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17.与君得见,三生有幸 (第1/2页)
大隋说书人正文卷517.与君得见,三生有幸一个多月前,就在于栝外面的流民刚刚汇聚时,崔婉容便从商队的情报中得到了一条消息。 崔家的产业不敢说遍布天下,但至少沿着山东外扩,一直扩到了江南。每处郡县都有着自己的产业,这些说是产业,可同时要肩负着一些情报运送的工作。 通过这些商队,把一些不甚重要,但却可以掌握时局动向的情报过手后,各地的崔家子弟便可以晓利害查是非,及时作出应对。 崔家这个庞然大物不是事事都需要家里边做决定。 下放的这些血亲弟子拥有自己的主见,具备丰富的经验也是维持家族长远非常重要的一环。 于是,在一个多月前,崔干和崔婉容都看到了弘农“神仙显灵”的消息。 一开始看到这情报的时候,尤记得兄长还啼笑皆非的说: “这乱世将至,真的是什么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了。还神仙降世……简直愚昧。” 因为商队脚力的缘故,二人收到的消息,是二十多天以前的。 确确实实,崔婉容也是这么觉着的。 别的不说,就说崔家的藏书楼时记之书中,为了让家族子弟们明辨忠jianian,就纪录了不少每朝每代乱世时的怪相。 而这些荒诞、野蛮、或者愚昧的怪相之中,十中有六,都是一些修炼者趁着山高皇帝远,时局动荡,对着普通人搞出一副所谓的“神仙下凡”的戏码。借助那群百姓的愚昧,来完成自己的目的。 或者举兵起势,或者大肆敛财。 最简单的例子,三国时期那位大贤良师张角,不就是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帜,以“仙师”的身份,招纳了黄巾军么? 所以,这种情况在兄妹二人看来并不稀奇。 甚至看到了那记载的两位神仙显灵下凡的事迹后,崔婉容也想过。 这贼人,可真够笨的。 别人搞出来的东西,不是什么点石成金,就是所谓的什么长生久视。可这俩贼人在干嘛? 两个修炼者,去给别人当牛做马的耕地? 耕地谁不会? 虽然不得不承认,这俩人的心思很机敏。找准了陛下为了清淤,在三郡之地征了十万民夫,导致农家耕作之人锐减。而他们这番举动,还真有些切入要害的味道。 找到了这弘农郡的最难处下手。 但是同样的,男丁都去服役了,你们找一群老弱妇孺又能干嘛? 还真是蠢到家了。 于是,这消息直接被兄妹二人当做了笑柄,抛在了脑后变作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是随着流民安抚计策的落实,于栝对于商队的需求程度一下子繁忙了起来。得到了家族允许后,盐出、粮入的计策,让通往于栝的水陆商道最起码比往常频繁了一倍。 商队多了,消息的时效性就提前了。 接着,俩人看到了更多的“饭后谈资”。 弘农之地的神仙,从一开始二人的嗤笑,变成了猜疑。 因为这俩“神仙”似乎真的不图什么。一不知名,二不晓姓。什么都不要,到了一处后,便会联系当地通晓农耕之事的人,无需废话,带他们转一圈附近耕地就好。 然后,不知多少还没来得及耕耘的土地被翻出整齐的垄沟。 按照商队那些人的话来讲: “这俩神仙,莫不是什么牛马仙下凡?真的是为了解决人间疾苦而来的?” 除这个,也没别的解释啊。 俩修炼者不图任何东西,就为了给一些农人耕地? 这怕不是什么失心疯不成? 崔干和崔婉容还是不信。 可事实已经摆在面前。 一个多月的时间,弘农与上洛,被这俩神仙耕了一个遍。 而且是昼夜不休的那种。 可能上午还在某处村子,下午就到了某个城池,而晚上又来到了另外一处庄子…… 好家伙,就是牛仙下凡,也得歇歇吧? 这俩神秘的修炼者跟不知疲惫一样,一股脑的功夫,竟然真的完成了两郡之地的耕地壮举。 而不知何时,虽然大哥还是钻进阴谋论里没出来,总觉得这俩修炼者肯定是有什么目的……可崔婉容的心里,在这些消息中统一的“耕完即走,无论何人挽留,不予理会,且不言名姓”的事实面前,她彷佛真的看到了两个心怀黎民的修炼者,或许本事并不高强,可却实实在在靠着一个纯粹的目的,完成了一次……奇迹。 天下间真的会有这种修炼者? 不图名利,心怀苍生? 崔婉容愈发不解,愈发不信,可却丝毫不影响,当收到了“弘农上洛二郡今年粮食预计丰足”的推论时,心中升腾的那种敬佩。 到底是什么样的高人,能有这种心胸? 又是怎样的慈悲,才能让他们如此辛苦,却不图任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