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54.你替你大哥去河东 (第1/2页)
大隋说书人正文卷554.你替你大哥去河东彭城。 “呜~~~~~” 号角声低沉响起。 在彭城百官的恭送之下,大船即将拔锚,重新起航。 这会儿,是逆风。 按照道理来讲,那三千殿脚女该身穿白衣,身背纤绳拉着大船逆风前进的。 但并没有。 因为今天的陛下想试试新东西。 “吱嘎吱嘎吱嘎……” 铁链船锚在船夫拧动的绞盘中缓缓升起,同时,龙船周身那密密麻麻的血楠纹路之中,有着一抹流光溢彩在游荡。 船身开始在水面上下沉浮,给人一种……活过来的感觉。 就像是一只浮潜在水中的巨兽,呼吸之间,好似准备着什么。 而就在这时,码头官道旁忽然有马蹄声响起。 守备在彭城沿路街道的官兵立刻警惕起来,可当他们看到那纵马疾驰的灰衣人影时,原本警惕的神色却消失不见。 根本都不阻拦,甚至连码头下面相送的官员们都让开了道路。 任凭那灰衣人疾驰到码头尽头,拉扯缰绳! 战马嘶鸣,前蹄高台之下,他袍下猛然抖出来一把造型精巧的弩箭,对准了大船之上。 “嗖!” 急促响亮的破风呼哨声响起。 飞到大船之前时,凭空爆裂。 “啪!” 船上即刻出现了几个内侍,神色警惕。 可看到那灰袍人后,却没有说什么。 接着,薛如龙的身影出现在甲板之上。 灰袍人看到薛如龙的瞬间,手中的弩箭一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约有擀面杖粗细的竹筒,以一种巧妙的手法掷出,直接朝着薛如龙飞了过来。 汉子准确无误的接住,对灰袍人影点点头后,便消失了。 而灰袍人策马便走,丝毫不多留一刻。 当他的身影消失在码头的时候,终于,那船锚拔出。 只见这龙船之上的流光溢彩瞬间消失,大船船头向下一压,阵阵水浪朝着两边拍卷而来。 有来不及躲避的众人被拍了一脸。 等擦干了脸上的河水向前看去时,却见龙船已经在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下,沿着水道逆风而去。 简直是神鬼莫测的力量。 …… “大人。” 把竹筒递给了在船舱之中静坐的女子,薛如龙说道: “刚刚送过来的情报。” 女子接过,看了看竹筒后,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把也不知是削rou还是干嘛的小刀,在竹筒下面某个部位一捅,抽刀后,把刀口对准了喝茶的杯子。 很快,一股颜色微黄,带着刺鼻味道的液体流了出来。 接着与空气一接触,便迅速凝固了。 女子把那凝固的液体连同杯子一同丢到了窗外。 随着后面的船只经过,几条死鱼浮了上来。 这是百骑司的保密方法,每个竹筒里都有这种液体,若打开情报之前不提前让液体流出,那么在竹筒开启的瞬间,接触空气凝固的微黄液体便会与里面的另外一种液体相互融合。 把里面的东西腐蚀殆尽。 这是为了别人截取情报后留的保险。 拧开了竹筒,两卷纸掉了出来。 女子分别开启后看了看,递给了薛如龙。 薛如龙看完后,眉头一皱。 这三份情报,一份是出自东宫。 一份是朝堂之上的朝政纪录。 而另一份,则是出自洛阳。 虽然中心主旨都相同,但里面的内容却有些出入。 东宫的情报,是由红缨所写。 而洛阳这份情报,是由安排在大臣们家里的内应所书。 情报纪录的不算很详细,但有一条却与红缨所书的情报对的上。 “左丞拜访礼部尚书崔中方,对方言称身体不适,并未接见。” 在对照上那份朝堂纪录…… 女子想了想,说道: “交给陛下吧。” “是。” 薛如龙点头,收起了那份朝堂纪录与出自洛阳的情报,走了出去。 终于红缨那份情报…… 自然是不可能交的。 否则,若让人知道连“自己家”都有眼睛,那不糟糕了? 接着,女子开始磨墨书写。 很快薛如龙回来,进屋后说道: “已经交给大监了。” “嗯……” 女子应了一声,口中说道: “这封信,发出去,让咱们的人盯住卢家与崔家,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可她却在指着桌子上的一张字条,字条上面写道: “给家里捎一份,下次停船,我要看到那个道士的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