在洛阳时有过交际。现在咱们用的熏制rou食之法,就是从他那得来的……他带着流民而来?这些流民战斗力如何?可带了武器?” 放下了毛巾,李世民一指挂在杆子上的铠甲,唐俭便走上前来帮着他束甲。 同时说道: “并没有什么兵刃,而且他们扎营的帐篷都凑不齐,不少人都是睡在地上的。看起来似乎很是疲惫,昨夜抵达时,已是丑时过半了。估计走的不近。问过了来意,说是路遇贼人,前来寻求帮助。但为了稳妥起见,末将没让他们离这边太近,而是安置在了界碑附近,并且派了一只百人队监视他们。直到末将入城时,他们都老老实实在休息。而昨晚对方还说今日会来拜访将军。” “一伙流民,被河东主簿领着……走了一夜的路,还遇到了贼人?” 李世民来了兴趣。 “这河东最大的贼人,不就是这些被咱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